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安坑线改采BRT的优点与缺点

楼主: ciswww (Farewell)   2014-06-17 18:23:16
目前台北捷运安坑线的车辆系统为:
-钢轨+钢轮
-低地板
-前半段高架(K9十四张、K8、K7、K6车站)
后半段平面(路中央专用道)(K5、K4、K3、K2、K1车站)
-前半段(K9~K6)尖峰班距3分,离峰班距10分
后半段(K5~K1)尖峰班距6分,离峰班距10分
(以上资料依据安坑线综合规划公听会简报档)
这里抛砖引玉,提出一BRT的替选方案:
-标准长度电动公共汽车
-低地板+与公共汽车配合的月台坡度设计
-前半段高架(比照原案)
后半段平面(路中央专用道)(比照原案)
-以平面方式延伸至K10大坪林站,
考量民权路车流,此段应无专用道。
-开行不同终点的班次,直驶各山上社区。
(依绿野香坡经验,低地板车辆开上某些山路是可行的)
-现案部分车站距安康路较远,
可考虑部分班次提早离开安坑特一号道路,改走安康路,以提升原聚落服务品质。
(尚未研究这种走法的可行性)
本替案优点:
1.一车直达大坪林站,改善现案终点在十四张的转乘障碍
2.一车直达山上社区,减少转乘次数
3.改善本线离峰班距(10分)
4.机电系统成本降低、加速本线推动时程
本替案缺点:
1.本案为了上山&走进安康路之需要,车辆长度无法太长,
车辆分为两种长度有可能是可行的解决方法,月台排队则会较复杂。
2.依据https://www.ptt.cc/bbs/MRT/M.1369113722.A.5E5.html 这篇新闻,
安坑轻轨估计尖峰时间每小时运量为9200人次
敢问这运量是否会超过BRT系统的负荷?
若以每车 70人计,每小时要发131.4班车;
若以每车160人计,每小时要发 57.5班车。
如果9200这数字为真,那本替案恐怕行不通?
3.如同一般无专用路权的讨论,大坪林端无专用路权对全线班距的干扰,
并且如此密集的班距对民权路其它车辆可能也是严重干扰。
4.如同一般钢轮/胶轮系统的讨论,站位/立位平稳度逊于钢轨钢轮。
5.若采用车外收票,
大坪林站所需空间(月台等候空间、闸门前缓冲空间)可能不好取得。
以上,抛砖引玉,请各位参考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06-17 18:39:00
如果说安坑线改BRT的话 那也就不见得要走到十四张....修正 往十四张走应该还是唯一可行解其余不是越走越绕 就是没路可走....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4-06-17 19:56:00
K9~K6到底是前半段还是后半段
作者: BH115V (厨房满街跑)   2014-06-17 19:59:00
我则是偏好看有没有办法过五重溪后走新北环快进秀朗桥设站对于安坑线的运量反倒不期不待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乐)   2014-06-17 20:04:00
安坑地区还是比较适合 各社区直达北市捷运站的快速公共汽车
作者: kutkin ( )   2014-06-17 20:08:00
安坑轻轨 意在环状 当然是为了环状线冲运量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乐)   2014-06-17 20:10:00
因为三峡林口这些大型社区的快速公共汽车 都还办的蛮成功的 安坑这种山区社区过于零散又不大的 应该更适合吧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06-17 20:11:00
说到这就想问了 中安快速道路也已通车好几年了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从安坑经中安快-中安桥-环快进台北市的这种公共汽车路线??
作者: cyit15   2014-06-17 20:14:00
930本以为会走环快 结果没有@@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06-17 20:16:00
930喔.... 其实现在新店中正路段就是主要客源所在了
作者: readonly (唯读)   2014-06-17 21:04:00
公共汽车+1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6-17 21:21:00
935:...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06-17 21:26:00
935还是走安康转中安桥 并没有走中安快走安康转安和转接中安桥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06-18 10:11:00
BRT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达到重轨运能的(波哥大:三节BRT列车)所以能力上是还好 BRT的缺点可能还要加上一点他本来就是公共汽车吧XD 不过的确有可能延伸到各山坡社区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