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卧蚕眼袋泪沟睑颊沟印地安纹一次全搞懂!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6-09-02 21:13:20
各位板友周末晚安~小弟又来献丑啦!
卧蚕、眼袋、泪沟、睑颊沟、印地安纹,你都分得清楚吗?
眼睛周围为什么会老?怎样看起来是老?搞清楚才知道怎么把自己画更年轻喔!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化妆功力再进化!
图文好读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eye-bags-tear-trough-lying-silkworm-treatment/
http://imgur.com/L6ER41m
眼睛是灵魂之窗,在外型上想要有吸引力,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但大家总不可能一直盯着你的眼睛里面看,再看也不会看到灵魂啊XD
所以视觉上,眼睛周遭的结构、组织,都会影响眼睛整体的外观。
大家不要小看眼睛,在这个小小5公分X5公分区域内,
就有一大堆复杂的解剖结构,牵一发动全身,
而且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脸部的解剖想成一个“平面”。
他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不只是你外部看到的立体喔!
如果你把眼部附近的皮肤剥开,底下的脂肪、肌肉、韧带、结缔组织,
都是非常细致且精密的结构,
实际上解剖过一次,你就会赞叹人体的神秘啊!!!
现在就拿出你的镜子来,我们开始上课啦!
阿,听说大家现在都用手机没在用镜子的,
那你怎么一篇看手机一篇看这篇文?
先储存起来或分享出去,晚点有镜子再认真看啊!
那个手边有镜子的同学,我们就拿着镜子开始吧~
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把你的羞耻心完全丢掉,我们开始学习囉XD
http://imgur.com/rW4INOY
首先先看这张图
紧连着下眼睑的长条突出是卧蚕,
卧蚕下方的这区域是眼袋会长的地方,
眼袋下方靠鼻子这一侧的是泪沟,
泪沟往外、往下延伸的是印地安纹,
泪沟往眼睛外侧这边斜上走去就是睑颊沟。
看完这张图,我们来看一下真人。
这边只好call一下好久不见的马英九先生。
因为隐私问题,不方便使用病人照片,
只好选用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中,马先生应该算是大家都认识的,
所以就选他了,没有特别的政治意涵,请各方不同立场者包容啊...
http://imgur.com/CmcI4j9
(photo credit:香港文汇报)
大家有辨识出马先生的卧蚕、眼袋、泪沟、睑颊沟跟印地安纹了吗?
好,讲完了,下课。(被殴飞)
没啦,当然不能这么随便,我们还是要好好上一下解剖学!
讲解剖之前先讲一下眼妆的基本原则。
对这些位置有概念之后,基本上,化妆品在做的事情,
其实就是“非侵入性的暂时性医美”。
上面提到的这些结构的立体程度,决定了眼部的明暗程度。
我们都知道,凹陷的地方会暗,凸起的地方会亮。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喜欢卧蚕,因为那会让你眼睛更亮眼,有神韵。
而大家不喜欢泪沟,因为凹陷就会暗,眼神就会黯淡,显出老态、疲态。
所以大家在化妆的原则,就是把凹的地方让它亮一点,
过度突出的地方暗一点,就可以用妆容做出暂时性的医美效果囉!
大家画卧蚕不要手滑把眼袋也画亮,
那只会让你眼袋更大颗啊~~~~
卧蚕是什么?
http://imgur.com/9oEqgKB
卧蚕到底是什么?拿起镜子看看,贴着你的下睫毛,
会有一整条大约宽度大约0.2公分到0.7公分左右,微微突起,
用手摸起来软软的东西,那个部位就是卧蚕。
卧蚕为什么叫做卧蚕呢?
现在你把镜子拿远远的,远远的,远远的,
有没有感觉眼袋远看就像是一尾横卧的蚕宝宝?所以叫卧蚕。
觉得不像的就算了,反正名字也不是我取的啊....
有些人会说,“我觉得妳的眼睛会笑”,
在我唸医学院以前以为这个是唬烂把妹烂招,虽然很好用。
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眼睛会笑”,
可能就是好看的卧蚕,加上眼尾轻轻的上扬的感觉。
但这个就是我的感觉啦,医学上没什么眼睛会笑的定义。
所以你还是可以用“我觉得妳的眼睛会笑”去把妹,应该还是很好用。
而且妹子如果问你,你为什么觉得我的眼睛会笑,
你就可以跟他说,因为你的卧蚕比例很好,眼尾有点上扬,
保证把到妹的机率大幅上升(没把到不要找我算帐啊...)
http://imgur.com/jAFnpFp
构成卧蚕的东西其实是眼睑板闭眼肌(眼轮匝肌)的一部份。
虽然摸起来软软的,但他真的是肌肉喔,但是是很细微的肌肉XD
卧蚕的黄金比例?
有些人主张,卧蚕宽度/(上下眼距+卧蚕)= 0.4 左右是所谓的黄金比例。
但这并没有一定的共识。例如你可以去google罗志祥,
他的卧蚕就很大尾,但眼睛还是有点电。
(先承认我不是小猪迷,但他的眼睛算好看的)
最近卧蚕会很流行,大概跟韩星崛起有关,很多韩星都有明显的卧蚕,
看起来就是比较迷人,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比例最好呢?还真的没人知道啊!
卧蚕过度肥大处理:肉毒杆菌
所以重点来了,如果你的卧蚕太大尾怎么办?
答案是用肉毒杆菌,让肌肉放松,就会变小尾啦~
卧蚕如何增加?注射脂肪或玻尿酸,也可进行手术填补
如果卧蚕太小,可以考虑注射填充物质,
玻尿酸或脂肪都有人打,但是这地方很小,很难控制,
所以打完最大的问题是“不满意度高”。
常常医师觉得打得不错,但被打的人就是觉得不满意。
所以事前一定要沟通清楚,不然到时候吵不完啊~
外科手术进行填补也是一个方式,
常用的材料有脂肪、软骨、肌肉,或是Gortex这类的植体。
眼袋是什么?
http://imgur.com/RgXWges
眼袋就在卧蚕的正下方,一直到眼眶骨下缘,呈现一个倒三角形。
http://imgur.com/8qY8kZi
我们先看左边,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眼睛的矢状切面。
什么是矢状切面呢?你想像有一个人站在你眼前,你拿一支箭(矢)射过去,
那个箭头就把他的眼睛射穿了!然后你赶快跑过去从侧面看,
就会看到你上面的这个样子。
大家对的上面的图看,黄色的部分是眼窝脂肪,
脂肪前面的一条红色肌肉,
是眼轮匝肌的眼睑部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palpebral part,
脂肪下面那块是眼眶骨的下缘,
蓝色的是下眼睑板 inferior tarsus,
肌肉跟脂肪中间那个白色的结构是眼眶隔orbital septum
在年轻的时候,眼窝脂肪是不大会突出来的。
但随着年纪变大,眼轮匝肌的萎缩、眼眶隔变弱、
眼窝脂肪的增生,再加上眼眶骨的流失,
还有中脸苹果肌这边的脂肪、肌肉下垂,
自然而然眼窝的脂肪就突出来,变成一块明显的眼袋了。
不确定是怎么回事的,可以再拉上去看一下马先生。
如何区分眼袋跟卧蚕?
来,笑一个。现在,就是现在,笑一个。
我不是在调戏你啊,我是在教你怎么分啊XD
如同刚才说的,眼袋是眼轮匝肌的一部份,
所以你笑起来的时候,卧蚕会特别明显。
而笑的时候眼袋反而会比较淡化。
所以如果你笑起来,眼睛下面比较明显,那恭喜你,应该是卧蚕。
如果笑起来反而不明显,那哭哭,应该是眼袋。
但是很明显的同学也不要太兴奋,
因为卧蚕跟眼睛还是要有一定的比例才好看,
通常比0.7公分还宽的胖卧蚕,就不一定真的好看了...
眼袋严重程度的分级:
基本上分为五级,
第一级就是你目视可见的小范围隆起,
最严重的第五级就会伴随皮肤松弛、明显的泪沟和超大超垂的眼袋了。
如何预防眼袋
有些人是很年轻就出现眼袋的。这种眼袋,基本上是遗传。
都跟你说是遗传了啊...所以“没有办法预防”(已哭)
至于老化型眼袋,在你看懂解剖之后,
就会知道目标必须放在让局部的血液循环好,让眼睛多休息。
但是坦白说,预防的效果还是很有限,这还是很吃遗传的...
通常爸妈很严重的,孩子大概也难躲掉。
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做这几件事情:
正常作息、避免熬夜
避免过度用眼。每15-20分钟记得让眼睛休息一下
有空就做眼部按摩,或搭配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眼袋的治疗
基本上眼袋治疗一样就是分成注射填充物质跟进行外科手术。
注射填充物的原理基本上是补足眼眶骨流失的部分,
并补足眼袋跟脸颊中间的凹陷处。这对于还不是很严重的眼袋可能有效。
http://imgur.com/49EJdJK
但是如果已经是严重的眼袋,那就必须手术处理了。
手术要做由外而内大概是把赘皮切掉、把筋膜固定、把肌肉提升、把脂肪抽掉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注意不要不小心把卧蚕干掉,
如果有多的脂肪也可以考虑填到泪沟。
至于详细的手术治疗方式,因为术式有非常多种,
就待之后有机会跟大家再讲清楚点啦!
泪沟是什么?
http://imgur.com/w34Oqmq
在眼袋的下方,跟苹果肌的上方会有一个凹陷处,就是泪沟(Tear trough)。
这条深深的泪沟也深深让许多女性朋友困扰啊QQ
因为凹陷的关系,往往会让黑眼圈看起来更明显,
人看起来也更累,真的是“累沟”。
泪沟虽然看起来只是一条凹陷,
好像补起来就没事了,但其实泪沟的处理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
旁边的韧带、肌肉、脂肪相对的关系很细致,
一搞不好就会打出一条毛毛虫,或者肿肿一块。
泪沟详细的治疗方式,就待我们之后补上吧!
眼袋跟泪沟常需一起处理
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泪沟跟眼袋是相连在一起的结构,彼此是一个立体的关系。
有人突起,另外一个就会相对凹陷,这应该不难想像。
所以在治疗上,一定要把附近的解剖构造通通一起考量进去喔!
印地安纹与睑颊沟
http://imgur.com/wufo2v3
通常大家比较容易注意到泪沟,
因为他通常比较凹陷,也靠近眼睛,会是注意的重点。
但是泪沟延着眼眶骨往外上延伸,有时会出现凹陷,就是睑颊沟。
泪沟跟睑颊沟基本上以瞳孔正中央做为分界。
而泪沟再往外下延伸,若有凹陷处,就是我们说的印地安纹。
这两个凹陷基本上就是体积的流失以及旁边的肌肉、脂肪的相对关系造成。
平常这两个凹陷不容易被看见,
但是在补泪沟或处理眼袋的之后,
有时候因为这两个地方补平了,反而让印地安纹与睑颊沟变明显了。
因此在做治疗的时候,最好别忘记评估这两个凹陷处,
如果有需要,可以适度补上一点玻尿酸或脂肪,会让效果更满意。
今天这堂解剖课有点硬,实在有点烧脑,
不好意思啊~~~
但有了基础的解剖知识,接下来我们才能讲进一步的详细治疗喔!
今天就上到这边下课啦!大家周末愉快~
请大家别吝啬给辛苦的设计师一个推,
也欢迎分享给所有需要这些知识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