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今天社课的投影片:排湾族文化

楼主: darkelf (darkelf)   2012-03-19 23:35:16
如果大家对原住民文化或各类相关议题真的非常有兴趣,
在出队准备外,还想接触、尝试更多不同观点的对话与思考(特别是跨族、跨部落的),
可以来参加每周三我和台大浊水溪社一起策划的-
“Na i tosi tayra i niyaro':从都市到部落”读书会,
几个主题刚好都和医服团的关怀相切合,也有几位旧团员会参与读书会的讨论。
要来的话,私下跟我说一声,我再请浊社学弟妹传送文本电子档:)
各周主题如下:
【健康】
3/14 酒与槟榔文化
讲者:新店卫生所护理长颜婉娟
纪录片“亲爱的米酒,妳被我打败了”(马跃比吼,1998)
谈话性节目“部落面对面”槟榔专题(公视,1999)
*颜婉娟,2000,《乌来泰雅族妇女饮酒经验之探讨》
*撒可努,2005,〈酒〉,收录于《山猪,飞鼠,撒可努》
*夏晓鹃,2010,〈失神的酒:以酒为鉴初探原住民社会资本主义化过程〉
*黄佐君,2006,《清代台湾原住民社会的槟榔文化》
3/21 纪录片欣赏
纪录片“哈卡巴里斯”(袁绪虎,2011)
3/28 部落长期照护:一个试图发展照顾社区化的组织行动
讲者:宜兰县岗给原住民发展协会宋圣君、方喜恩
*台邦‧撒沙勒,2004,〈向部落老人致敬〉,收录于《寻找失落的箭
矢》。
*刘欣怡,2004,《兰屿达悟(雅美)族的老人照护关系与社会界限之建构
─护理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
*顾景怡,2005,〈选择生命被看见:拍纪录片的护士〉
*曾宏民,2007,〈从《面对恶灵》到《希‧雅布书卡嫩》〉
*方喜恩,2009,《跨越“番”篱:组织╱扎根╱运动》
*张淑兰,2009,《从独居到分开居住:以三位达悟老妇人为例》
*cases:寒溪部落、平和部落、土坂部落、台东圣母医院、古坑小太阳老人
日间照顾中心
讲者建议阅读:
*部落照顾照顾部落-宜兰县大同乡寒溪村试验型计画(计画书)
*卫生署长照服务网第一期内容架构
*王增勇,2009,〈解严后台湾福利运动建制化的过程〉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顾者作为一种改革长期照顾的社会运动〉
*陈正芬,2011,〈我国长期照顾政策之规划与发展〉
4/11 基因/社会建构的疾病(精神失序、痛风)
讲者:中研院社会所助研究员蔡友月
“试管中的原住民:反思原住民基因论述与操作”座谈会记录(文化研究学
会,2010)
*蔡友月,2007,〈迁移、挫折与现代性:兰屿达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会
根源〉
*蔡友月,2011,〈基因科技、种族/族群、原住民的健康与社会不平等〉
*其它原住民痛风的流行病学研究与新闻报导可自行查询
【教育】
4/25 部落有教室
讲者:浊水溪社众社员
纪录片“从部落出发:部落有教室(奇美部落捕鱼祭)”(原民会,2008)
*撒古流,1998,《部落有教室》
*撒可努,2003,〈拉劳兰部落青年会-猎人会所〉
*林颂恩,2003,〈卡地布青年会部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林芳诚,2009,《穿梭现代与过去-以都兰部落为例谈阿美族年龄组织
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
*余佳榕,2009,《采收自在:布农部落妇女生活教育的故事》
*cases:奇美部落、都兰部落、卡地布部落、达瓦兰部落、拉劳兰部落、溪
洲部落
5/2 原住民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困境
讲者: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员周惠民(暂定)
*傅仰止,2001,〈东部国中生的原住民优惠政策立场:比较原汉接触效
应〉
*陈逸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观点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县某国中学
校布农族籍学生教育民族志之初步分析〉
*巴苏亚‧博伊哲努,2005,〈原住民族教育发展与建构的历程与展望
(1895-)〉
*林文兰,2006,〈优惠或污名?台湾教育补助政策的社会分类效应〉
*周惠民,2008,〈我国原住民学生升学优待政策的发展与现况〉
*cases:台东达仁、大武各中小学校民族教育的观察
5/9 补充学校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课辅单位大乱斗
讲者:蔡中岳等不同部落课辅单位代表
*周慧玲,2005,《在部落与学校之间:我与布农族少年一同学习的故事》
*陈玉君,2010,《撑:都市原住民劳动家庭的断裂与连结》
*cases:梦想之邹志工团、孩子的书屋、新园成长班、台湾原声学校、土坂
方舟教室、海厝假日儿童学校、基隆市长安社区“格斗天堂”
【经济生活】
5/16 传统经济生活的形态
讲者:浊水溪社众社员
*Marshall Sahlins著,丘延亮译,1988,《原初丰裕社会》
*童伊迪,2010,〈从互助观点检视台湾原住民的部落发展-三个部落的分
析〉
5/23 农产品与手工艺品产销
讲者:大安溪部落工作站、原住民深耕德玛汶协会黄盈豪(暂定)
*陈慈慧,2011,〈金针花变成不日花-以阿美族花莲达兰埠部落为例谈部
落产业发展〉
*李宜泽,2011,〈有机治理与情绪地景:花莲达兰埠阿美族社区有机种植
之生态与政治〉
*cases:原促会、上下游市集、达观部落、达兰埠部落、历坵(鲁拉克斯部
落)小农复耕
5/30 部落观光
讲者:浊水溪社众社员
*纪骏杰,1998,〈从观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观光〉
*刘可强、王应棠,1998,〈观光产业对原住民文化的冲击与对策刍议-社
区自主性的观点〉
*黄国超,2003,〈原住民观光与社区自主权:泰雅族镇西堡部落发展生态
旅游之研究〉
*张玲玲,2004,《原住民部落发展旅游之探讨-以可乐部落为例》
*cases:Acoma Pueblo、Taos Pueblo、好茶部落、司马库斯部落、镇西堡
部落、山美部落、可乐部落、布农部落、奇美部落、大港口部落
【部落营造】
6/6 综合讨论:部落营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