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大龄女青年求定位

楼主: airturtle23 (三只小猪)   2019-09-24 00:32:48
Monday Blue Buster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大龄女青年求定位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19/09/monday-blue-bustermba.html
问:
今年30 已婚已育
本科 国内top2 finance gpa3.3
毕业在fin tech行业工作两年 去澳洲读了个会计master 本来想移民 结果认识老公 跟着回京了
在头部券商做后台做了四年 工作平平 没起色
目前非常迷茫 觉得自己有点能力但是当初入错赛道 为了求稳定做后台 现在非常后悔 只想努力多赚钱 想转前台 但是没经验人家干嘛不要同样没经验却更年轻的
现在纠结要不要去读个mba 加起来工作六年了 感觉超龄了 读了之后希望可以在美国找工作 投行咨询拼不过但corporate finance或者fin tech公司不知道机会多不多
还是继续在国内换工作...
答:
根据笔者近年曾协助多名30岁个案,以无硕士、G600初、无背景、无身份的硬件条件下,拿下Top 10 MBA、以及Top 20 MBA奖学金,其中甚至有个案获欧洲龙头INSEAD邀请申请EMBA项目的经验来看,楼主并不会大龄~
另一方面,笔者也有咨询过非顶尖名校个案,同样是会计硕士,在没有念过MBA、无背景、非人脉的状态下,直接进入顶尖创投,并能轻易踢爆前辈与主管专业盲点。
因此没有什么不可能~
虽说MBA平均是27、28岁入学,但至少有约三分之一是30岁以上,且其中有许多也是有家室、带小孩去念的
有家庭压力的申请人,多半就业动机更强、更务实,也更有经济成熟度,知道助学贷款非还不可~ 会减少学校的呆账
占权威排名US NEWS的排名条件21%,大于GMAT所占的16%
且因为年资与学历多半更高,能帮学校争取更高的毕业起薪,占US NEWS排名条件14%
有句话说小孩比恐怖分子还难搞,因为恐怖分子可以谈判,但小孩拗起来是无法谈判的!
因此根据一项管理学统计,当过父母的工作者,各项领导能力都高过没有成家的工作者,其中包含同理心、沟通与谈判能力,时间规划能力、耐心、弹性,甚至危机处理能力...等。
这项条件将会反应在占US NEWS排名条件15%的“毕业雇主满意度”上。
由于个人隐私问题,不便追问楼主实际情况。以下假设某A君在特定生长状况下,所可能产生的生涯驱力,及常见的可能性预测。
而根据笔者长年的生涯咨商经验,传统产业的子女多半会往技术或金融进修,并且常以追寻稳定生活为首要目标。这些子女多半能够忍受刻苦环境,且有高度抗压力与企图心,其实是来自追求有朝一日能翻身的求生本能。
而若是父母早年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并因而经济受困,就会因为高度强调子女的教育,而限制子女从事其他活动。
要能在十数亿人的竞争脱颖而出,多半在求学生活过得相当专注而刻苦。
若是又受到长辈因为要求专注课业,而限制行动自由,那么这些个案们在长大后多半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而想尽办法追求自由,甚至选择移民。这些个案多半已经有大量的外出经验与足迹,因而常会伴随因为视野开阔,而产生的开放与多元思维,并更加强化对相异文化的好奇心与兴趣。
同样为了竞争,情报蒐集能力几乎是学霸的其中一项关键能力,当然还有策略、组织整理能力、时间规划、理解力,与纪律...等。
然而,在高度竞争环境中所培养出的情蒐能力常出现一些副作用,笔者称之为“资优班症候群”,其主要特征是对海量情报的需求,例如:半强迫式地滑手机、还有信心受到打击,而常出现目标低于实力的现象、不敢犯错...等。
又由于学界像百米赛跑,而实际职涯是越野的,没有既定规则,因此高材生出现生涯迷茫的机会相当高。
然而,情蒐能力与理解速度、甚至透过社交能力取得情报的本事,却可以适应高步调的环境,如:科技、快消、新创、投行...等,并且形成一项进入门槛。
纵观上述,某A君是非常有可能成为国际投行的。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学历,而是因为其成长背景所制约而来的求生利基组合,而自然形成兴趣、性格、专业能力等。笔者将之称为“生涯三驱力”。
只要回头推敲家庭结构与成长历程,是可以透过生涯驱力模型来找出每个人的生涯使命的。
没有不可能~
:)
Sincerely,
David Le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