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处理过一位四大事务所一年资历的申请人,目前在某前15 MBA应该毕业了。
所以年资不是问题。
Career goals?
Why MBA?
Why NOW?
不要把自己逼到绝境,反而可能出现身心症,后果不堪设想。
而很显然会计不是你的兴趣,那么兴趣在哪?以现有技术要挖出来不是太难。
学校并不在意是否在职申请。
曾处理过一位三年资历,career gap一年的申请人,一样拿了某前15 MBA奖学金。
三个月内的career gap不需要解释,因为求职需要时间很正常。
可以趁转职时赶紧准备考试。真的准备不完,再解释就行了。
另一方面,学校期望未来领导人能够日理万机,
然而其实学校根本不管你是什么时候、怎么挤出时间考试的。那是你家的事。
学校只管看分数,看你的生涯目标是否可行,是否需要他们家的学位,
然后够不够格在竞争中胜出。
就这样,没了。
并没有哪一条规则说申请时要在职。
MBA申请并没有所谓的“规则”。
曾处理过一位在申请时已经待业约一年,一样上康乃尔MBA,
现在在美国发展相当好,完全用兴趣工作,没有蓝色星期一。
原po的问题是出在目前没有明确生涯目标,看似为了申请而申请。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把工作辞了,好好厘清真实生涯方向,然后赶快采取行动转业。
真的需要MBA的话,再去考试。
这样考试动机才会强烈,才会一举考取高分。
而学校反而会因为你的自我了解强,而欣赏你;
另一方面,有行动证据证明生涯目标得以实现,
也做过转职尝试,对MBA需求更具体,why schools才写得出来,
而毕业后才能真实开创快乐生涯。
真要申请明年的话,就算八月底辞掉都太晚了,除非现在就开始准备考试。
两个考试至少折腾三个月到半年,还不一定考得够高。
T要105以上。
去年Haas托福平均是111,而哈佛网页上直接写明没有109不要申请。
写essay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写个六到八间
(当然也有人一个礼拜赶完的,端看你想写出什么样的essay~)。
今年甚至HBS跟Yale等学校第一轮都提前到九月,
对岸牛人老早就考完了已经在写essay了,国内才开始准备考试,
这样肯定第一轮都来不及,白白错失了早鸟名额,
只能跟更多申请人挤差不多名额的第二轮,
这样只会让竞争更恶化,
原本第一轮会上的资历,拖到第二轮反而被埋没了。
对于申请前转职,倒是不用担心太多。
因为转职本身就是迈向生涯成功的一项重要行动,
反而可以代表申请者对生涯路径的决心与行动力,
并且在入学前至少会累积半年到一年资历,
这样至少毕业后要进入目标工作,还算有个桥梁。
至少这是一个很显然的行动力,至少能立马刷掉其他空口说白话的申请人,
而每年这样打嘴炮的申请人实在太多了。
而如果日后真的有成就,可以在面试时提出,
甚至很多学校如MIT都可以再后补additional essays。
曾经处理过极端状况是申请前两周转职,一样写得出成就,并且最后拿下奖学金。
重点是adcoms评量的不只是账面上的资历如何,
而是申请人有没有深刻自觉,了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有没有积极上进的态度,有没有领导潜能,
会不会不断扩张自己的小宇宙,
并且是否有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
让学校欣赏你,自然会录取,甚至拿奖。
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商学院迷思。
搞到连adcoms都很烦,
只好在自己商学院网页上跳出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迷思。
即便如此,还是有太多申请人, 前仆后继地迎合这些莫须有的迷思。
到头来申请没上事小,
搞到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就麻烦了。
Sincerely,
David 李
※ 引述《eronjay (小比)》之铭言:
: 爬了一下文没有找到答案
: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目前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多,预计申请2015秋季MBA
: 一开始进事务所时的计画是忙季过后开始卯起来准备GMAT和TOEFL,然后10月开始申请学校,
: 顺利的话在下一年度刚好事务所约满两年,就可以准备出发去美国念书,
: 但最近遇到一个令我很犹豫的情况,就是经过一个忙季后我对事务所工作的热情似乎已经
: 被消磨殆尽了,有点像是一个充饱气的气球,放的气不够多,却又一直不断的充气进来,
: 使我现在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似的,自己评估后是不太适合再待一个忙季了,但又不好到
: 年底忙季前才说要走(应该会很难走而且免不了被指责),所以就计画两个时间点:
: 1.半年报结束,约八月底
: 2.Q3结束,约11月底
: 有耳闻说申请时最吼要是在职的身分会比较好,所以照理说应该要撑到Q3结束会比较好吗?
: 如果我做到8月底换一份工作,申请时的履历会不会很不好看呢?还是只要有一个合理的解
: 释可以说服学校就还可以?
: 还请各位前辈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