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 Chris Young战数据

楼主: tyruschen (tyruschen)   2014-06-07 18:57:41
(这是翻译文)
原文标题:Chris Young Challenges the Data
原文作者:Eno Sarris
原文网址:http://ppt.cc/5tR1
“你应该重看一下那些调查资料,搞清楚那些图表的意义。”这是今年球季某个下午
水手投手Chris Young对我特别强调的,当时我们正在讨论偏高速球(high fastball
),而Young并不同意我的某种说法。
对Young来说,这可是“他拿手的”偏高速球。今年只有四个投手投速球的比例比他
高(译注:本文于5/29刊登)。我问了Young一个有关速球的问题,进入球员生涯的
这个阶段,他对自己速球的表现是否比非速球(off-speed,变速跟变化球)更加信
任。Young的回答是:“对任何一位投手来说,速球的控球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
随心所欲将球投到想要的位置,你就能拿到出局数。”
针对这点有趣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快速球时常是被拿来当作变化球的前菜。如果比较
各种球路,会发现速球在“被判好球跟坏球的比率”这项数据上是最优的;然而它的
“诱使打者挥棒落空比率”却是最低的。所以投手的策略多半是靠速球取得球数领先
,然后把它暂放一旁--除了Young以外。对他来说,速球是拿下“任何一个好球数
”的武器。Young说:“每场比赛我都会试图找出我的策略,我会找出面对每个打者
时我的‘速球’该投向哪个位置。并且期望打者无法结实击中球,或是以某种方式拿
下出局。”请注意:他所说的球路就单单只有“速球”一种。
跟其他投手相比,Young特别偏好将速球投到好球带偏高的位置。看一下他在2012年
球季的投球位置图表(图:http://ppt.cc/Bo3G,译注:这是Young面对右打者的速
球位置分布图),这个图表包含了一定的速球样本,你可看出他之所以会被称为高球
投手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当我问Young把时速85英哩上下的速球投到好球带偏高的位置,算不算是一种大胆
对决打者的策略时,重点来了:他告诉我:“那只是你的想法(译注:OS:外行的闪
开啦)。我可以给你看每个打者的打击分布图,你会看到大多数打者都有个死穴在好
球带偏高的位置。”如果我们看一下Young那天下午面对的三名主要打者Josh
Donaldson、Brandon Moss及Coco Crisp(他们面对右投手的打击图表依序排列如图
:http://ppt.cc/NE4V、http://ppt.cc/4vt7、http://ppt.cc/~PZw)有一点必须先
提出的是:这三位当中仅只有Crisp可以算是擅打高球的打者。
首先Young认为打者跟投手之间充满太多变量,以至于你根本无法将之公式化并做出类
似上述的推论。当我提到投手可以把球路压进好球带偏低的位置去换取打者击成滚地
球时,Young会反驳这还要视打者是谁而定。他同意“你可以尝试某种方法”,但他认
为这并不表示“结果就归你掌控”。
然而我们还有一种图表可看:它会显示出全大联盟右打者面对右投手的各种投球位置
击出滚地球的比率。从这个图表你会看出低球会制造更多的滚地球,图:
http://ppt.cc/P64B,译注:这是去年整年的数据)
但是面对这项棒球的定律,Young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看法:“如果从宏观面来看,偏高
的投球是跟偏低的投球一样有效的,或许还更有效。”他说:“打者是会不断进化的
,我也曾多次投低球被轰成全垒打过。现在打者也很会打低球了。”
事实上他是说对了某件事…或许吧。虽然低球会制造更多滚地球,但反过来说高球并
不一定就比较容易打成全垒打。如果我们看另一张图卡(一样是右打面对右投的速球
,图:http://ppt.cc/dScG)
你会看到打者的热区分布在哪里,而好球带偏高位置也有不容易击出全垒打的区域。
然而一般来说偏高速球还是较容易被打成全垒打,不是吗?现在我们来看看相同状况
下的飞球,被打成全垒打的比例:(图:http://ppt.cc/F9js,译注:右打将右投的
速球击成飞球后,形成全垒打的比率)
看到了吗?好球带偏低的区域产生飞球的比率或许较低,但是当打者咬中这些球时,
它们形成全垒打的机率却比偏高的球来得高,所以高尔夫球打法是有效的?
同时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两张图卡在内角偏高的位置都有个死穴--这就是Chris
Young喜欢攻击的地方。“投球的纵向位置选择跟横向一样重要。只要能够将速球投
准,你就有四种不同的球路可以使用:偏低外角、偏高外角、偏低内角及偏高内角。
”这四种看起来偏高内角尤其是投手攻击的绝佳位置。加上Young同时认为打者的一
般性表现并不比每一名打者各自的个别特性来得重要,所以如果我们谨记并不是所有
打者都有能力将偏高速球轰成全垒打这一点,再回来看上述的图表,事情就会变得很
有意思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采用偏高速球对Young十分有利,因为他身高高达208公分,而且他
知道打者有时会“根本看不到”他的速球。部份是因为打者感觉到的球速因为他出手
位置较靠近本垒板而变快。Eric Seidman曾详细调查了这个现象,他发现打者面对
Young时,原本只有时速84.4英哩的速球会看似时速高达91.1英哩。
但是流川说棒球不是做数学(咦),其中还包含了更多奥妙。针对打者觉得他的球速
会比真实球速还快一事,Young表示:“我不知道这是因为球旋转的圈数或动作中隐
藏球出手位置的状况,或是球的进垒角度。这之中有太多变量。”这很重要,而且不
但Sean Doolittle、Tony Cingrani或Ryan Dempster各自用他们的动作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更多更多的例子。
(译注:以上三位的动作可参考文章:http://ppt.cc/x9fy、http://ppt.cc/X~iy、
http://ppt.cc/mkht)
Young认为:“如果球队能够找出如何察觉这项特质的方法,他们将能够更早分辨出
哪些球员可以在大联盟生存而哪些不能。很多人都能把球投得又快又强,但是光凭这
一点并不能保证他们会成功。”反之Young很幸运地拥有成功的特质。他曾听打者说
过他的速球会“往他们飙过来”,不论测速枪显示的球速实际有多少(当我投得更强
劲一点时,他们真的会有如此感受)。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来自出手位置、有多少是
出手的角度、又有多少是因为他的纵向投球策略?这就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了。
由于他有将球送往偏高内角位置的能力,Young得以借此攻击多数打者的死穴。与现
今球界偏向将球压低的趋势相比,大量投出偏高速球的他特别与众不同。借由专注在
每一名打者的不同之处,他确保自己的投球策略能正中鹄的。再加上他天生的投球动
作及高大身材使得感知球速变快这点也带给他一些优势,才造就出这一位年已35且速
球时速只有85英哩上下却还能有优异表现的投手。(更正一下:应该说是一位年已35
且速球时速只有85英哩上下的“聪明”投手)
心得:这篇其实没有什么太独特的见解,但谈到一些实战与数据跟投球一般较少被讨
论到的层面,可以参考看看。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14-06-07 19:01:00
对陈伟殷也有用?
作者: ck3300511 (迪恩)   2014-06-07 19:04:00
作者: SamFuld (山佛)   2014-06-07 19:23:00
FIP跟ERA差最大的投手
作者: Aroyo (阿洛优)   2014-06-07 19:24:00
这篇文章在亚洲教练眼中行不通的
作者: MrNeverDie (CCR_Zonda)   2014-06-07 19:25:00
84.4英哩的速球会看似时速高达91.1英哩 <-- OP!!
作者: Alan1597 (Alan1234)   2014-06-07 19:45:00
这篇文章在亚洲教练眼里 大概是拉基..
作者: mistletoej (赌神穿着双花袜子)   2014-06-07 20:05:00
推 真的是很用脑在投球啊!
作者: calsdark (阿立N￾N￾ ￾ N)   2014-06-07 20:25:00
不会吧, 这篇一点都不数据派, 亚洲投教可能蛮爱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的亚洲投手都攻击低角度
作者: Znps   2014-06-07 20:28:00
不过外角低一片蓝也是事实 前提是够准
作者: jardon (综合水果汁武士)   2014-06-07 20:34:00
这种身高又高压
作者: OhwadaAkira (真的好想妳)   2014-06-07 20:45:00
在SD就这么投了 不过我记得以前在游骑兵可以投到94mph
作者: Yukirin (いい天気!)   2014-06-07 21:03:00
Mo: 我觉得你说得很好
作者: Tulowitzki2 (图喏)   2014-06-07 21:17:00
但是他的投球姿势对肩旋转肌的负担太大了
作者: immortalqq (大牛)   2014-06-07 21:19:00
他的问题就是无法维持健康 每年必痛
作者: wahaha5678 (Jç½µ)   2014-06-07 21:51:00
FB使用中
作者: peterhuo (人生位阶乐胜真爽)   2014-06-07 22:30:00
他生涯到现在还吃不到一千局耶,天啊超玻璃
作者: cena0605 (姜西拿)   2014-06-07 22:33:00
就很高又高压
作者: hy654 (兄弟乂家豪乂)   2014-06-07 22:38:00
被打击率很低的投手
作者: msekili   2014-06-07 22:55:00
作者: betadu (正直有为电锯弟弟)   2014-06-08 00:05:00
记得有人做过Shoulder Tilt和挥棒热区的研究 偏高的球对Shoulder Tilt角度很大的打者来说比较难攻击
作者: TokyoHard (东京难)   2014-06-08 00:09:00
很合理吧.如果你有信心不失投,投难攻击的高点没什么不好
作者: ajburnett (The go-to guy)   2014-06-08 00:30:00
蛮合理的 但他如果回到20年前可能会被痛击
作者: accjm2440 (呜呜)   2014-06-08 00:32:00
为何回到20年前会被痛击?
作者: ultratimes   2014-06-08 00:36:00
因为*打者很多?
作者: b993040020 (地名接人名)   2014-06-08 00:45:00
因为**知我心(?
作者: Tulowitzki2 (图喏)   2014-06-08 00:51:00
应该要1990年代以前吧 XD 因为以前打者Shoulder Tilt不像现在的打者这么夸张,挥棒轨迹也比较水平
作者: jojoSpirit (JoJoSpirit)   2014-06-08 01:09:00
偏低失投,坏球。偏高失投,红中。偏高的球当然也难打但失投付出的代价比较大,除非控制超有信心,不然投手优先选择低的也很正常
作者: wtgcarot   2014-06-08 02:24:00
没受伤前他是MLB转速王
作者: ryvius0723 (シロクマ)   2014-06-08 02:52:00
重点还是控球 你能把球丢到很刁钻的位置 不管高或低打者都不会好处理
作者: pclemens (爱心哥三段)   2014-06-08 03:41:00
人家可是普林斯顿出身 哈哈
作者: Enolagay (飞来飞去)   2014-06-09 15:42:00
推文真的很键盘阿哈哈哈
作者: kenkenken31 (呆呆傻蛋)   2014-06-11 05:40:00
感觉他重视每一个个案(打者)而非投球通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