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理想的GMAT备考时程

楼主: airturtle23 (三只小猪)   2021-05-12 17:49:00
Monday Blue Buster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理想的GMAT备考时程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1/05/monday-blue-buster-mbagmat.html
在MBA申请的时程安排方面,许多申请人想说先把GMAT考到一个理想分数七百分,再来厘清生涯方向、why MBA、which MBA等议题。然而根据多年咨商经验,这个顺序是不对的。有几个原因:
- 不知为何而战,没有明确备考动机。尤其对平均五年工作经验的申请人而言,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容易在准备过程中动力不足,难以激励自己积极准备。或当备考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产生歇斯底理甚至一厥不振的现象。
- 可能因为没有明确备考动机,而在面临考试的庞大压力时,容易分心,思绪容易游移到各种人生与前程相关问题,难以专注解题。
- 由于对自我认知模糊,对自我价值的信心薄弱,甚或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容易受到信心上的打击,误以为考试成绩就代表自己的聪明才智或生涯前景,事实上并无直接关联。
- 有些申请人在实际生涯上,其实并不需要一个MBA学位,或并不是现在需要,而只是受到同侪压力或对于未来的恐惧,因而于备考时力不从心,甚或浪费青春,而事实上可以迳行透过转职或其他生涯机会管理,来直接达成理想生涯。
- 生涯目标的进程中是否需要转职,以及转职的时间点与转职准备策略,都需要列入申请准备时程的考量。有可能在生涯的时间点上,需要先做转职来产生生涯跳跃,并可同时使申请条件大幅提升,反而比埋头考试来的更有效。也可能需要等新工作上轨道后,才能专注备考。而真实生涯的进程永远比校名更实际;毕业后求职时,雇主也是以求职者的背景资历为主要考量,校名只是生涯竞争力上的其中一项指标,不代表生涯成功。生涯的成功在于深度自我了解,以及长期专注于热情事物所累积而来的成就。
- 商学院招生逻辑是在模拟未来就业,考试分数谨是众多评量因素中的其中一项,后续还有需要大量时间消化与撰写的申请论文(Essay)及推荐信等,需要将短短几个月的申请准备时间,扣除工作所需的时间与心力后,进行最有效的运用。
正确的申请流程,应该是先进行生涯探索与管理,不论自行探索或寻求专业协助,透过自我了解后,找出自身的兴趣与性格特性的根本元素,投射出未来生涯目标。再来检视目标与现状的差距,确定了有进修需求,且此需求确实是对商研所学历与专业的需求,再行规划生涯进程,包括轮调、转职、晋升等,最后才是规划备考及申请时程。
根据过去咨商经验,这样的时程管理由于自我了解清晰而建立信心,实际生涯管理完善而无后顾之忧,并由于了解MBA在生涯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知道要申请什么课程走向的学校与申请策略,因而备考动机明确。多数个案都在“只欠东风”的情况下,能够专注备考,一举冲上理想成绩。
Sincerely,
David Le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