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aroar (翘你的小钢盔)》之铭言:
: "别人已经上太空了,我们还在杀猪公"
: 杀猪公的还是不见什么改变,不过上太空的又更进步了..
: How a Danish tech company is revolutionizing pitching data
: http://tinyurl.com/3r4rm3s by Tom Verducci
: 说到影像技术在棒球场上的应用,Pitch-F/x已经为人熟知(杀猪公的例外)
: 新的影像科技 Trackman,则使用3D都卜勒雷达系统(我只知道3D肉圃团..)
: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我们看到、但过去无法量化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我们总是拿"球速"来研究一个投手的压制力,但对打者来说,其实反应"时间"才是重点
: 当然,那是因为我们认为"距离"都是一样的,对吗?
: David Robertson,一个洋基的中继投手,仅仅仅次于三位有名的终结者
: 在现役至少投100局以上的投手中,三振率排名第四,不过他速球的平均球速只有93麦
: 咩居克?
: 让 Trackman来告诉我们是怎么一回事:虽然 Robertson身材不高大(5'11")
: 但他充份地缩短了球到打者的"距离",让球看起来比测速枪上的数字来得更快
: 在一座美联球场的资料中(应该是要钱的所以只有部分资料流出吧?)
: Robertson的放球点离投手板的距离达7',而一般平均则是5'10"
: 换算下来,这缩短的14"竟然让他的有效球速喷到95麦!!(放球点到本垒板的距离是60'6")
: 这是70年代就有的科技─测速枪所没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
: 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投手用这招"偷吃步":
: Pitcher, Team 延伸距离 球速 飞行时间 有效球速
: Dave Robertson, Yankees 7-0 93 .403 95
: Sergio Santos, White Sox 6-10 96 .386 98
: Jared Weaver, Angels 6-10 91 .411 93
: Jeff Niemann, Rays 6-10 93 .401 95
: Mark Hendrickson, Orioles 6-10 88 .422 90
: Jamey Wright, Mariners 6-9 91 .410 93
: Felix Hernandez, Mariners 6-8 94 .399 95
: David Purcey, Blue Jays 6-8 93 .404 94
: Gavin Floyd, White Sox 6-8 92 .407 93
: Tommy Hunter, Rangers 6-7 91 .409 93
: Average MLB 5-10 92 .416 92
小弟试着翻接下来的部分 如果有不顺还请见谅:)
那么放球点根本垒板之间距离的变化,对于变化球又会有何影响呢?
Trackman系统可以离测每个投球的每分钟旋转次数。一些有名强投如Sandy Koufax
以及神之右手。他们之所以拥有投出刁钻变化球的能力,可说是归功于他们修长的手指。
这帮助他们能够让投球产生令人惊艳的旋转率,虽无法量化分析这个优势对投球的影响。
但是旋转率对于变化球的影响仍然相当巨大,因为这不仅可以强化整个轨迹变化,
也增加欺骗打者的能力。
对于打者来说,球上的缝线就像是解码器。直球由于有较高的旋转率,打者基本上
较难看出球上的缝线,此时就打者看来,直球就像是个小白球。但是变化球就有所不同,
由于回转率较直球低,因此变化球上缝线的旋转特征,就像是对打者提示著来者何球。
因此,若变化球的旋转率越高,打者就少了一个可辨识的参考依据,此时的变化球,
就看起来像是颗直球了! 当这种球奏效之时,最常听到的OS莫过于
被三振的打者表示:我分不出来..... 原文(I didn't pick up the spin.)
根据Trackman系统的资料,底下为2010年所有AL投手中曲球回转率排名
Pitcher, Team RPM
Justin Verlander, Tigers 3,004
Gio Gonzalez, A's 2,965
Chad Durbin, Phillies 2,838
Alfredo Aceves, Yankees 2,795
Clay Buchholz, Red Sox 2,740
Tommy Hunter, Rangers 2,720
Josh Tomlin, Indians 2,693
Ivan Nova, Yankees 2,690
Kyle Davies, Royals 2,669
Brian Matusz, Orioles 2,637
MLB Average 2,450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知道,V少年的曲球回转率比联盟平均多出23%,
这是多么惊人的差异!!同时从以上资料你也可以体会为什么Hunter为什么有令人惊艳的
stuff了,拥有旋转率联盟排名前10的球种,有一个可以杀很大,而Hunter可是有两种。
从Trackman这套系统中得到的资料其实有很多梗可以玩。但是这套系统重要的是如何
使用并解读他,而不是他怎么运作的。举例来说,你可以量测出一个投手他投出的直球
放球点到投手板的距离,但是这个资料的重要性在哪? 就让Trackman系统告诉你答案。
笔者以投球局数超过一百局的投手来讨论,放球点至投手板距离大于或小于
联盟平均的5'10"来分类,看他们的ERA以及K/9值是否有关连性,而结果可以预见,
放球点距离小于联盟平均值的投手,其ERA以及K/9均优于联盟平均
以几个简单的数据来佐证:
ERA and Strikeout Rate on Fastballs
Fastball Extension ERA SO/9 IP
Less than 5-10 4.18 6.6
Greater than 5-10 3.95 7.3
笔者再用另个有趣的观点来探讨这个因素,球速V.S.放球点至投手板距离V.S.挥空率:
Swinging Strike Percentage vs. Fastballs
Fastball Extension 86-89 mph 89-92 mph 92-95 mph
less than 5-10 5.2 6.4 7.2
greater than 5-10 6.7 7.5 8.1
又比如说,拥有较高旋转率的曲球,被打击率 被长打率又与其呈现负相关
Hitting vs. Curveballs
Spin Rate AVG SLG Swing Strike%
Low Spin (<2300 rpm) .244 .403 8%
Average Spin (2300-2500 rpm) .185 .340 10%
Plus Spin (2500-2700) .178 .251 12%
High Spin (>2700) .166 .212 15%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个结论:拥有高旋转率的曲球比其低旋转率的曲球,
长打率差了一倍 被打击率多了五成 挥空率也差了一倍
同时,观察数据也可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高旋转率的球,真的比较难打。。。。。
比方说酒鬼的Shaun Marcum或者是金鸟的上原等等,都有着比起有相同速球球速的投手
更高的三振率。
最后,值得注意的应该是这套革命性的系统,不仅对于球探来说可说是极具参考价值
对于训练上也可担任相当有力的参考依据。球团自此之后拥有的,
不再只是球探的评价:如某某二世 而是拥有更加客观的数据参考
事实上trackman这套系统已经从区域比赛,年度的高中赛事以及秋季联盟中
收集到相当多的数据。 可以想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有效球速"以及"旋转率"
将会成为球探手中直观的评价来源
作者:
kidincar (DATORE)
2011-04-14 01:19:00先推再看
作者:
th11211 (Camel)
2011-04-14 01:21:00推~~
作者:
searoar (æš—å‘大豆)
2011-04-14 01:23:00推推 不知哪年可以等到cpbl有
作者:
searoar (æš—å‘大豆)
2011-04-14 01:24:00不过这边的数据还只有一座球场的资料 还有得讨论
作者:
JBLs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2011-04-14 01:42:00长打率差一倍吧 打击多出五成 推推
作者:
KusoPvt (先说好别打脸)
2011-04-14 01:59:00中间Greater or less than 5-10那边是不是有点怪怪的...?
改得变相反了...extension越大反而不容易挥空???????
应该是原文误植的感觉 其实原文slider的资料也没看到
所以我就没翻SLIDER的那一小段 因为我没看到数据= =
fastball extension是指距投手板前端的距离...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4 05:12:00曲球转越快 掉的速度就越快 自然球威好
作者:
itaiitai (心脏比头大)
2011-04-14 08:21:00推!!
作者:
Sechslee (ï½·ï¾€â”â”(゚∀゚)â”â”!!)
2011-04-14 08:32:00感谢推
作者:
Vierro (卡卡)
2011-04-14 08:32:00分析的好文~还蛮符合逻辑的
作者: cliffchen16 2011-04-14 09:38:00
推
作者:
kennyone (真诚.关怀.分享)
2011-04-14 13:10:00推推推!!!!!!!!!
好文推! 我记得是不是之前就有日本节目用高速摄影机算
一些投手的直球转几圈了? 只是好像他们没这么准的分析
作者:
Fanicom (アルちゃん)
2011-04-14 19:37:00两篇都推推~
作者: tn00037166 (向右向左) 2011-04-14 19:58:00
明明内文提到的是,因为转速快所以不容易辨识球种
作者: tn00037166 (向右向左) 2011-04-14 20:00:00
为什么会跑出转速快=掉的快、掉的快=球威好这种结论?
作者:
WarIII (我爱艾艾)
2011-04-14 21:59:00有点像膛线的观念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4 23:57:00变化球品质主要是看掉的速度和幅度 转速快马格纳斯力大自然掉得快 幅度也大 这是常识吧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03:00而且转速快所以成绩好 为什么是"不容易辨识球种"造成的?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04:00作者有排除变化球品质这个变项吗?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05:00说不定他测出来的结果 其实是变化球品质造成的咧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07:00我先说 我这里说的变化球是指主要靠Magnus force影响的球种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08:00如曲球 滑球系列 指叉球变速球等低转速造成絮流的球种
作者并没有说"因为难以辨认所以转速高的曲球比较棒"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13:00我是回tn00037166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17:00他有没有讲是附加价值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拿转速作为统计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18:00数据佐证效度太低 没有排除其他变项 他知道他在测什么吗?
旋转率不仅可以强化整个轨迹变化,也增加欺骗打者的能力。 原文是这样写的,要做统计本来就不可能完全排除
他的数据的确指出转速高的曲球比较有压制力,本文以打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26:00对阿 只是这个数据完全不能指出"难以辨识"是轨迹造成的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27:00还是"旋转看不到缝线 所以像直球"造成的
我的理解,作者的重点不是难以辨识与否,而是转速高的
曲球比较有压制力,不懂你为何要一直着墨于辨识两字?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31:00很简单 因为有人靠北说是转速快成绩好因为不能辨识球种造成的但其实作者的数据完全不能佐证 说不定我说的因素 影响还比较大哩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36:00不对 要不然大家都投小便球就好 掉的速度也是重点还有"什么时候开始变化"
作者:
todd7622 (状态显示为脑筋僵化)
2011-04-15 00:37:00这篇乍看之下还OK 之前THT有一系列Pitch-F/x分析文才让人吐血 数据乱套一通看似有理其实都乱写...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38:00谁说的? 很多有威力的曲球其实出手时是平的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39:00如果大幅度才是重点 那大家投小便球不就好了....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1:00滑球跟曲球根本是一样的东西 只是滑球旋转轴比较偏而已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2:00两者都是马格纳斯力和正向力的对抗造成的
滑球的前段跟直球很像以至于难以分辨,曲球是就算你知到这颗是曲球也难以掌握他的进垒点而挥空 打不好
滑球跟曲球都有12-6 也都有1-7或2-8的轨迹啊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3:00............ 如果这颗曲球慢慢进来 那打者很容易调整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4:00你不能拿电动来套用真实....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5:00物理定义上来讲 华球根曲球是一样的 只是滑球轴心比较偏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6:00另外Doc的曲球品质是不用讲 掉的快幅度又大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7:00那是因为他幅度大且变化让人措手不及
作者:
O0OO (绰号暱称)
2011-04-15 00:48:00如果是死死的进来 幅度再大都打得到(就是小便球)至于如何提升变化的速度 那就要靠转速
作者:
searoar (æš—å‘大豆)
2011-04-15 01:00:00回个文吧@@
作者:
faldo (faldo)
2011-04-15 11:47:00蝴蝶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