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
我怀疑前渣男和他那位想劈腿到我身上的同学,他们两个都有惯性说谎+惯性偷窃的习性
心理学里还果然真的有这种精神疾病
不只这两位
博士和教授的比例特别高
越是觉得自己在金字塔尖端的人比例就越高
这跟面子有关系
为了让面子更美更漂亮,白帅帅
因此,就算说再多的谎也在所不惜
pathological lying
“过度在意外界的看法,长期用谎言包裹人生支撑自尊”
果然够病态
看起来没药医
病态性说谎者的说谎动机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光鲜亮丽,才会编织那些关于身世、学
历与成就的瑰丽谎言。
此外,也可能为了操弄人际关系、控制他人而说谎。
有意识的说谎
简言之,就是话唬烂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用精神分析的语言来说,可能这些人从小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形象,也没有跟重要他人形
成稳固的依附关系,没有自己的人际圈,因为他们根本不想经营人际关系
因此长大后必须靠着说谎来弥补这些心理需求。
只是,自尊与依附不稳固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这些人走向病态性说谎之路?
一
可能小时候第一次说谎就取得明显成效,食髓知味,后来也没有得到适时矫正,引此逐渐
养成习惯。
二
这类人往往本身容易相信虚构的故事,比如有实验指出,一般人看小说会知道是捏造的,
但病态性说谎者容易当真。
因此,这类人对于自己编织的谎话,也会宛如自我催眠一般陷入其中。
三
一般人有同理心,可以感受到被骗者的不快,但病态性说谎者通常欠缺这方面的能力。
这些谎言就只是为了说谎而说谎
使用华丽的词藻去粉饰残缺的自尊心
但是会伤害到亲近的人,不知道要如何跟这个人相处
从这样的特征来看,病态性说谎者比较是一种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习惯造成的性格特质
而这样的性格特质一般来说,并不容易改变,即使接受专业治疗也是如此。
*
简而言之
就是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普通,太没特色
只好靠唬烂来建立人生
后面的骨牌连锁反应就是无法为自己负起责任
看到报纸上的你讲得天花乱坠,不禁让我噗哧大笑
这就是你
希望自己的人生华丽又精彩
可是什么都不会,完全没有实质内涵可言
漫天的谎言也可以登上报纸欸
那么一大堆记者被你欺骗
而帮凶就是你的小三
你们两个就是这么需要浮夸的金玉其表才活得下去
纸糊出来的自我优越感
都是你在讲
不是很懂,不堪一击的纸糊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好?
真实的你应该是要这么说:
“大家好,我的兴趣是说谎、伪造、偷东西、假装有品味。”
“因为我就是你们的偶像,这么没有特色的我不唬烂得华丽吸引人一点是要怎么成为偶像
?”
可怜呐
连自己对有什么兴趣都不知道的人,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特色
只因为他们都是国立大学的硕士博士,就没有人怀疑他们说谎和偷窃
这个社会怎么了?
在这个年代里,只要家里供应得起,不用靠你工作养活自己就可以继续念书
并不能代表比较聪明
也不能代表品格优良
只代表家里有闲钱可以让你晚十年出社会工作
所有的不真实都来自于恐惧
但是,是在恐惧什么?
害怕得不到爱
害怕失去被爱
但是那些关注真的就是所谓的爱吗?
所谓的“爱”究竟是什么呢?
你得说尽谎话欺骗众人才能换来你所谓的爱
那这个爱是真实的吗?
*
这样的人铁定也会有爱比较和自我优越感过剩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喜欢邀功,讨功劳
和这样的人相处会觉得特别累
以及满满的奇怪的感觉
会特别累是因为,这是在掠夺能量
奇怪的感觉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他的意图
而他把他的心思曝露出来让别人看见
这样不是很危险吗?
“被别人操控”的危险
只要极尽的赞美,就可以操控他,让他乖乖听话
尽管那些浮夸的赞美之词一听就知道是谎言
还是像狗一样的狂摇尾巴甘心被操控
超有趣的
为了得到面子、被赞美、被憬仰
而把自己曝露在更大的危险之中
岂不是很愚蠢吗?
我会给予小孩满满的赞美
因为他们还没长大成人
但是我不想跟这样的人往来,连讲话都不愿意
为什么?
一个如此骄傲自大的大人,表现却跟幼稚园的小孩一样
这叫没有长进
这样还觉得自己好棒?
无知使人自大
但是一个人竟然可以无知到这种程度?
跟我室友有得比
= =
无所不比的你
都没察觉到一件事吗?
你不是很爱跟另一半比学历,比能力,比家世背景,比名气,比收入,比奖项,比口才,
比心机吗?
这次你不是输了吗?
还输得很彻底
这样够爽了吗?
完全没才华又不突出的你向来只喜欢依附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这边恭喜你终于成为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实在是太好了
存摺的数字越来越多
但是每天晚上都在靠北你讨厌你的工作
那你怎么没有讨厌你的薪水呢?
可怜呐,穷得只剩下钱
你口中的成功在我看来是一种惩罚
祝福你在之后的职场和人际关系跌个狗吃屎
最好财产被骗光光
因为这些也是你骗来的
怎么来的就会怎么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连你的钱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就跟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