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7hax0r (正直闻腋青年)
2025-06-23 22:24:09趁著MSI前 约了Chawy在CFO基地聊聊
我原本想问问他的执教理念
不过他各方面的回答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原文
https://reurl.cc/Z4p0AM
-
Method:
那现在队伍里面,有哪位选手是最愿意主动研究、花时间思考比赛的人?
Chawy:
我觉得 Junjia 跟 Kaiwing 两个都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尤其是 Junjia,他的程度可以
说是有点夸张。
带他之后我才发现,他是真的很爱这个游戏。他花最多时间练习,也花最多时间在看比赛
。那不是因为压力或是强迫,而是他单纯就想要变强,想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嘛,“有 Junjia 就有冠军”这种话在外面很常听到。但他自己完全不会有那
种“我就是最强”的想法。他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很想帮助整个队伍一起进步。
而 Kaiwing 比较不是那种很喜欢打排位、一直练习的选手。他比较喜欢观察比赛,会去
分析别人怎么打、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他会看大量的比赛,然后我们会讨论 BP 方式与其
他队伍相异之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彼此理解的路线不一样,就会进一步延伸出更多讨论,帮助我们调整
自己的方向。我跟他们两个常常会针对这类问题做蛮深入的交流。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比
赛有兴趣,也真的愿意花时间去研究。
另外还有 Driver ,他则是对自己的路线研究非常深入,就像我之前在很多访问里提过,
我其实很喜欢欧美那边的打法,不太会去单纯模仿中韩。
中韩选手的基础太强,有时候给他们什么阵容他们都能打,但我们不一定行。所以我反而
比较喜欢欧美那种“靠 BP 与战术设计来补足操作差距”的风格。而车长也蛮认同这一点
,他很喜欢欧洲有一个叫 Baus 的选手,是 Caedrel 战队底下的一位怪咖选手。
Baus 的打法很多变,也很怪,比如他会选一些奇怪的英雄、越兵线压人、线上乱打,甚
至是“你死了其实还赚”这种风格,车长跟我一起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因为这种打法在亚洲赛区其实不太常见,所以很多队伍在对到车长的时候会感到很不舒服
,因为他们平常根本没遇过这种风格。
Method:
像你刚刚提到的跟随 Meta 的部分,在强势版本角与选手个人擅长角之间,会怎么做取舍
或安排?
Chawy:
我觉得还是要看当下的 BP,如果我们在选角过程中发现上路这边没东西好选、或是需要
某人先手拿角,那我们就会倾向选择 Meta 的角色来稳住上路。
但如果我们前面已经选到很强的角色了,比如我们抢到了阿祈尔,而且 HongQ也用得很好
,那我就不一定上路也选一个强势英雄,这时候我反而会让上路选择一些偏坦型的角色。
像是 Driver,他可以玩一个稳定的坦克,搭配后排像希维尔这样的大输出角色,其实阵
容就已经很完整了。
所以整体来说,我觉得是看当下 BP 的情况来调整,没有一套固定公式。要看对面怎么
Ban,看我们先拿了什么角色,再去决定怎么分配强度、谁打主体、谁打功能。
Method:
那你怎么看待选手“打得舒服”跟 BP 面板上“看起来比较优势”之间的取舍?
Chawy:
我觉得这两个应该是一起的,因为我带这些选手,第一个重点就是“信任”,他们很信任
我,我也很信任他们。所以我们在 BP 的时候,基本上想法是同步的。
可能在外界看起来,我们有时候 BP 做得不好,但对我们来说,我们都很有信心,甚至会
有那种“这 BP 太强了,这把赢了”的感觉。那种气氛会让我们很放松,但有时候放松过
头了,就会出现膨胀过头送回去的情况(笑)。
选手自己也会说:“我们会输,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膨胀,太舒服了。”所以我认为,
好的 BP 本来就应该让选手打得舒服,它不是互相矛盾的。
就像有时候评论会说:“不要再给 HongQ 玩那些功能角了,他不适合。”但这些其实忽
略了一个重点,你如果只让一个选手一直玩同一种类型的角色,这支队伍迟早会被对手研
究透、被超越。
我们试过很多不同的东西。以我们团队的全局 BP 观念来说,一个人不可能只会一种打法
。如果 HongQ 现在对某些角色还不熟,我也会照样给他选。因为对我来说,眼前的胜败
不是最重要的,他需要在实战里练习,在比赛场上累积经验和自信。
如果你只让他一直打 Carry 角、不让他碰其他角色,那未来我们一定会输。我们看的是
长期的成长,不是当下的胜率。
Method:
听起来你应该蛮喜欢全局 BP 这个设计?
Chawy:
我是真的喜欢全局 BP,应该说对教练来讲,全局 BP 让我们的参与感更多。以前的 BP
模式就是你提前几天、甚至一周前就准备好了,到比赛当天就照着操作,这种过程老实说
有点无聊。
但全局 BP 就不一样了,它会变成一种“当下即时判断”的挑战。因为你没办法只靠事前
准备十套阵容然后直接套上去,因为你根本不确定对面会 ban 哪些、或是会拿什么。
我们平常会去猜对手的策略,虽然有时候猜得还蛮准的,但如果对方突然做了改变,那你
在 BP 当下怎么反应,就会变得很重要。
像我自己,在 BP 时就会直接跟选手说这边我想要先选中野,以及原因,然后选手会回应
我,他们会说出他们的想法,我们会互相讨论。
我比较不会是那种直接下命令:“我说要选这个,你们就选这个。”我会给一个方向,然
后让他们一起参与决策。我觉得,BP 是一种互相,这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