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今日King Felix

楼主: dan1994112 (基隆吴彦祖)   2014-08-14 01:06:40
※ 引述《rogeryinn ()》之铭言:
: ※ 引述《ElRey (The King)》之铭言:
: : IP H R ER BB SO HR ERA
: : Hernandez 7.0 3 1 1 0 8 1 1.95
: : 到底King会不会持续威猛下去呢?
: : 至少7局丢2分以下的纪录....
: 身为键盘球迷的我
: 不认为美联投手来国联数据会比较好
: 国联到美联数据会暴涨!
: 因为国联投手要打击 跑垒 配合球队执行战术
: 局间的准备时间变少或甚至没有 受伤风险提高
: 所以小弟我不认为投手是美联比国联强(我觉得都很强!)
: 毕竟一开始的立足点就不同了 无法比较!
: 手机排版 请多包涵
手机排版...
不管平常打DH的会不会调整去其他守位
NL主场投手就是要打击
一个投手OPB算.150好了
烂一点的野手算.300好了
(更不用说像SS 2B C等守备吃重的位子根本不是想替代就替代
而偏偏这几个位子的野手打击又是相对较差的...)
如果这两棒都是第9好了
若前八棒OBP皆为1/3
那整场比赛下来
后者会比前者多将近一个上垒机会(前11 后12)
影响不可谓不大
所以理论上国联投手到美联成绩上修其实是蛮合理的
作者: mimicy   2014-08-14 01:38:00
您要说的是下修吧?!
作者: gloomyangel (:D)   2014-08-14 01:51:00
多面对一个打率较高的九棒 成绩上修?= =
作者: a3030 (打屁屁)   2014-08-14 01:57:00
他可能是指era跟whip之类的上修??
楼主: dan1994112 (基隆吴彦祖)   2014-08-14 02:07:00
楼上正解!!用这方式算国联或美联投手到另一联盟的理论ERA其实也是可以的 只是过程略嫌复杂
作者: sam9595 (帕帕)   2014-08-14 02:33:00
到底在讲啥…你通篇只说了野手打击比投手好而已……
楼主: dan1994112 (基隆吴彦祖)   2014-08-14 02:45:00
我是说整条打线一整场比赛下来会差将近一个上垒的机会这个上垒机会有可能是BB或H理论上整场比赛 一条打线的上垒人次是这样算的:依棒次序将OBP往上加 加到第27个出局人次出现为止加起来的数字每多一个整数 就得回复一个出局人次例如 以我设定的OBP 前三棒加起来为1 则出局人次从原本的3变为2 直到第27个出局人次为止 累积的数字分别约为11.934和12.867(这个数字会因为跑垒失误牵制出局 盗垒失败和守备失误而有落差 在此先不论)接下来讲投手到另一联盟理论ERA的参考换算方式若以书僮为例首先 用取得的美联各打序平均OBP(参考同标题上上篇secom大的贴文)依序代入以下算式(美联该打序平均OBP蛃揤限措儭茈挥ォ郁○Q上垒率(美联该打序平均OBP*书僮面对各打序平均被上垒率 /国联该打序平均OBP)可以得到被调整的九个打序OBP 接着 将得到的这条打序依前面的做法算出上垒人次 另外 将书僮面对国联各打的被上垒率 依打序也算出上垒人次 将前者减后者得到一数字a (前后数不可颠倒 有可能是负数)一般来说 LOB%=(H+BB+HBP-R)/(H+BB+HBP-[1.4*HR])这边我把R换成ER并且把HR的影响加回来 算式修正为(H+BB+HBP-ER)/(H+BB+HBP)然后以$代替修正后的算式最后 把书僮的ERA加上(a莨1-$])就是书僮到美联ERA的理论值当然 如同FIP SIERRA等数据 算出来的只是一个理论值并不能当作选手真实能力的呈现 所以还是当作参考就好不知道怎么出现乱码= =是"ERA加上(a*[1-$])"
作者: sam9595 (帕帕)   2014-08-14 04:41:00
其实我不知道你前面那段在算什么 一场比赛投手平均打击约2.24次 2.24*(0.33 - 0.15)就是你要的数字不过我满肯定你认真想这个问题的 一点建议 当有资料的用统计而非机率 自己想像的模型往往漏了很多东西以你的例子来说 你忘了后段投手常常被代打 所以你得到的数字远远大于实际的差距
楼主: dan1994112 (基隆吴彦祖)   2014-08-14 04:58:00
呃…投手后段会换代打 这我知道 只是这样算太麻烦了然后理论跟实际本来就会有差 我已经说这篇就纯粹理论另外 你的算法其实有盲点
作者: rbgspydm (彭彭)   2014-08-14 10:57:00
纯"近似"理论吧...理论要算准不是这样大概算一算另外你近似条件与现实差这么多, 当然会不准不要用不准的理论去算就说理论跟现实本来就有差, 理论跟实验本来就都不能乱搞...乱搞就没有参考价值了抱歉, 看到有些关键字有点激动, 如有得罪请见谅
作者: TSbb (贷款三十年债开始)   2014-08-14 13:05:00
自己的纯理论酸另一个人的模组有盲点 XD
楼主: dan1994112 (基隆吴彦祖)   2014-08-14 14:47:00
回sam9595大 因为棒球是很特殊的游戏 正规九局比赛必须27个出局数才完整 在不是上垒就是出局的情况下有加入投手打击跟没加入投手打击的打线直接算两者的差距再乘上平均投手打席所得出的数值差异 有可能创造多一个上垒的人次 反过来讲就是会少一个出局数而不满27人次 这就是我指称的盲点
作者: FreeFly ( )   2014-08-14 16:16:00
通常在作这一种模拟的模型很少直接用上垒率在推的因为上垒是可以一次推 1,2,3,4个垒包不一定要用累积出局数来推演的模型 SLG考虑进去推算得分数而不是单纯算上垒次数最普遍的是用1B% 2B% 3B% HR% BB%去累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