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OLLEIFLEX 双眼相机之王 资料介绍

楼主: jirohsu (jiro)   2014-03-09 23:10:46
※ [本文转录自 photo 看板 #1I_sq0Nh ]
标题: [分享] ROLLEIFLEX 一些分享 小改版
几年前有分享过一些资讯,但是其实有许多错误的地方。
我趁年假的时候做一些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兴趣入ROLLEIFLEX 的朋友些帮助
请参考
在MOBILE 01上还有一些照片分享
请点阅


比较容易入手的
就是3.5 跟 2.8系列
(比较不常见的 2.8B 我就不多加描述)
容易常见的各款差异
3.5A
镜头采用的是Ziess jane/opton Tessar (有些有T*) 75/3.5 Schneider是Xenar 75/3.5
图片为

快门钮是用扣的 背带是扣环式的 自拍器为圆型拨钮
(自拍器使用方式为过片后,将拨钮向右拨,击发快门即开始倒数10秒,其他的型号也类似)
3.5B
镜头采用的是Ziess 是Tessar (开始没有T*) 75/3.5 Schneider是Xenar
图片

快门锁改为拨钮式 闪灯插孔也改拨钮式
光圈钮也有设计为可连动模式
对焦轴改成可以记录是用哪种底片的
3.5E
镜头改采用的 Ziess 是Planar 75/3.5,Schneider是 Xenotar
又分为有测光版本跟无测光板
有测光板的就是把对焦轴头改为追针式测光头
铭牌下多加了有测光元件
图片

无测光板 对焦轴头不变 铭牌下多加了快黑色挡板
图片

测光使用方式为先将光圈与快门指针与测光表针做叠合后,记住框内的数字
(前者为室外值,后者为室内值)
图片

再将调整快门至测光头指示的数字,即可完成测光
图片

背带卡榫改为剪刀脚式
图片


3.5E2 为E型小改版 ,产量为5011台
也分为有测光版本跟无测光板
并且将序号标注在下方镜头下面
将原本下盖式腰平改成 压左右就可折叠起来 并在机顶加上公司LOGO
要更换对焦屏也方便许多只要搬下腰屏左右的钮就可以 滑出腰平 更换对焦屏
图片

3.5E3 也是E型小改版,产量为5035台
只有无测光板本,在机顶有标注3.5E3
自拍器改为镜头左侧
3.5 F
采用镜头不变
图片



将原本下盖式腰平改成 压左右就可折叠起来 并在机顶加上公司LOGO(我超爱这个)
要更换对焦屏也方便许多只要搬下腰屏左右的钮就可以 滑出腰平 更换对焦屏
还有 将原本追针式测光改为 将调整快门 将红色指针重叠黑色指针位子就可以正确曝光
对焦轴后面圆盘则是为设定iso及调整曝光值
Type2则新增了可使用220底片的 12/24切换钮
图片

2.8A为Ziess Jena Tessar ,OptonTessar 80/2.8
图片

(快门为type1:1/400sec type2:1/500sec)
光圈叶片为10片
背带为扣环式(A-D皆为此款)
图片

2.8B为ROLLEIFLEX 家族中最稀少的约350台
Zeiss Biometar 2,8/80mm 快门为1/500sec
图片


2.8C 为Ziess 是Planar 80 /2.8,Schneider是 Xenotar 80 /2.8
图片


光圈叶片为10片
图片

右边拨钮为自拍器拨钮 左边拨钮为M X设定钮
对焦轴后面有默认装上135套件 可使用的36张计数器(C-E型皆一样有此配置)
光圈快门钮 为金属边防勿触钮 要压下才可以调整
无光圈快门连动模式
快门锁跟闪灯插槽为塑胶制 有坏掉不能修的风险


还有镜头与底片室连接采布幕设计 可能有破损漏光的风险 不过台湾师傅可以处理
2.8D 为Ziess 是Planar 80 /2.8,Schneider是 Xenotar 80 /2.8
图片为

光圈叶片改为5片
光圈快门钮 改回无误触式 有光圈快门连动模式
快门锁与闪灯插槽改为拨钮式
镜头与底片室连改回金属设计
MX设定钮改为在右边自拍器拨钮那
2.8E 镜头改采用的 Ziess 是Planar 80/2.8,Schneider是 Xenotar80/2.8
又分为有测光版本跟无测光板
有测光板的就是把对焦轴头改为追针式测光头
铭牌下多加了有测光元件
无测光板 对焦轴头不变 铭牌下多加了快黑色挡板
测光使用方式为先将光圈与快门指针与测光表针做叠合后,记住框内的数字
(前者为室外值,后者为室内值)
图片

再将调整快门至测光头指示的数字,即可完成测光
图片

背带卡榫改为剪刀脚式
图片


2.8E2 为E型小改版 ,产量为7000台


也分为有测光版本跟无测光版
并且将序号标注在下方镜头下面
将原本下盖式腰平改成 压左右就可折叠起来 并在机顶加上公司LOGO
要更换对焦屏也方便许多只要搬下腰屏左右的钮就可以 滑出腰平 更换对焦屏
图片

从E2开始36计数器不再是标准配备
2.8E3 也是E型小改版,产量为2000台
只有无测光版本,在机顶有标注2.8E3
自拍器改为镜头左侧
图片


2.8F 采用镜头不变 有分测光及无测光版本
将光圈叶片改为6片,机身序号及型号刻住在机顶
图片



还有 将原本追针式测光改为 将调整快门 将红色指针重叠黑色指针位子就可以正确曝光
对焦轴后面圆盘则是为设定ISO及调整曝光值
Type2则新增了可使用220底片的 12/24切换钮
图片
白脸系列
Rollei公司并没有'白脸(Whiteface)'机种,WhiteFace其实是Rolleiflex玩家自创的一个名词,泛指Rollei公司于1971年以后改用新式前面板(face plate)的Rolleiflex相机。如下图所示,1971以前的面板有三线条,刻字为"FRANKE & HEIDECKE", 1971年后改为全白,刻字则改为"Rollei WERKE FRANKE & HEIDECKE"。白脸的机身序号均改刻在前面板
图片


白脸的辨认分法
第一、 绝对都会有12/24切换装置
第二、 有需吻合镜头编号
图片

3.5T 我没放在3.5区 是因为他算是跟3.5F 2.8F一样后期产品 只是因为他订位为平价版ROLLEIFLEX
镜头采用的是Ziess 是Tessar 75/3.5 Schneider是Xenar
有黑机及灰机两种颜色
图片


腰平也是使用新型腰平(只是取消了眼平系统,腰平无内置反光镜)
光圈快门默认为连动式 如果要单独调整光圈要将右边拨钮向上提起才可以单独调整
自拍器为左边拨钮向上拨就可以上弦
快门锁改为扣式 向下扣就变成锁上模式
测光表使用方式与2.8 3.5E相同
还有些使用3.5F 2.8 F T的朋友 会问什么没有B快门
因为只要将转1秒之后的快门会出现绿色的数字 就可以当B快门用了
镜头部分 小弟驽钝 不懂 只好麻烦前辈们指点
但是我不太爱TESSAR 散景太旋 我会过敏 哈
作者: tudaer (Albert Hu)   2014-02-15 21:55:00
推啊~
作者: anguso (唷!)   2014-02-15 23:34:00
Ziess -> Zeiss
作者: kerogunpla (To be a bad man)   2014-02-16 01:23:00
push
作者: wasiwatery (你今天1985了没)   2014-02-16 02:07:00
补充~ 3.5F后期有改过光学设计 从五片变六片
作者: asurasho (SHO)   2014-02-16 13:47:00
大推~
作者: lordcolus (God Save The Queen)   2014-02-18 07:26:00
一般日系 TLR 是 Bay I 的
作者: Decill (inner peace)   2014-02-19 13:40:00
详尽推
作者: ddgame0928 (我的脚好痛)   2014-02-19 15:01:00
经典好文!!
作者: Ianthegood (杂碎。)   2014-02-22 11:52:00
太强了
作者: RF91 (TRANCE FOR LIFE)   2014-03-26 06:32: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