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麦书] 资工系购买请益

楼主: w180112 ([NOOB]我超RETARD我超废 )   2016-10-31 09:56:45
※ 引述《hontsa (红茶)》之铭言:
: 1. 2015 mid 麦书
: -
: 2.2GHz 处理器
: 256GB 储存容量
: 2.2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7 处理器
: Turbo Boost 可达 3.4GHz
: 16GB 1600MHz 内存
: 256GB PCIe SSD1
: Intel Iris Pro Graphics
: 两个 Thunderbolt 2 连接埠
: NT$60,600
不要i7换升级SSD卡实在
不然买个applecare
: -
: 2. 2016
: -
: Touch Bar 和 Touch ID
: 2.6GHz 处理器
: 256GB 储存容量
: 2.6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7 处理器
: Turbo Boost 可达 3.5GHz
: 16GB 2133MHz 内存
: 256GB PCIe SSD1
: 配备 2GB 内存的 Radeon Pro 450
: 四个 Thunderbolt 3 连接埠
: Touch Bar 和 Touch ID
: NT$74,900
: -
全换成USB type-c真的是智障设计 touch bar也是(资讯类来讲)
所以新的这台可以不用想了
不知道你是偏应用方面的还是偏网络、底层方面
后者的话SSD要大 RAM要大 不然一天到晚要外接硬盘...
另外 特制版的官网买会比较好
比较容易有货而且还有无条件退货
不过还是可以去看看有没有特杀优惠
作者: mj45 (MJ45)   2016-10-31 10:07:00
15"的都是i7 apple把usb3跟tb2砍掉 要嘛就是乖乖吞下去不然就是买别牌 不会再加回来的
作者: love810225 (王福B嘴)   2016-10-31 10:10:00
信仰不足哦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0:23:00
不换成usb type-c难道全部换成TB2接头或是type -A接头才是正确的?
作者: carlos017 (carloschen)   2016-10-31 10:28:00
外接硬盘也是要,最少要备份,除非你全部走云端或区网
作者: Zerachiel (Up)   2016-10-31 10:43:00
资工没外接萤幕说真的不要豪洨有在写程式啦.这次只有type-c与touch bar根本就不是给资工买的
作者: randy561284 (JL)   2016-10-31 10:56:00
一直很纠结 i5和i7在写程式上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吗?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6-10-31 11:04:00
看你要跑什么
作者: babypanda (熊猫宝贝)   2016-10-31 11:21:00
说真的,买air外接萤幕就好,写久长时间笔电看了也不舒服...
作者: randy561284 (JL)   2016-10-31 11:36:00
谢谢 这样我知道了!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1:40:00
你现在买TB2转接头,跟你以后type-c普及,先买usb type-C转接头,哪个比较可悲?跟你说type-C比TB2还能干什么吃…我只能说眼光真短。四个接头宁愿买两个废TB2,也不要买四个都可以接USB type C的,更别说TB3,可以传输充电跟影音买有TB2转接头你才有机会用到影音传输装置,然后剩下来的USB 3.0…只剩传输功能。功能性比起来买2015版的还真的有‘远见’啊~
作者: TC0430   2016-10-31 12:08:00
如果是1年左右可以普及 我觉得远见很重要 3-5年后 那就还很久了 也到了换电脑的周期了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2:13:00
充电用megasafe 影像用hdmi sd卡插卡匣 这样算起来不用tb2还是比新的多一个孔呢XD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2:13:00
当然如果你3年内要换,那我是没意见,反正你要求是现在能用SD卡拿掉我也有点错愕,明明内存128G已经接近平民价了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2:21:00
改type C是小事啦 光拔那HDMI和SD卡就是转接保证了以后相机萤幕都不能用 根本呵呵
作者: mj45 (MJ45)   2016-10-31 12:23:00
mac买来没硬件问题是可以用好几年的 买旧的附2个tb2根本渣渣 明年出的ipad iphone想接上旧的mac八成是要转接了
作者: TC0430   2016-10-31 12:30:00
别说明年了 今年光要接新的MAC就要转接了阿XDDD或是另外掏钱再买一条线
作者: mj45 (MJ45)   2016-10-31 12:39:00
换新接头肯定有阵痛期 宁愿忍几个月用转接的方式也不要烦恼之后出的新装置要怎么接上旧款的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2:45:00
几个月后大家的萤幕都会长出type c吗???
作者: mj45 (MJ45)   2016-10-31 12:53:00
http://i.imgur.com/WhW6FTo.jpg 一条线就解决了谁叫妳换萤幕???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3:12:00
这样以后出去不就要自己带线?如果要用投影机还要转接器?这根本和科技进步无关了 拔掉hdmi本身就是个错误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3:13:00
以前D-sub转hdmi怎么过来的?那现在就是这样过去
作者: mj45 (MJ45)   2016-10-31 13:16:00
只要type-c带来的好处>>>坏处 目前这趋势就不会变了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3:27:00
我上面有打错更正一下,是记忆卡128G不是内存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3:33:00
你搞错了吧 d-sub换hdmi可不只是换一边的界面而已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3:39:00
都忘了hdmi还有分mini micro…那时候出的笔电也不都走过来了吗
作者: x8462795s (ChrisX)   2016-10-31 14:14:00
3.5软碟转DVD不也一样,当初拔了一堆其他厂商说不是结果如今顺带一提 苹果是当时第一个拔掉软碟的厂商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0-31 14:37:00
这还是和拔sd卡hdmi没啥关吧 苹果只拔了一边的头阿就是要买你转接的节奏
作者: x8462795s (ChrisX)   2016-10-31 15:21:00
HDMI没啥问题有卖这种线 我只觉得拔SD是真的无解..
作者: kaoh08 (AIR -the 1000th summer-)   2016-10-31 15:35:00
idle大精辟!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17:24:00
拜托,你真的别笑死我了,Usb 3.0 给到90分?我只给他40分,TB2只给10分。你真的有使用过吗?TB2周边贵又特规…买的人少数又少。USB 3.0 type-A缺点不少,主要跟wifi讯号干扰,我家还特地全部改成双频…更别说过期世代接头。type-C据说有改善。况且我只要买一个 mini x neo c就可以解决影音传输充电的问题,我不懂在纠结什么,为了两个旧规格以及两个废规格,而考虑旧产品。如果价钱取向那我没话说,如果只是方便现有旧规格…就不懂你们在想什么对了usb 3.0就只有传输功能还带干扰讯号,我才给这么低。不能再多!!TB2之所以无法普及是授权金贵,你看看他一个周边产品都要破3000以上。而TB3相容usb type-c,厂商只要符合USB type-C的规范,价钱完完全全可以降低。我何必要那废掉的TB2?
作者: TheArrow (TheArrow)   2016-10-31 19:43:00
楼上,如果他接两台萤幕,就多出8个usb3.0了 TB2瞬间超过100分啊 没什么错吧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20:06:00
这样TB3也可以做到啊如果你刚买TB2那你就继续用吧,只是对刚买的人TB2的效益很低我一个Minix neo c就可以用影音 传输 充电,你准备那么多个转接头,你有事吗?TB3的周边是出来了吗?有需要用到TB3的再去买他周边,不需要的买个符合usb type-C规范的转接hub不就解决了我又不是傻子,还要买授权金贵然后又不能通用的TB2接头机种的macbook
作者: CaptainTeemo (提摩队长)   2016-10-31 21:10:00
说个笑话,iPhone 连 MacBook 要转接头
作者: idletime (idle)   2016-10-31 22:03:00
这次Iphone没换type-C本来就是个笑话,明年就落后android阵营了
作者: a5317264 (亚)   2016-11-01 00:13:00
Type c并没有改善讯号干扰的问题吧......市面上有哪只手机支援完整3.0的速度了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