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电子竞技正名后,问题才真正开始

楼主: qweewqq (風一樣的男子)   2015-11-03 23:51:23
台湾电竞之路(中):电子竞技正名后,问题才真正开始
记者周之鼎、洪圣壹/特稿
电子竞技日前在台湾上演了“半日正名”的闹剧,原先由台北市产发局长林崇杰与部分游
戏产业业者拜会教育部体育署,虽获得副署长口头允诺将让电子竞技成为运动项目,但仅
仅半日后教育部再度澄清,表示电子竞技仍须获得国际奥会等官方机构认证,才能够成为
正式的运动项目,让不少游戏迷们叹息,不知道这个正名还要等多久。不过在电竞圈工作
的人则对此一点都不意外,认为若是真的一句话就通过,那也许马上要面临更多更麻烦的
问题。
若论及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韩国当然是全球领头羊,也成为许多国家仿效的对象。知名
主播记得说:“韩国在当时遭受了金融风暴的重创,亟需要部分产业带领韩国走出困境,
因此韩国政府选上了电竞(含游戏)、影视娱乐、3C产品这三大类,可以说倾国之力,甚
至可以说以变态的方式来支援,这是当时的时空背景。因此某方面来说,这样的生态并不
是完全健康的,不过韩国确实让全球的电竞产业浓缩了5~10年的发展时间,但我个人来
说,并不是很支持台湾走向这样的道路”。
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韩国挑选了《星海争霸》作为发展电子竞技的项目,毕竟当时是全
球领头,因此游戏开发商也没想太多,但是当产业发展起来后,游戏厂商也则开始“寻回
”自己的“智慧财产权”,当时KESPA(政府建立的电竞单位)和老伙伴暴雪甚至为了《
星海争霸II》对簿公堂。因此现在的热门电竞项目,若非官方举办的赛事,则变成了“游
戏厂商如果当成推广,可以跟你不收钱,但如果他想要,你也一定得付钱,否则你就是侵
权”。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英雄联盟》,《英雄联盟》在 Sseaon 2 之前的联赛可以说是百花
齐放,除了 Riot 自行统筹的联赛外,像是国外的 MLG、Dreamhack 等机构也都举办相关
赛事,但这一点从 Season 3 之后变化,原因是联赛一多,一年产生了太多个世界冠军,
那么搞了半天到底谁才是最顶尖的?因此 Riot 在这方面大幅紧缩了授权赛事,让冠军回
到官办的世界大赛中。
受到获利问题,韩国近年开始对电竞产业的支援开始缩手,许多韩国企业则开始加重在影
视娱乐的产业投资。这一点从去年《英雄联盟》的世界大赛冠军三星白(Samsung White
)可以观察。即便拿下世界冠军,但三星电子对于其所赞助的蓝、白两个顶级战队不愿花
钱留人。就算 OGN 将实行单一企业单战队制也已经不是完全的理由,两个极具统治力的
队伍因为母企业不愿重整,就这样在去年季末进入了历史。不少成员则被中国土豪战队收
购。相似的状况,也发生在《星海争霸II》联赛当中,多数选手们只能消极的重新学习生
活、另寻人生新出路,但如果深入再谈,则又是另一大问题了...
姑且先不论这中间将历经多少波折,但若以现在的状况,电子竞技正名后,也许有更多的
问题需要处理,但是我们认为,电子竞技正名,绝对是“必要”之路,而非应该。
首先,是关于“认证”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的游戏才可以称之为电子竞技?怎样的产品
成为电竞产品?甚至,选手的年龄、国籍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本土职业选手,这些就
目前来说,“正名化”都是第一要务。
由于 TPA 夺得《英雄联盟》Season 2 世界杯冠军之后,台湾、甚至亚洲地区选手得以被
重视,台湾却也引发许多“乱象”。有些厂商仅仅是一年办一两个电玩比赛,或是趁著产
品上市、改版热潮,名义上为玩家办比赛、套上“电竞”之名,实质上为了延续游戏生命
周期,以获利为导向,将电竞当成行销工具的一环,没有一个“产业”概念,甚至有些游
戏本身热度就不高,或是平衡度出问题,导致不具备竞技性,因此也难以吸引观众,最后
只能告终;另一方面,搭上顺风车的硬件厂商,冠上“电竞”之名,让线上、线下选手使
用根本撑不上电竞赛事的产品,产生的社会问题不在话下,受伤的还是参赛的选手跟支持
选手的玩家与家人,其造成的“电竞”污名化,引发的连锁效应问题,才必须去正视。
然而“电竞”在国际间,仍持续不断扩大往横向发展,许多家用主机的游戏已经开始进军
电竞市场,除了《快打旋风》外,包含XBOX ONE的《最后一战》、Activision的《决胜时
刻》与《天命》都意图进军电竞市场,甚至连任天堂的《任天堂大乱斗 Wii U》今年在美
国的比赛都受到不少注意。
在台湾,别说上述这些家庭主机游戏,像是格斗游戏始祖《快打旋风》,由于开发商
Capcom无法大规模投资全球市场,因此难以让各区域拥有大型联赛,更别谈像是国外几个
知名游戏如《CS GO》、《DOTA2》等,因为代理问题,并未引进台湾,即便国内有好手想
参赛,也只能凭借一己之力拉赞助,没有任何保障与后援。
由于台湾整体电竞市场规模与定位不明确等种种缘故,许多愿意参加比赛的选手要不是能
力搬不上台面,要不就是转往比赛成绩比较有“前景”的游戏。而游戏厂商也无法跟原厂
要求提升赛事积分或是因为台湾人力不足,无法在台湾打造相对应的赛事,许多国外的选
手根本不会选择来台湾参加联赛抢积分,反而许多国内的好手为了争取联赛排名,必须要
到处筹措经费出国比赛,台湾本土电竞未正名所造成的生态失衡,缺乏国际联赛所造成积
分低落等种种问题,早已是旧闻。
玩家、观众要多当然是基础,但就现况来说,市场比较庞大,主导“哪个游戏可以玩电竞
”的,仍以欧美厂商为主,再次强调一个关键字,主导电竞走向的,现在仍以厂商为主。
然而电子竞技必须要正名,而且必须由第三方国际认可组织进行认证,我们认为 WCG 纵
然有许多备受争议的问题出现,然而其立意,应该是最接近未来电竞正名化的一条路。而
在台湾,政府更须比照体育赛事,对电竞赛事、选手、硬件周边把关,建构一个完善、具
指标性的电竞园地,否则到时候连和厂商请来的正妹玩玩游戏也被称为“电竞”,随便一
个键盘、鼠标、手机或平板,冠上“eSport”都可以称为电竞产品,成为国际笑话还好,
断送热衷游戏的选手人生,才是隐忧。
在台湾,“万一”电子竞技在台湾被政府认可了、正名了,那么法律的解套可以帮助选手
、战队、赞助商外,业者应该负担起社会责任,政府单位也应该要有相对应的配套措施,
首先要做的,绝对不是“实质投资”,而是扩大国内电竞规模,与国际接轨。
基本上若将电竞赛事看成一种运动,而且电子竞技还比起许多运动有更大的收视人口,加
上当地环境友善,那么就会有投资的价值,相对吸引其他国家选手团队持续性的比赛之余
,还将带来观光旅游商机,这个道理,就像是路跑赛、自行车赛的路线沿途便利商店常常
被“扫货”相同。
但是实际上,业者不应一昧要求政府投入的是“金额”,现阶段并不是让政府单位亏个百
万、千万开办大型杯赛,或是打造一个看似立意甚深,实则不知所云的蚊子电竞馆,只是
为了讨年轻人开心,更甚者,对于电竞不关心的人,反而会觉得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或是
引来政策买票或图利厂商的嫌疑。
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游戏业者说:“重点根本就不是给多少钱、或是给钱帮助哪间公司开
发什么游戏,更不可能是拿钱去办个有名游戏的电玩比赛骗选票!而是整个环境生态有没
有建立起来,你(政府)有没有想到,在生态链最底层的选手怎样自己去比赛?怎样自主
生活?选手几岁退休?退休之后,他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谋生”?
就如同我们在上一段文章提到的种种问题,目前电竞产业最需要的是法律上的认可,而绝
非政府的直接投资,虽然目前的电竞产业似乎仍有些苦哈哈,但这也就是产业起步所历经
的过程。此外,在全球化的浪潮底下,目前的电竞游戏多数都是属于欧美的开发商,因此
也会给人想像:“若政府补助电竞,是否反而变成钱送国外?”因此,若政府真有心要拿
出钱投资电竞,也必须把钱花在刀口上,像是把资源投资在协助的角色,建构整体电子竞
技环境,让选手、战队能有正当的成长空间,绝对不是单纯的补助哪间游戏厂商来办一场
热闹的比赛。
※举办电竞赛事应有国际观,而非流于游戏厂商角力斗争
台湾承办电竞相关事业的组织,行之有年的,当属台湾电子竞技联盟(Taiwan e-Sports
League, TeSL),该组织最早由华义国际和游戏橘子共同成立,当时最早举行竞赛的游戏
分别是华义的SF和橘子的跑跑卡丁车。很明显的,这与当时世界上的主流电竞游戏并不相
同,这两间厂商希望透过电子竞技来推广自家游戏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一直到《星海争霸
II》加入,才算是有一些与世界接轨。而后虽然应观众强力要求,加入《英雄联盟》,然
而因为种种因素退出,现在的 TESL 只有华义自己的《SF2》独挑大梁。
就目前来说,台湾的电竞相关协会,几乎都还是有特定的厂商背景;而台湾现阶段需要的
,反而会是一个完全中立的电竞协会,毕竟游戏厂商间本来就会有互相竞争的意识,说白
了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复杂而难以处理。若政府真有新发展,初期应该是像协助 MLG、IEM
、Dreamhack 的赛事一样,并非全力主导,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居中的角色,让选手不用只
当个“国内王”自己开心,还能有更多机会和其他国家的业余选手竞技,借由更多国际赛
事让国内更多选手有机会提升素质,一方面跟全球接轨,让台湾电竞受到世界的关注,建
立完整生态链。
总而言之,电子竞技虽然发展迅速,也确实受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欢迎,但若是要讨论到
如何促进台湾的电子竞技产业,那么仍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在现在逼近选举下,现任政
府还有办法做到什么?又或者下任政府该怎么做?是否愿意为此端出相关的政策牛肉?又
是不是玩真的?还端看施政者的智慧。
就理想面来说,也许台湾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电竞组织,像是北美的MLG来举行赛事,而这
个电竞组织不隶属于任何一家游戏厂商,并依照玩家喜好、全球热度等因素来选择要比赛
的游戏,但也就像前面说的,这终究是一记商业行为,要思考如何让联赛,以及战队可以
自行养活自己,将是最大的难题。毕竟台湾不能期待有一票像中国一样的土豪老板疯狂洒
钱,而也不太可能像韩国倾全国之力来发展电竞,也许借镜欧美经营成功的战队与联赛,
再从中找出一条属于台湾的电竞之路,将会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个台湾电竞,真的适
合走下去吗?接下来《ETtoday 东森新闻云》将在下一篇与读者分享。
http://game.ettoday.net/article/589234.htm
作者: HowAmazing99   2015-11-04 10:21:00
这种文看了好几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