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问题] 为什么蒙古的军力会急遽下降那么夸张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8-04-14 03:04:03
※ [本文转录自 Warfare 看板 #1QqFG1Pa ]
作者: hgt (王契赧) 看板: Warfare
标题: Re: [问题] 为什么蒙古的军力会急遽下降那么夸张
时间: Sat Apr 14 02:16:16 2018
※ 引述《RedChoi (高雄吴彦祖)》之铭言:
: 在这里讨论元末蒙古人被起义军赶回北方后
: 基本上是形成明朝和蒙古的南北对峙
: 蒙古军团回到草原后应该是能够打他们最擅长的草原骑射战术
: 而明朝洪武帝下令继续北伐蒙古后
: 蒙古军竟然在草原上完全抵挡不了明军的攻势
: 损失的兵力和军马一次都是好几万不见
: 蒙古的旧都哈拉和林也几度遭明军攻陷洗劫成废墟
: 后来的永乐帝更大胆把首都搬到明蒙边境继续把蒙古往死里打
: 到底为什么蒙古的军力会急遽下降得那么夸张?
其实如果真要比较中原的统一王朝末年的军队腐败程度,看看南宋帝国以及明帝国
甚至唐帝国,元帝国的排名其实并不靠前的,从西元1352年开始看起,8月丞相脱脱
就攻下徐州,消灭了红巾军之一的李二;1353年12月,元帝国五行省兵马围剿击败
了徐寿辉,徐寿辉逃往山区。
1354年11月,丞相脱脱将张士诚围困在高邮城,张士诚已准备要投降了,没想到
元顺帝因为太子的关系突然免去脱脱的官职,结果张士诚反败为胜,但1357年8月因
屡为元军和朱元璋所败,投降元帝国。
另一方面,1357年2月,名将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他们两个很早就一起成为元帝国
义军)入潼关击败红巾军李武、崔德,李武崔德往西逃亡,1360年投降李思齐。
而1359年8月,名将察罕帖木儿大败红巾军刘福通,攻下红巾军大本营汴梁,刘福通
韩林儿败走安丰,1363年时张士诚攻破安丰,刘福通死。
1361年8月,察罕帖木儿平定了元帝国叛军田丰,田丰投降,但1362年8月,田丰又
叛,王士诚刺杀了独入田丰营帐的察罕帖木儿,元帝国失去支柱。察罕帖木儿几年
内在北方与刘福通部作战,兵锋所及,自陕西、宁夏、山西到河北、河南,几乎
百战百胜。1361年,察罕帖木儿又挥师东向,从北、中、南三路进入山东。克东昌
、下济宁、破济南,直到东海。短短一年时间,收复了除益都以外的山东全境。
但此时随着察罕帖木儿的身亡,这些功绩都成为了泡沫。连朱元璋当初都摄于察罕
帖木儿的威名,遣使通好,与张士诚一样暂时屈服于元帝国。听到察罕帖木儿身亡
消息,朱元璋说:"天下无人矣!",马上打消屈服于元帝国之念头,可见察罕帖木儿
威名竟到了如此地步! 元帝国的灭亡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该是军事将领们的内哄以及
元顺帝的昏庸导致的。
察罕帖木儿的义子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接管了察罕帖木儿的军队,这引起了李思
齐在内的一些老将以及原本就对察罕帖木儿不友善之将领的忌恨,加上扩廓帖木儿
之前不愿意替太子与奇皇后逼宫元顺帝,遭到太子的仇视,反而被太子在元顺帝
前面进了谗言(奇怪的是太子要逼宫,为什么元顺帝还这么信任太子的话?? ),
结果一堆将领都奉命围剿扩廓帖木儿,但是扩廓帖木儿应该是得到察罕帖木儿的
真传,不但没被剿灭,反而击败了围剿军,元顺帝这时很机灵,开始支持扩廓
帖木儿,下诏认错,但是为时已晚,朱元璋已经准备了大军北伐,徐达与常遇春
傅有德打败河南行省附近的元军将领,继续往大都方向进发,这时扩廓帖木儿在
山西似乎惧怕徐达常遇春的军力,因此裹足不前,所以徐达常遇春傅有德顺利
取下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
1368年冬,元顺帝仿佛是大梦初醒,命令左丞相也速还有扩廓帖木儿率兵两路并进
夺回大都,但是都半途不战而退。扩廓帖木儿回师山西太原时,又遭到常遇春的
偷袭,损失惨重,败走甘肃。
1369年春,明军入陕,李思齐降明,3月,元顺帝再让左丞相也速攻取大都,遭到
常遇春李文忠击败,常遇春李文忠继续攻占锦州以及上都,元顺帝逃往应昌。
1369年秋,扩廓帖木儿等元军将领一直骚扰陕西甘肃边区,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但朱元璋决定大举北伐,以除后患。
1370年,元顺帝死于应昌,此时李文忠与徐达正好两路并进北伐,李文忠攻下应昌
,而徐达在沈儿峪之战获胜,扩廓帖木儿逃往和林,明军大获全胜。
1370年,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即位,为元昭宗,他与扩廓帖木儿尽释前嫌,在昭宗朝
出现了一批北元名臣,如太保哈刺章、 太尉蛮子、太尉纳哈出,均在此时有作为,
成为北元的中坚力量。爱猷识理答腊和扩廓帖木儿君臣联手执政的宣光年间,北元
得以稳固,与明朝南北对峙。
1372年,朱元璋北伐作战节节胜利,信心满满,2月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
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各率五万骑兵,三路出击,意图歼灭扩廓帖木儿
,消灭北元一统大漠。
徐达与先锋蓝玉行军到达土拉河畔,遭遇扩廓帖木儿军,扩廓帖木儿诈败后退,与
贺宗哲会合,在和林附近设下伏兵,在3月下旬被扩廓帖木儿贺宗哲伏击围困,
徐达5月上旬才突围脱困,损失数万人,是明朝建国首场大败仗! 而李文忠何文辉
在6月到达土拉河,遭到太尉蛮子、太保哈剌章的抵抗,北元军且战且退,退至
鄂尔浑河附近,北元援军到达,明军将领曹良臣、周显、张耀、常荣战死,但北元
军继续败退至和林北部,又有援军到来,李文忠此时才决定退兵,归途中又
迷路,无功而返。冯胜一路则很顺利的荡平甘州、肃州、瓜州、亦集乃路,俘获
马驼牛羊10余万。
至于明成祖时,也并非一面倒的大胜蒙古。像1409年命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
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蒙古人)、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等发10万骑兵出征,
丘福自为前锋,未查敌情,本雅失里汗让人去明军诈降,说蒙古军已北遁,只距离
30里远,安平侯李远认为是诈降计,但丘福信以为真,率军追击,被本雅失里汗与
阿鲁台太师围困,蒙古骑兵冲乱明军阵营,明军全军覆没,李远王聪突围不成,
王聪战死,李远、火真、丘福都被俘,最后被杀。
从整体来看,元末的蒙古军战力不如蒙古帝国时期,但也没有腐化到不堪一击,
北元敌不过明朝,主要还是在于蒙古领导者不够好,内部也开始分裂为鞑靼瓦剌
,内斗消耗自己的实力,加上中原王朝正好处于强盛期,强弱之势逆转。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8-04-15 21:11:00
推优文
作者: loewe (Feline)   2018-04-15 21:35:00
推!
作者: GTHO (多龙少将)   2018-08-17 12:42:00
推清楚解释,感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