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5台湾文学奖创作奖颁奖典礼登场 跨域

楼主: Qorqios (诗人Q)   2025-09-08 05:49:27
https://today.line.me/tw/v3/article/9m70gRe
2025台湾文学奖创作奖颁奖典礼登场 跨域书写现文学多元风貌
【记者 辛澎祥/采访报导】
2025年“台湾文学奖”创作奖赠奖典礼6日在国立台湾文学馆举行,文化部常务次长徐宜
君、国立台湾文学馆长陈莹芳及多位评审委员与文学界贵宾出席,共同见证这场国家级文
学创作奖盛典,为得奖者的荣耀时刻鼓掌。典礼由音乐人也是去年台湾文学奖金典奖入围
的创作者巴奈.库穗以跨语言、跨族群的组曲演出揭幕,象征台湾文学奖创作奖多元语言
与文化根基的丰富性。
文化部次长徐宜君致词时表示,文学创作是一条非常孤独且艰困的旅程,但是因为有各个
创作者的参与,透过母语创作表达对历史的凝望及对社会的反思,让读者有机会去感受一
段不同的生命故事,同时看见文化的厚度与历史。特别的是今年得奖者除了来自台湾,也
有来自国外,代表文学的创作其实可以牵起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这在文学创作上是非常重
要的一件事。
台湾文学馆馆长陈莹芳指出,本届创作奖参赛踊跃,投稿数量创历年新高,而且题材多样
、风格各异,反映台湾文学当代关注的议题与创新叙事视角。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剧本奖
及台语文学散文奖得主虽旅居海外,作品依然深刻传达台湾文化与情感,展现创作不受地
理侷限,仍可引起读者共鸣。同时,获奖者背景横跨世代、职业及多种创作领域,有大一
新鲜人的文学新星,也有资深创作者与学术研究者,体现出只要有感受及创意,经过打磨
淬炼的文字篇篇都是动人的台湾故事。
剧本创作奖由旅居澳门的陈巧蓉以《千年之痒》拔得头筹。陈巧蓉说,“这部作品的创作
灵感来自思念外婆,透过创作表达对土地与亲人的思念。”剧本以拟人化的方式,以疥虫
视角观人、观史,揭开关于台湾岛屿的土地记忆,并以回旋状的结构呈现。而值得一提的
是,本次获奖剧本目前亦已获得韩国译者青睐,正积极展开翻译中。
台语文学新诗奖颁赠予李长青,李长青并表示,本作品不仅传递个人心声,也透过台语诗
的形式呈现台湾文化的多重面向,甚至从国际视角反思台湾,让更多人看见台语文学的价
值与独特性;而旅居德国的吴品瑜以〈哑口新娘家己嫁〉获得散文奖,她形容此次荣誉如
同获得一朵“台湾文学的红牡丹”。她表示,母语创作让她能够书写台湾女性的伤痕与故
事,也让她重新找回自我。她也呼吁更多人捡回母语,透过文学凝聚岛屿共同体;小说奖
由陈龙廷夺得,他深耕布袋戏研究30多年,也投入台语创作20余年,其在得奖感言内感谢
吕兴昌老师的指导,并表示台湾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议题,但需要找到合适的写作技巧才能
准确表达。本篇小说费时数年才完成,陈龙廷特别将此荣耀献给在天上的父母与培育其文
学成长的成大台文系。
年仅18岁、刚刚进入大学的萧宥以〈夜光岛──刻入潮声肚个天光日〉获得客语文学新诗
奖殊荣,评审邱湘云盛赞其以简洁语句描写海潮与黎明、暗夜至天光,展现年轻创作者的
诗性成熟与坚毅精神。萧宥在台上以令人惊艳的流利客语表示,未来会持续笔耕记录台湾
故事;散文奖得主何志明则以〈笼仔肚个光〉三度夺魁,这篇作品书写单亲儿子独自照顾
病父的长照历程,深刻反映当代家庭结构与老化社会问题,情感层次丰富,备受评审肯定

阿美族诗人徐邱宜婕以〈Mali〉获得原住民华语文学新诗奖,徐邱宜婕表示,“Mali”是
母亲的名字,作品呈现当代原住民女性面临的多重困境,以及世代间情感与疏离的延续,
借此揭示土地上的压迫与想像。散文奖得主是泰雅族年轻世代创作者丽度儿.瓦历斯,其
以〈母亲结〉再度获奖。丽度儿透过个人与家庭记忆交织部落文化与性别观察,从柔韧却
有力的原住民女性视角,书写对部落、土地与生活的理解;小说奖由泰雅尔族Lulyang
Nomin 鲁亮.诺命〈蚤〉摘冠,其以主人翁与跳蚤的斗争,隐喻原住民部落买卖交易与土
地流失,巧妙融合传统题材与现代小说叙事技巧,跳脱原住民传统的批判,着重在人物的
内心世界,魔幻写实、运用手语的对白凸显长久以来失去的话语权。致词尾声,他特别以
族语朗读诗句来向现场来宾致谢,“不要忘记我们是谁,愿灵鸟希利克与你们随行”。
本届台湾文学创作奖充分展现语言多元、创作自由与风格开放的特性。为鼓励更多热爱书
写的创作者投入母语文学与剧本创作,台文馆特别规划“母语.返家:说妈妈的话,写岛
屿的事2025台湾文学奖创作本事系列讲座暨母语主题日推广活动”,邀请得奖者与听众分
享创作历程与心法;并举办多场母语文学书写培力活动,包括“部落文学力”及客语与台
湾台语写作工作坊,希望在导师的陪伴及指导下,有更多的创作者投入母语书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