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ASA捕捉万年一遇的“宇宙犯罪现场”

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09-27 18:51:49
NASA捕捉万年一遇的“宇宙犯罪现场”:怪物黑洞撕碎、吞噬和太阳一样大的恒星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62761
蔡娪嫣 2019-09-27 18:00
https://i.imgur.com/ltoiTtV.jpg
美国航太总署(NASA)26日公布,系外行星探测器“黛丝”捕捉到3亿7500万光年外超大
质量黑洞吞噬恒星。(取自NASA)
美国航太总署(NASA)26日公布,系外行星探测器“黛丝”碰巧捕捉到罕见的“宇宙犯罪
现场”,3亿7500万光年外、有如怪物一般的超大质量黑洞,将一颗恒星生吞活剥,这难
得的机遇也让人类有机会一探,恒星受庞大重力场撕裂的将死时刻。
万年一遇的“潮汐破坏事件”
黑洞不会主动发出光芒,因此难以观测,但当它吞噬离得太近的恒星时,会迸发出强烈的
辐射,这时候人类就有机会察觉到遥远宇宙发生了什么事。黑洞的重力促使恒星膨胀、撕
裂,外围气体会溢散到宇宙之间,恒星核心的光盘则会被黑洞吞噬。这种宇宙屠杀的过程
又被称为“潮汐破坏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5tdoDt1Qh0
在最新发现的“潮汐破坏事件”中,受害恒星与加害黑洞一起被科学家称为“
ASASSN-19bt”,位于距离地球3亿7500万光年外飞鱼座的“2MASX J07001137-6602251”
星系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天自动化超新星探测系统”(ASAS-SN)今年1月29日首
度发现了此一现象,并展开研究。
NASA指出,“ASASSN-19bt”黑洞的质量约是太阳的600万倍,受害恒星的体积则与太阳差
不多。在规模与银河系差不多的星系中,“潮汐破坏事件”发生频率大约是1万年至10万
年出现一次,不过由于宇宙存在数十亿个星系,科学家迄今已观察到40起“潮汐破坏事件
”。
当然,这仍是难得一遇的事件,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天文教授柯
内克(Chris Kochanek)形容:“想像一下,你站在闹区摩天大楼的屋顶,试着扔下一颗
大理石,并且要让石子刚好掉进人孔盖的小洞。发生潮汐破坏事件比达成这任务还难。”
“黛丝”碰巧撞见宇宙屠杀,“推动科学有时需要幸运”
领导这项研究的ASAS-SN创立者霍洛伊安(Thomas Holoien)同时也是加州帕萨迪纳(
Pasadena)卡内基科学研究院天文台(Carnegie Observatories)的研究员。霍洛伊安表
示,研究团队先是利用ASAS-SN迅速识别出这是“潮汐破坏事件”,由于黑洞就位在NASA
卫星“黛丝”(TESS)观测的方向,因此团队也利用“黛丝”记录下的数据分析黑洞吞噬
恒星的事件。
“ASASSN-19bt”的研究论文27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霍洛伊安说:“黛丝的数据让我们能确切知道ASASSN-19bt整个破坏性事件,
是从何时开始变得明亮。这是我们以前做不到的事,因为很少有潮汐破坏事件在亮度达到
高峰之前就被发现。”霍洛伊安认为这次历史性的发现真的很“幸运”,“推动科学进展
有时就是需要幸运。”
https://i.imgur.com/Lul3Ya9.jpg
美国航太总署(NASA)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器“黛丝”(TESS)(AP)
NASA去年4月发射的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器“凌日太阳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又称“黛丝”,负责扫瞄20万颗邻近太阳的明亮
恒星,确认是否有行星围绕这些恒星公转。今年初起,“黛丝”刚好每半小时就会观测到
“ASASSN-19bt”一次,因此提供非常全面的数据,霍洛伊安的团队密集追踪了79天,发
现辐射亮度在3月达到高峰。
科学家们试图计算“ASASSN-19bt”在整个吞噬过程中的明暗变化,以探索恒星碎片的组
成与结构。该论文的第二作者、俄亥俄州天文学家维利(Patrick Vallely)在声明中表
示:“过去我们以为任何潮汐破坏事件都看起来一样,但结果发现……关于潮汐破坏事件
的运行,我们还需要多加研究。因此及早发现潮汐破坏事件正在发生、获取黛丝的完美观
测值,是非常重要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