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近期这串被用“回文”的方式讨论,
觉得很有趣,所以也来回应,
尤其 Historia 大(呵呵现在也只有老 PTT 乡民会用“大”这个死语了吧)
写到好几点。
这篇是因 ignacio777 板友说弃呒回注而起的,
我主要不是要回这题,
我就以一个 1997 大一到现在都几乎没再用其他输入法的虾米人的角度,
挑一些点来聊,恕破碎回文囉。
※ 引述《Historia (Lalo)》之铭言:
: ※ 引述《ignacio777 (纳西欧)》之铭言:
: : 打了十几年的呒虾米后决定换回原本的新注音,对我来说呒虾米打字没有比较快。
: : 很多人说打无虾米不用选字,打新注音的要选字,
: : 但是实际上是打呒虾米每个字都要想一下是哪个字才打得出来,
: : 打新注音不用想字怎么写就可以很顺的打出来,只有偶尔选一下字而已。
: : 我觉得要想字怎么写是很违反直觉的,
: : 我们说话不用想是哪一个字就可以自然地说出来,
: : 打新注音也是一样不用想字要怎么写,照着发音就可以很顺的打出来。
: : 有人说呒虾米打字比较快,其实测速软件有文章让我看照着打可以打很快,
: : 因为不用想字要怎么写。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打字都不会是看打,
: : 要想表达的内容还要分心想字怎么写大大拖慢打字的速度。
: : 遇到会念不会写的字,注音打得出来,呒虾米打不出来。
: : 遇到不确定的字词,新注音就像选择题,远比无虾米的填充题要简单得多。
: : 呒虾米是要学的,很多字根简码、二码字、+V码久没打就会忘。
: : 新注音打错字别人看得懂,呒虾米打错字没人看得懂
: : 呒虾米不是免费软件,试用版只有半年而已,一般电脑手机都不会有还要另外安装。
: : 种种原因让我放弃使用呒虾米而改回新注音。
: 这篇很有趣不妨就回一下,我也不确定有没有人会看。毕竟现在用虾米的人少得可怜,
: 我就当作打字练习来回复一下这篇,先说,我是虾米族但注音双修。
: 会写不会念和会念不会写都有一个解决方案,其实是很有益的。
: 但回到人类处理资讯的能力来说,人是以声码来处理事情的。也就是语言早于文字。
我自己目前的心理机制很有趣,
因为虾米打字已经完全化为手指动作记忆(不经大脑运作拆码),
所以脑子的思考又回归到字音而非字形,
所以很荒谬的是,当心不在马的时候,
想着的是同音错字,
手指用呒虾米竟然也还是会打出“同音错字”XD XD XD
: 能使用文字是人类很晚近而且要花大量时间学习的事情,他本身是很不自然的。
: 做为一个普通的使用者,不是速记员、也不是作家、甚至不是靠文字吃饭的人来说。
: 学虾米是一个很巨大的投资。而且这只算入了学会(能一分钟30个字来和人沟通)的成本。
: 我用虾米20多年来打字速度没有超过100/CPM过,一次都没有。
: 我最得虾米本身是好玩且有趣的,他的连想方式本身就很好笑,所以我还是会继续用下去
: 最近想要再把速度提升一个水准也开始大量记忆简速字根。
: 不过到现在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就是了。
如果是有心力记简速字根的虾米族,
我还是建议投资一下的,因为 400 多个常用字都减码了。
: 多数的使用英文的小孩,沉浸在足够的资讯量里面,3岁就看得懂字,
: 5岁就讲得比多东方的成年人来得好了,8岁就能够写出一篇简单的文章了。
: 但写中文需要的时间可就长得多了,
: 很多东方的学生甚至到15岁了字还是写得七零八落的。
我对“汉字/诸夏字”的教育体系感到无奈,
因为小学 6 年最多的时数都点在学习读写“汉字/诸夏字”这部分,
甚至连笔划工整、书法也都要花很多时间要求学生
所以很多时间无法如拼音书写系统的语言民族社会迅速专注学习表达自己、组织思维啊。
但又很难废除。只能这样了。
不过呒虾米这输入法,让输入“汉字/诸夏字”变成一件很轻松快速的事,
甚至我因为这样,写 Tâi-gí、客话的时候,
也是几乎都打呒虾米,因为远比用 Tâi-gí、客话各自的拼音输入还快。
不过当然,各种方法打得出字,我是没有价值判断高低的想法,
只单纯喜欢自己用呒虾米让打字这件事变得轻松;
但若未来有什么“脑机 BCI”接口可以直接用“想”的来透过 AI 或软件帮助输入字符,
那每个人都可能不用再学输入法了(科幻)。
: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中文输入法本身就是一项很奇葩(忘了怎么写用注音才打出RPDC的葩)
: 的产物,而虾米本身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一项嫁接。我用虾米给一些洋人朋友看的时候,
: 他们都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我XDDDDD
这点真的好有趣,衷心感谢仙逝的刘老的创意。
: 不过,虽然自己本身是有买电脑版和手机版的正版软件,
: 但RIME和LIME的版本确实都比公司版的更好用也打得更快。
超爱 Rime liur。扩充重现官虾 vrsf 选字、早年的 Unicode 加字加词字库,
功能几乎复刻公司版。
: 当年刘重次先生好像不太相信开源的力量,其实开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啊。
: 不过,话说到底,中文还是很不方便的东西,而且他很占内存。
而且汉字/诸夏字字型开发成本也超高。
不过可预见的未来真的是不易废,而且也有它的美感在,只好先这样了。
: 能接触到的有用资讯又比英文少很多。
: 最近虾米终于提升到了一分钟60个字左右,
: 多亏了练习英打总算把多年畸形的打字习惯修好了。
: 有正确的指法的话,就算只是用注音都可以打得很快吧。
: 不过回到本来的想法,字不会写的情况还是会发生啊,所以还是双修吧。
在还没有其他输入媒介以前,
“双手 9 指(大多数人只用一手拇指参与,哈)+ QWERTY 键盘”还是很值得投资的技能
即使不是文字或程式创作者工作者,
光是一般生活的传讯息、网络发言,
打字快也可以有一些便利。
不过就随缘啦,一般人 40~50 w/m 够用也行了
现在的音符类输入法,不管 Chinese 注音、拼音、Tâi-gí 客话拼音……
都注重词库和智慧组词、选词
早已不是“ㄅ半”那个痛苦的时代了。
但保留音符打字还是需要的,因为就怕忘了汉字/诸夏字的笔划写法。
[*] 以上“诸夏字”均为“汉字”的同义词/同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