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条毛巾

楼主: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07-02-28 02:47:09
如果一条毛巾在我家,它的生命周期大致如下:
1.从丧礼纸盒中被拆开。
2.放在浴室做为擦脸毛巾。
3.旧了或破了之后,被挂在厨房当抹布,用来擦手或碗盘。
4.稍微脏一点,被放在流理台上擦汁水油渍或瓦斯炉。
5.更黑的时候,被丢到地上,用拖鞋踩着擦厨房地板。
6.又破又脏,看起来像烂棉布团时,也许在盆栽底浸满水分,为植物保湿,安逸地养老。
自信这样的使用方式可谓物尽其用了,只差没有洗干净撕碎来做填充物。
但有多少人会这样使用一条毛巾?愈到后面的阶段愈少人这样做。
对于没能物尽其用的喟叹,我有以下几个面向的意见:
节俭。
当然,这样的作法最直接对应到的就是节俭,
一来不用多花钱买新的和用途类似且可互补的商品,
二来已经花过的前或是已经得手的物资,发挥最大的功能。
这是纯就利己经济考量的观点。
爱惜物资,一种态度。
可能由节俭而来,或与节俭高度相关,但可以独立于节俭而存在。
对硬质塑胶的布丁盒和包装纸这样习惯上是一次性使用的物件,
可能会去留存它,只因为自己实在也做不出来,
而且它好好的也没坏,应该要再被拿来做些什么用途的。
但愿意或想要保留鸡精玻璃罐或干净速食纸袋的习惯愈来愈少,
只因为这些物资在益发富裕肥腻的社会中,愈来愈泛滥而不稀贵了。
创意。
在资源缺乏时,人才容易辛苦地绞尽脑汁来发明创造有限资源的无穷可能。
一个月薪两万五的家伙和月薪十三万的家伙,显然前者更需要注意特价与兼差机会,
也更容易想要对自己的资金做合理的运用,开源节流。
何况所有的商品除了被设计做为卖点的功能外,本来就有无限的使用价值可供开发,
例如废光盘做杯垫或旧照片剪贴成新画作,鲜花晒成干燥花或书割成存钱筒。
习惯的世代传承。
有多少习惯的学习与养成是多数人一辈子在孩提时代学起来就再也没有更新过的?
擦屁股的方式、刷牙的方式、折衣服的方式、坐椅子的姿势……
这些项目不是具有太深的习惯性,就是太家庭化,以致于不容易从别人家里头学到。
而爱惜物资的态度和使用物件的方式与习惯其实常常是家庭生活中无意养成的,
从接电话的习惯到开水壶的摆放位置,其实是某一个家庭烙印,
试想一个在家里煮过饭的女儿,嫁做媳妇儿后的厨房摆设,大致不容易跟家里差太多。
一对从未示范过在假日从事义工活动的双亲,大概不容易养出这样安排休闲时间的子女。
环保。
说到底还是环保,而它对抗的常常是消费取向的文化。
尽量缩减物资的使用精致度,
在还能够接受时,不因为被勾起的消费假需求而“除旧布新”,
买一个设计更精美或只是状态更新的商品。
对物品的精美程度和状态新旧的接受程度,
决定者应该是使用者,怎么会是路人甲乙丙丁?
衣服上的一个小污渍或毛球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想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实质妨碍。
何况所有新的东西带来的新鲜与刺激感常常都流失得飞快,
只要有容易厌旧的习性,马上就打入冷宫,看了就烦。
治本之法还是把厌旧的性子改一改才是。
作者: redarkhuman (浪跡天涯)   2007-02-28 11:29:00
学姊果然是哲学系的高材生~
楼主: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07-03-06 00:19:00
唉呀,你们也知道,我就是爱讲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