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开始用了快一个月 (Merkur 39c),
结论是可以,刮完以后是非常光滑的那种感觉。
不过我胡须长得快,早上刮完中午就能隐约看到胡须头,
晚上就能摸到刺刺的胡渣,当然这就是个人体质问题了。
然而使用传统安全刀,跟塑胶刀比起来,是要经过一段时期去练习的,
前几次用几乎都是手忙脚乱,即使明明不赶时间,下刀的时候也会顾此失彼,
没办法同时兼顾所有要点,直到习惯以后,才能顺其自然的完成。
换一种白话的说法就是,现在市面上的塑胶刀,
一大特点就是可以让你随便刮都没关系,
尤其是刀头价位越高的越注重这点。
没技术、没专心、没做任何准备工作都无所谓,
活动刀头帮你抓角度、多层刀片保守的帮你剔除胡子避免受伤、
舒适凝胶贴条帮你抚平任何不适感,
你要做的事就是别想那么多,刮,没刮平还有胡渣,再刮,
随便你怎么刮刮到干净为止就对了。
相对来说,传统安全刀使用上就复杂得多,
首先前置准备最好要做,洗脸、上刮胡泡、等待一段时间让胡须吸收水分,
并且每次刮过后,要再刮就要再上一层刮胡泡。
其实这些工作并不限于传统安全刀使用,
用塑胶刀刮胡子,同样也可以好好使用刮胡泡,
事实上我觉得在有用刮胡泡的前提下,
一些比较简单的塑胶刀头,像是舒适的 Ultra plus X,
反而会比一堆什么创4记、创5记、水次元啥的高价刀片好用得多,
毕竟高价刀头为了能让你泼一泼水就开始刮,才增加了一堆额外机制来配合你,
但如果有做好准备工作的话,就不需要这些多余的功能了。
传统安全刀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一点技术。
塑胶刀除了最低价位的种类以外,几乎都有活动刀头,
只要贴近任何表面,他就会自动变成最适合剃刮的角度,
但传统安全刀很少有活动刀头的设计,换言之就是角度要练习自己去抓,
这是一定要经过几次使用经验,才能不加思索自然用适当角度刮下去的。
如果是刀片比较突出的设计,角度过大硬刮下去,就很容易受伤,
因为这就像用赤裸裸的刀片在犁田一样,
因此在还未习惯正确角度之前,当然就要小心翼翼的了。
除此之外,使用传统安全刀后,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胡子,
虽然乍看之下好像都差不多,但不同区域的胡子,刮起来是有明显差异的。
以我自己来说,脸颊两侧越靠近边缘的地方几乎不用特别关照,
照正刮、侧刮、逆刮的流程跑过一次就行,
但下颚骨下方与喉咙部位就需要花比较多心思去修整,
下巴左侧只要好好逆刮就能刮干净,但右侧更需要的是侧刮,
左右两边是不对称的,而下巴正面是最可以放心用力刮的区域...
有些特别难刮的部位,像是喉咙或下颚边缘,
在我以前用塑胶刀的时候,可能还是尽量把刀头贴上皮肤,多刮几次就是,
但传统安全刀刀头太大又不活动,不可能这样做,
这时我可能就不用到整段刀刃,只用刀刃的一侧刮过下颚骨,
或是在喉咙这种不平整的地方,用斜的角度刮过,好让我的刀能通过更狭窄的区域。
最后传统安全刀还有选刀片的差异,
我一开始是用内附的 Merkur 原厂刀片,两个礼拜后才换成吉列和 Personna。
Merkur 的原厂刀片很差... 怎么说呢,单纯一刀刮下去的时候我可能感觉不到,
但顺利刮完的程度、见血的次数就有差了,另外两家刀片不仅用起来比较不容易受伤,
即使流血了,通常伤口的大小或深浅度,也是用明矾压一下就能解决的情况,
而不至于难以止住血。
总结来说,传统安全刀是可以把胡子刮得很棒的,
但是要搭配其他条件或准备工作,
不是直接把塑胶刀换成传统刀就能顺利使用。
如果是遵照整个完整的流程,准备刮胡皂刮胡泡、并且刮完后还要稍微护理,
而且传统安全刀的工具组用完后最好还有清洁干燥过,
不像塑胶刀可能水冲一冲牙刷刷一下就可以丢在浴室内了,
那耗时毫无疑问就是传统安全刀最大的缺点。
其实我整套流程跑下来,保守一点要一个小时,
当然不是说我一个小时都在镜子前面刮胡子,
很多时间其实是在等待而已,这时候可以去做其他事,
扫扫地或上个网都没问题。
不过,如果是在赶时间的环境,像是服兵役的话,
那这就真的是一个比较不可行的选项了,
要嘛就电动刮胡刀加减刮一刮,
不然就忍痛多花点钱买那些贵得要死的塑胶刀头省麻烦吧。
之前在 Costco 有看到吉列的塑胶刀头组,印象中是真的蛮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