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原本是个肥宅,衣服也都是系服、动漫t-shirt之类
头发就是去家庭理发给阿桑剪平头
直到被当时女友劈腿+嫌胖,开始运动慢慢瘦下来后
才开始注重穿着这块。
十多年前网络资讯还没那么发达,也没啥UQ之类的平价牌
只好买流行杂志来看,当时最常买的是COOL
因此会买一些潮流的衣服
牛仔裤就Levi's、Edwin,以及Timberland黄靴
硕班时因为又有变瘦,加上心态转变不想再碰潮流
开始转往百货公司中阶品牌买衣服
例如Sisley、Benetton、Esprit(有些后来都撤柜了,像是Mexx)
还有曾经红过一阵的欧洲牛仔牌Diesel、Energie、Pepe、G-Star、Gas之类
当时打工每个月有一笔收入
但我会找便宜的方法买衣服(不买专柜原价是铁则)
一般衣服都等换季五折,衬衫类大概就1~1.5K,短T五六百这样
牛仔裤就找网购、代买,可以压在3~4K
硕三与刚出社会的前几年 开始接触国外购物网站
像是Allsaints、Paul Smith、Ted Baker,
趁换季通常可用专柜的五折 甚至三折价格购入
后来ZARA、UQ、massimo dutti、GAP陆续来台湾
提供很多便宜又有剪裁/设计的选择,衣裤类几乎都可以用1K以内买到
更别说ASOS这个大魔王(当年折扣比现在好很多)
四年前开始受到绅士装风格的影响,
开始会买休闲西装、背心、皮鞋、一些配件(袖釦、领带之类)
西装有时买平价牌(SPAO、ZARA之类)
要正式一点的就买Takeo Kikuchi等日牌的特价品
偶尔会趁国外特价买Paiul Smith、Ted Baker的配件、衬衫
但量已经愈来愈少了。
价钱其实没一般人以为的贵,尤其PS大概台湾专柜三折吧...
这时候花比较多的反而是皮鞋
最早买了一双两千元的,穿得脚很痛而且没多久就坏掉
好死不死又参加了“十人十色”皮鞋展
就此掉进这个大坑...
对我来说,买衣服、穿搭是生活的一部份
我的工作几乎都在与人互动,也要和不同对象接触,甚至需要上台演讲
所以习惯把自己外型打理好,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喜欢好看、有质感的东西。
另外我也觉得,重点不是贵或跟流行,而是磨练自己的眼光、培养品味
但这一两年来,我买的衣服已经比学生、刚出社会时少很多了
一来是因为想多存点钱(人生有其他目标要努力)
二来我衣服其实满够穿的了...
拉哩拉杂讲了一堆回忆
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 用心保养自己的衣物
我最多的是衬衫,不管是800元,还是3000元,一律都是手洗
浅色当日,深色最晚隔日就洗
(衣领精+冷洗精手洗+放洗衣袋脱水+熨平)
皮鞋定期上油保养,平常则都用鞋撑
后底快磨光就去换底,有的甚至会加鞋头铁片
因此我的衣服状态都保持得很不错,也都用很久
穿最久的衬衫大概有六年吧。
皮鞋最资深的也有四五年以上了。
2. 用心+耐心,预算不高也能买到好东西
特卖会挖宝、等专柜换季、找国外网站、找代买等
或有板友提到,趁出国时购买
都可以让你用较低的价格,买到不错的东西
例如最近入手了1.5K的Clarks沙漠靴。
当然有时候也是得看运气啦...
逛街或购物网站,其实也是种生活休闲
但量入为出真的很重要,如果买名牌精品会影响生活品质,那真的要三思。
3.不同单品的预算价格要调整
对我来说,t-shirt是我最不愿意花太多钱买的东西
因为t-shirt再怎么小心清洗,领口久了还是会松
更别说白色还可能逐渐泛黄。
我只有刚开始学穿衣服买了件1800的Stussy,
后来的t-shirt大概都几百元搞定。
衬衫、西装、皮鞋、包包,我就会投入比较多预算
这种东西一分钱一分货,加上好好保养可以陪着你很久
最后是我个人想法:除非收入或资产很多,否则尽量不要去追 被炒过价格的东西
一双机器生产、人造材质的潮鞋,跟一双手工、全皮革的靴子
我一定是选择后者。
一点心得,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