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1-22 14:31:37※ 引述《moumoon5566 (废文果实能力者)》之铭言:
: 3.完整新闻标题:
: 诱杀房东弃尸!法官引《与恶》对白劝戒 冷气工确定逃死
: 4.完整新闻内文:
: 男子陈夆典仅因遭余姓房东多次劝导不要在房间抽菸、催缴房租,竟涉嫌将房东诱拐到偏
: 僻的农地,持螺丝起子刺向房东将其杀害并弃尸,法官审理时,更在判决书内注记知名电
: 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台词,期盼陈嫌能深自检讨;一、二审均依杀人、遗弃尸体罪判
: 无期徒刑,最高法院今驳回上诉,全案定谳。
: 判决指出,从事安装风管工作学徒的陈夆典,不满余姓房东多次劝导他不要在房间内抽菸
: 、不要半夜让友人来访,又遭催缴3千多元房租及水电费下,竟起了歹念,2018年3月18日
: 下午,佯称钱放在公司,约余姓房东到公司拿钱,将对方诱拐至关庙山区产业道路的偏僻
: 果园后,持螺丝起子猛刺余男,随后见余男死亡后,将他弃尸在草丛中,后续因余男失踪
: 迟迟未归,余男女儿报警协寻后,陈男犯行这才曝光。
: 陈男犯后对于犯行均坦承不讳,在一审准备庭时曾当庭下跪道歉,陈男律师也陈报陈男写
: 给余男家属的书信,表示是因个人情绪失控才会犯案,又称他与余男并无仇恨,并非故意
: 杀害他,当下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希望余男给予重返社会机会。
: 一审法官在审理后更特别注记,引用知名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台词“全天下没有一
: 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认为陈男犯下这起滔天大罪,剥夺他人生命,期
: 盼年纪尚轻的他透过审理及将来处遇的过程加以深自检讨,倘有复归社会的一日,再为对
: 社会有益之事,而弥补余姓房东及原生家庭,乃至于社会所造成的伤害及恐惧。
: 一、二审审理后均依杀人、遗弃尸体罪判陈男无期徒刑,家属不服判决上诉最高法院,但
: 最高院法官认为,二审法官判决并无违误,因此驳回上诉,全案定谳。
台南地方法院 107 年重诉字第 11 号刑事判决
(节录)
犯罪所生之危险或损害:
本案被告杀害被害人,虽未盗得任何财物,然其违反法秩序之意图甚深,恶性亦重,且手
段激烈,杀意甚坚,造成被害人死亡,不仅剥夺被害人之生命,对被害人之家属造成永久
钜大之精神创痛,对社会治安危害重大,所生损害甚重,犯行罪责深重;佐以,告诉人于
本院审理时陈称:被告以如此残忍之手段杀害其父,并弃尸在偏僻之水沟内,让被害人度
过最无法理解,也是最凄凉的一夜,而于本院审理终结之日108 年3 月19日恰巧去年之今
日即是破案之日,这一年来,每次的开庭见到被告,都让伊宛如噩梦般再经历一次。伊从
15岁起就离家至外地求学工作,承租过许多房屋,也看过各种房东,但“恶房东”一词距
离被害人相当遥远,当房客遇有经济压力,被害人均会予以宽限,不加以追讨,或遇有半
夜未带钥匙之房客,被害人也愿意驾车至10几公里外之租屋处,协助开门,被害人总是将
自己的权益放在最后。而被告于杀害被害人后,犹到处玩乐,当伊质问被告为何有管理室
之钥匙时,被告确还饰词狡辩,且冷静的告以“你们要问什么,尽管问”,当被害人之手
机定位出现在关庙,伊于关庙山区找寻被害人时,适遇被告,被告却还冷静告以其明白被
害人家属一定很担心,所以会尽力配合,伊可以感同身受,此种于犯案后,面对被害人家
属毫无一丝心虚且不断说谎。至法院审理时,审理过程不断提出被害人有多收押租金、会
杀人恐系因租屋处曾有人自杀而有鬼神之说来作为辩解,被告这一年遭羁押仅系失去人身
自由,但被害人却是失去生命,遭剥夺即将享福的天伦之乐,伊3 岁的女儿时常在询问爷
爷(即被害人)去哪里了,伊只能以拙劣的谎言回复爷爷去天堂岛玩了,而母亲因为这件
事情更是每日以泪洗面,还曾发生重大创伤后症候群,这个家庭失去了一个令人值得骄傲
的好父亲、受人敬爱的好长辈,邻里失去一个乐心公益的好友,被害人既不是物品,也不
是垃圾,却遭被告遗弃荒凉且野狗众多偏僻山沟,被告的良心何在?竟然利用被害人之善
意为本案犯行,或许“这起案件对社会只是一件事,被淡忘的一条新闻,但却是受害者一
辈子的痛楚”,被告既然系心智成熟之成年人,在家人的宠爱环境下成长,难道仅因在求
学过程不顺畅或学历不佳,就可恣意以此为理由杀人吗?由被告历来避重就轻之供述,显
见其毫无内疚懊悔之意,期盼法院可以对被告处以最严厉之制裁,不只告慰被害人在天之
灵,更给目前纷扰不堪之台湾社会注入一股稳定人心的力量等语,并提出承租被害人房屋
之房客怀念被害人善举及告诉人家属所撰写之心路历程信件存卷可考,足认被告本案之犯
行,致告诉人及其家属面临天人永隔之惨剧,且须承受无以弥补之损失与剧烈之伤痛,是
被告犯罪所生之危害至为重大,且无任何足以弥补或回复之可能性。
犯罪后之态度:
被告犯后对于杀人及遗弃尸体之犯行均坦认在卷,于本院第1 次准备程序时曾当庭下跪向
告诉人表达歉意,复于本院审理时,最后陈述再次以口头表示歉意,可认被告尚非毫无悔
意,惟本院审酌被告对于检察官或本院讯问案情之细节处,举凡何以要窃取螺丝起子,或
何以要调整监视器之镜头,或为何要进入管理室拔除监视器之电源线等问题,均回答不知
道而不置可否,此与犯后坦然面对己过,对于案情始末清楚描述之人相较,犯后态度之程
度上尚属有间;又被告自案发后,羁押至今,除上开对告诉人及其家属形式上表达歉意外
,别无以其他更具体或实质之方式(例如撰写书信予告诉人),而为更深层歉意之表达,
以达抚慰告诉人其及家属受创之心灵,进而无从获得告诉人之谅解;参以,被告迄今亦未
能与告诉人达成和解,主要系因其自身并无资力、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支持,且告诉人亦表
示不愿进行调解所致。
四、本案审理后之注记:
本院自107 年5 月14日收受本案,审理近1 年之时间,告诉人及其夫于每次开庭时,均会
准时出庭,且时而于探究至案情关键处,告诉人更常有情绪激动,而潸然泪下之情况,由
此可见,告诉人及其家属与被害人间之感情甚密,诚如告诉人上开所言,对于其他人而言
,本案或许仅是单一事件,或是一则新闻,但对于告诉人及其家属而言,却是一辈子的痛
楚,本院合议庭3 位法官,借由审理本案得以如此靠近被害人之生命历程和探求其过往后
,认“余锦享”不再只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可以代表“好父亲”、“好朋友”、“好房
东”或“好长辈”之代名词,因此合议庭法官对于告诉人及其家属之心情,绝对感同身受
。黎巴嫩文豪纪伯伦曾说过:“将手指放在善恶交界之处,就能碰触上帝的袍服”,本院
合议庭法官职司宪法所赋予之审判权力,必须在善恶间作出判断,更须在杀人案件之量刑
中作出是否将被告永世隔绝之决定,经本院审酌再三,理由已如前述,就量刑结论而言,
无论就辩护人为被告辩护之立场,或告诉人之想法,均未能如其等所愿,但本院毋宁希望
借由本判决传达更深层之意涵,就告诉人及其家属而言,“被害人的好”其实已与世长存
,不仅受到亲友的缅怀,亦受到本院合议庭法官之肯认,相信以卷证内所描述被害人生前
的一切,倘被害人仍活在世间,当不愿见到告诉人及其家属如此纠结其中;反之,就被告
及其家属而言,被告之父母于本院历次开庭时,亦均出席旁听,而被告口中之慈母更数次
于旁听席有眼眶红润,擦拭眼角之举动,无疑呼应迩来知名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
所提及“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一般,被告于本案犯下如此
滔天之罪,剥夺他人生命,本院深切期盼年纪尚轻之被告能透过审理及将来处遇的过程加
以深自检讨,倘有复归社会的一日,再为对社会有益之事,而弥补其对告诉人及原生家庭
,乃至于社会所造成之伤害及恐惧,附此叙明。
所以,以电视剧经典对白强调的论证,确定没问题吗……
在法庭听到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