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ind (秋夜微雨)》之铭言:
: 想换个方式问这个问题 以运动竞技来说
: 除了四大热门运动 篮球 足球 棒球 网球
: 中国乒乓球 美国美式足球
: 哪些运动是比较带得起来的? 即是当运动员有相当收入
: 另外一个问题是同匹人比赛时间
: 网球 我虽然几乎不看
: 但是打下来也是满久的
: 接着 哪种比赛适合较多现场人口观看?
球类运动的推广容易度跟职业化的商业促销容易度有很大差别。
职业化部分足球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普及的球类运动。
这跟其规则简单明快很好懂有关。
其次是篮球。
至于棒球是以美国为中心在加勒比海跟太平洋普及,以全世界来说普及区域有限。
甚至大英国协之间普及的棒球前身,板球,因在印度超红,单论竞技人口数跟观众数
高达十亿以上,甚至还超过棒球。
美式足球也是在美国红而已。
但美国经济规模大,在将运动商业化上头很有头脑,故美国的职业运动金钱物流很大。
其实像赛车,欧洲人看F1,美国只看他们自己的NASCAR赛车。但NASCAR赛车的商业
规模也是很大的。因为美国有足够的人口跟金钱可以撑起自己的职业运动市场。
但在推广容易度上,要分析得看向业余运动的参赛国数量。
若以2020年东京奥运参赛国的数量来看球类运动的普及度。
第一名是排球,222国。
第二名是台球,220国。
第三名是篮球,214国。
再来才是大家都知道的足球,211国。
接下来三位分别是手球,网球,羽球。
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跟运动的入门难易度很有关。
排球跟篮球需求场地不大但可以多人参与,是很合适的团队球类运动。
而且场地可以设置在室内,不受天候影响。
台球在中国跟其他很多国家都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就是场地需求极小,
且器材同样可以在室内设置,不受天候影响。很适合现代城市人。
缺点就是最多双打,同时参加人数较少。
足球的利多则是规则简单,除场地外不需要太复杂的器材。
但缺点是需要很大的场地,在地广人稀的国家这不是问题,
但在台湾这种地方就不容易设置足球场。
国际足协也发觉这点问题,所以近年开始发展室内五人制足球。
至于美国流行的棒球跟美式足球其实都需要很大的场地跟很多专用器材,
规则也很复杂,推广并不容易。所以在美国影响较强的地区以外,普及速度很慢。
附带一提,最多参赛国的榜单上非球类项目还有田径,这是最简单的个人竞赛。
故也参加国多,212国。
回到主题的格斗运动上,2020东京奥运的参赛国最多格斗项目:
第一名是柔道,204国。
第二名是拳击,196国。
第三名是空手道,187国。*
第四名是角力,174国。
至于台湾能夺牌的跆拳道参加国其实只有93国,以全世界来说是很小众的格斗竞技项目。
台湾棒球能跟强国的美国日本等相比有竞争能力,多少也是因参赛国少。
上面四大格斗运动中有职业赛的只有拳击。
1990年代后,很多空手道、柔道、角力选手,加练几种技能后投身MMA运动,
也是因没有职业赛可吸收这些以格斗为志业的选手。
*:
空手道因国际组织太多,规则一直谈不拢,一直到2020年东京奥运才成为正式项目。
但泛空手道的团体在国际上是非常普及的。
还是回到前面说,如果各位看上面的四大项目参赛国之多,就知道在
格斗运动界全世界卧虎藏龙,能打的猛者很多。
而这四大格斗运动在台湾也早就有发展,学过的人其实也不算少。
但若台湾的这些格斗运动的业余选手层底子不够深厚,国际上打不出好成绩,
就算直接投身MMA业界,也一定很难跟一流选手竞争。
否则就算一时有几个天才能打,但其他格斗强国则年轻选手一个接一个出现,
人老了迟早要被打下场,那后继无人则风潮过去,也就无人看拳赛。
最后依然强调,拓展业余选手层才是格斗运动发展的基本功。
先练几个柔道、空手道或拳击、角力的奥运冠军出来,才有机会在MMA界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