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ocrahc (莎士比亚)》之铭言:
: 说真的很久没专心查资料了
: 我之所谓会说芯片的差别
: 或许说的很简略,而实际上是懒的去查数据= =
: 1.DAT当初的开发,以录音室母带为目的,以16bit取样并采用当时SONY高规dac芯片
: 光是dac芯片就设计因应处理48khz未压缩格式的纯数位资料,而SONY也一直都是把
: 该系列视为高阶录音器材
: 特别该注意的是~SONY一直以来,只要PCM或pro命名的DAT机种,都是业务用途
: 何谓业务用途? 简单可说是比较专业规格的市场用途
: 而DAT也停产很久了,录音带也只生产到2008年为止,于是让内建内存机种取代了
: DAT,这也是PCM-D50当作接班人,且为目前顶端机种之一 ((D1更威
: http://www.sony.jp/pcm-recorder/products/PCM-D50/index.html
: 从上面的网站可以看到原厂dm,强调D50是延续了DAT的音质还有技术
: 甚至还加入更进步的SBM.LCF技术来维持录音时的稳定跟风切声滤音效果
小弟不擅长讲听感,录音也没玩多长的时间,
唯一会的就是电子电路相关...算职业病吧,
在之前这串讨论串过后小弟搜寻了一些资料,
与查询一些机器内部所使用的电路
后来发现上面这段有几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不过最近加班很晚,整理了许久才有以下的资料,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第一,SONY的DAT用的不是SONY自己的IC,SONY自己开发的IC数量不多,
唯一一颗与Audio有关的是CXD5091AGG,不过这颗是用在手机上的
至于一些DAT随身听使用的DAC,像是SONY的TCD-D8,
用的是德州仪器的PCM-69,而且DAC跟播放有关,与录音有关的是ADC
第二,DAT技术其实并非SONY独有,因为DAT是HP与SONY联合开发的,
而所谓的"DAT技术"其实并不是在音质上着墨,而是着力在"资料储存"上面,
一直到2009年都还有一些新的资料储存技术出现
(DAT 320,可达到单一磁带匣最高320GB的储存容量)
而这种新型储存媒体(就当时而言)一定是先拿声音资料来小试牛刀,
因为声音资料相对于影像要小很多
事实上MD的发展也很类似,只是MD更强调Portable这点
第三,PCM-D50的DM讲的不是这台延续DAT的音质与技术,
这一句"DATの音质を超える“リニアPCM 96kHz 24ビット”录音"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