关于大停电,台电说明备载充足,所以应该不是缺电,是相关设备,电网及人为操作问题,
无需多做揣测,既然是偶发事件,相关单位应记取经验,重新检讨流程。只是当发生停电,
大家不免就开始争论能源议题,各说各话,每个人的切入点不同,无法聚焦,最后不了了之
,在此我想基于能源议题提供一些建言,但不和此次停电挂勾,能源议题关乎产业,民生,
只有批评无法解决问题,也不要失焦于谩骂中。
首先,台湾的命脉在经济发展,电力充足,供应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能源议题必需整合
环保议题,国家发展,国安问题等一起讨论,如今大家都把矛头指向经济部与台电,但这非
一部,一公司能解决。王部长我认识她很久了,过去她协助包括中小企业的专利布局等,认
真负责,由事务官升任,在我的看法中是个好官,但台湾能源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
一经济部的层级要折冲复杂的议题,我想任何人都没办法做好,防疫需要指挥官,能源也需
要跨部会的指挥官。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环保减碳议题也促使我们必需走向零碳排,过
去的认知不应该僵化,应该从能源性质的结构比例,考量台湾的现实情况,进一步优化台湾
的能源政策,并引导民众了解任何决定的得与失。
第二,昨天媒体耸动的标题喻我是先知,我个人尊重民主社会的决定,所以去年公投后回答
记者的问题重点不是公投结果如何,而是考量计算经济成长和不稳定的电力来源后认为台湾
有面临缺电的挑战,所以面对挑战,要预做准备,而不是落于拥核反核,拥藻礁反藻礁之争
,准备充分,备而不用,但电力充足,经济民生可能更加欣欣向荣,彼此有加乘效果。
第三,政治要为经济服务,升高能源问题的冲突与矛盾只会内耗,不管谁在朝在野,专业问
题回归专业讨论,能源与环保问题不应该是对抗,而是否考虑核能,也应该在不受政治干扰
,不默认前提的情况下。昨天大停电或许和缺电没有关系,但我身为一个产业资深人士的角
度,为许多担心缺电的产业与老百姓发声,执政者应该不是为这一任期,或下一任期考虑,
而是提出如何支持台湾长远发展的能源政策,订定转型期间的因应策略,转型痛苦的备案,
又或是提出转型不如预期的其它方案与准备,正所谓有备无患。
最后,建议政府举办提高层级的能源会议,责成跨部会足够有权的能源指挥官,对以上的问
题深入检讨,提出方案,针对能源议题,经济部长的职位和负担的责任不成比例,缺电非部
长一人之罪,也非台电一家公司之责。
我哭了
非郭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