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蝴蝶球
刚好前几天在 UDN 讨论区谈到蝴蝶球,发现许多国人对于蝴蝶球的认知有严重偏差,因
此特别写了这篇文章,我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的内容不是知识新发现,而是国外学者的研
究内容大汇整,有凭有据,也许有些观念过几年又不一样了,但至少就目前的科技技术来
说是最合理的结论。
蝴蝶球靠风吹?
当然不是。蝴蝶球靠的是边界层拨离,简单来说就是当气流通过一颗 “自旋速度十分缓
慢” 的棒球时,遇到球体上的缝线就会立刻产生边界层拨离,当拨离现象发生时,会产
生球体周围压力的不对称,因此让棒球在大气中出现飘移的现象。在地球上,风吹代表的
是大气压力差,有大气压力差就有风,风只是众多影响蝴蝶球变化轨迹的原因之一,即使
是无风状态,你仍能想办法靠着不让棒球快速旋转而投出蝴蝶球。
蝴蝶球的轨迹
在传统观念里,蝴蝶球的轨迹是可以左右上下摆动的,在打者眼里,蝴蝶球就像一只蝴蝶
翩翩飞舞,打都打不好,但近年来大联盟的 PITCHf/x 系统问世,让学者甚至是球迷们可
以透过 PITCHf/x 系统了解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事情,尽管 PITCHf/x 系统在球种分类上一
直有瑕疵,但至少在球体的初速、末速、自旋圈数、出手点和落点等等几乎可以直接量测
、不必经过多重换算的这些数据区块,可信度是还算蛮高的,蝴蝶球研究领域的高手,
Alan Nathan 教授就充分利用PITCHf/x 系统来研究这件事情,经过研究发现,蝴蝶球并
不像过去我们所认知的那样会左右上下偏摆,而是以接近平滑曲线的方式向本垒板移动,
假设一颗蝴蝶球由右投手的出手点丢向右打者外角,那由投手的视角来看就是球一直是以
平顺曲线的方式往右打者外角前进,尽管中途每单位时间往外角偏移的 “量” 会有所改
变,但至少不会很突兀的突然转到反方向去。
怎样算是好的蝴蝶球投手?
这种问题太笼统了,倒不如直接缩小问题范围,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大联盟蝴蝶球投手?
Josh Smolow 利用 PITCHf/x 系统统计分析了系统问世的这段期间内,可供研究的蝴蝶球
样本,包括 Tim Wakefield 和 R.A. Dickey 两位知名球星所丢出来的蝴蝶球,可由统计
数字中归纳出几个蝴蝶球成功的关键因素:
1) 球的 movement 越大越好
2) 球的速度越快越好
3) 控球必须精准
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对蝴蝶球的物理性质来说,选项 1) 和选项 2)、3) 基本上是不相容
的,以指标性人物来说,Tim Wakefield 显然专精于选项 1),而 R.A. Dickey 的专长则
在选项 2)、3),在 PITCHf/x 系统公诸于大众的世代,R.A. Dickey 显然在成绩数据上
乐胜,Tim Wakefield 的巅峰时期则在这个世代之外,我们无法比较起。
到底是室内好还是室外好?
答案是无解。
因为蝴蝶球转速极慢,所以边界层拨离造成的压力差对球的轨迹有巨大影响,而这一切的
根本则在缝线上。
Alan Nathan 教授就做过一个风洞实验,在固定出手点、初速、投掷向量、初始缝线角度
、旋转轴心和大气条件下,光是球的自转只差了 0.5 圈就能使球的落点左右偏移了
0.7ft,约是本垒板中间到本垒板边缘的差距,换句话说,0.5圈内缝线角度偏移的差异
量,对轨迹影响非常巨大。
Alan Nathan 教授对此结果做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就是混沌理论(Chaos theory),
系统初始微小条件的差异(0.5 圈)造成巨大的影响(偏移量 0.7ft),我的意思是,蝴
蝶球的分析极度困难,即便是 ML 等级的投手,再如何优秀也没办法完全控制上面那些影
响因子,别说是比风洞实验更复杂的室内球场环境条件了,更遑论是室外球场。台湾维基
百科直接说室内球场不利于 movement,严谨来说其实不太正确,也容易让人误解成室外
球场比较有利蝴蝶球投手。
博学多闻的 R.A. Dickey 说他还没看过室内球场还是室外球场谁比较有利蝴蝶球的研究
,但他比较喜欢室内球场,因为变量少,这和他的特性相符合,球速快、控球佳,Tim
Wakefield 则说比较喜欢室外球场,因为 movement 感觉比较好,这也和他的特性符合,
所以你觉得室内还是室外好?对此我特地去信询问了 Alan Nathan 教授,他也表示目前
学界还没有答案,以现况来说只能确定两件事情,一是室内球场变量少,球路可预测性佳
,二是室外球场大气状况复杂,movement “也许”会比较好。
上面的问题解决了你可能还要考虑对面打者的反应如何,比方说 movement 越大越好但如
果无限上纲会有怎样的结果,这部分的研究还有好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