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羽月莉音的帝国 10本完结

楼主: IMPMatthew (大帝)   2016-06-26 14:21:21
《羽月莉音的帝国》这本小说在台湾的人气似乎不是很高,不过作为一本轻小说而言,它有着十分独特的一面。这本小说前面主打着经济小说的名号,不过看完以后,我觉得他的定位与其说是经济轻小说,反而比较像是个社会讽刺小说。
~~世界的真实与黑暗面
光看书名,大概没人能看出它想要描绘的故事是什么样子。这本小说是一个以经济学为核心,融合了现代社会各种阴暗面的故事。主角们是一群高中生,他们在社长羽月莉音的带领下,利用各种手段,试图建立一个国家,改变这个世界的故事。故事内容包括了各种现代社会的黑暗要素,无论是企业的角力、黑道操控政局、媒体的无能、军火商的横行、银行机关的堕落、政客的斗争等。
《羽月莉音的帝国》这部小说最大的卖点,我认为就在于对于现在这个世界面对的各种问题所做的描写与批判。故事用稍稍夸张的笔法描写了这些社会的阴影,像是资本主义后面大财阀的诞生与操纵,民主政治与媒体被后面的金主掌控著,集权国家的掌权者为了消化国内愤怒而操弄民族主义。虽然稍微夸大过了,不过我认为这部分的描写还是十分出色的。
~~现实与虚幻的矛盾
这部作品同时融合著夸张的故事与现实的世界的黑暗。硬要说这个故事是现实还是幻想的话,《羽月莉音的帝国》应该是属于现实这一侧的。故事中的任何一个情节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其中各种现象虽然有稍做夸示,但是在现实世界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企业方、黑道、地下组织、还是政客的描述都体现出了这个世界上一部份的真实。不过,当所有的事件串连在一起,整个故事就变的像是在走钢索一样,也让这个以真实世界为背景的故事显的有点不真实。硬要定位的话,大概是个位于虚幻边缘的真实故事吧。
既然故事在现实的极限,要如何让故事吸引人又要让故事有足够的真实性,就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夫了。在这方面,只能说作者的表现是差强人意。故事虽然有试图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描写的却不够确实有力。在不少面临难关的时刻,都是靠有些牵强的方法或是外挂一般的存在来度过危机的,包括收购危机时靠世界最大财团的千金罗莎伸出援手,面对日本黑道感悟了海胴、在中国民族主义高涨时依靠洪门、与俄罗斯总统交手的时候都一样。这样的剧情,会让主打现实的故事显的不够真实,这是这本小说稍嫌不足的地方。
~~对结局的ㄧ些想法
这种想要改变世界的作品,结局的好坏对于故事整体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对我来说,《羽月莉音的帝国》的结局只能说差强人意。
在故事的最后,革命社的武力被美国一口气击溃,结果革命社把钜额的资产和新型的金融程式托付给日本,让日本在战后带领着经济已经全面崩溃的世界走向复苏。在故事最后一段,第一人称的视角从巳继转换到了日本的首相身上,叙述首相如何使用这一笔资产,在日本黑道、媒体的配合下解决了政敌,稳坐首相宝座,最后把这笔资产公开,宣布愿意用资产协助世界的复苏。
然而,我觉得这个结局有两个大缺点。一个就是“把所有资产托付给日本首相”这件事情的基础是建立在日本首相是个善良且有梦想的角色之上,但问题是日本首相在前面的戏份跟路人差不多,把如此重大的事情托付给一个存在感这么薄弱的角色实在会让读者觉得过于鲁莽。要说的话,我觉得托付给萝莎说不定还合理ㄧ些。
另一个缺点就是作者压根儿没说出那套能够改变世界的金融程式是什么东西。就算不说细节,好歹说一下这个程式的大概概念是怎样,但是作者完全没有说到这方面的东西。要用这种那么虚无飘渺的内容来拯救世界,让这个结尾显的非常无力。这也是我认为这部作品只能算是讽刺小说的原因,因为他最后没有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
除了这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外,还有一个相较之下比较小的问题,那就是最后一小节。这一节用类似后日谈的方法讲了主角们的未来,这个“作为全世界的公敌被打倒了,成功的带来世界的变革,但实际上是退隐到某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平静的过日子”的结局,看起来就像是GE版的马车夫结局一样。问题是,这一节的最后,主角们提出他们准备要继续下一个冒险,虽然这种新的冒险即将展开的结局也十分的常见,但一般情况至少都会稍微讲一下接下来的冒险是什么,而《羽月莉音的帝国》的作者却完全没有提,这也是让我有点失望的地方。
~~失败的人物以及过度快速的剧情
就我个人而言,要评论一本小说是否好看时,我心中有四个指标。第一个,是故事的精采度,也就是故事最直接的内容。第二个,则是故事的合理性,也就是故事内容何不和本身的世界观或是设定。第三,则是故事中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否鲜明,人物性格一致性高不高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则是故事的情境塑造,故事能否塑造出符合故事内容的情境,是否能够让读者沉浸在那个情绪中又不会让故事太急促或沈闷是这部份的重点。而从这四点来看《羽月莉音的帝国》的话,这本小说在某些地方做的有些不足。
就故事本身而言,故事的精采度没有问题,故事本身也还算合理。但是,每一件事情的铺陈都稍嫌不够,过于急促的故事进展造成的副作用就是情境描写会显的不足。整体故事如同在赶火车一般,作者也没有在文字间多加着墨来塑造气氛。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故事才刚紧张起来没多久就结束了。而因为故事持续维持这种高强度的紧张感,长久下来自然会让读者觉得疲乏。
除了气氛的塑造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物塑造非常失败。
由于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个事件上,对于主角群们的描写严重的不足。基本上,我觉得除了对女主角羽月莉音的描写尚可以外,其他角色都塑造得十分失败。
男主角巳继是个没有什么特色的人,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也十分的不清。要让一个第一人称视角的角色变的活灵活现是比较困难的,男主角没特色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问题是,其他的角色的设定过于特殊、样版化。
小说强调人物特色笔法非常生硬,塑造恒太的中二时就用了各种中二夸张到极致的发言,就算在媒体前面也是如此,故事中后段让恒太成为革命社的代表人物后,中二的发言仍毫无改变,而且故事中还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与称赞,却因为角色设定太过离奇而影响故事合理性。
柚学姊也是一样,数理天才与天然呆的反差个性,前者变成了外挂一般的存在,靠着天才般的程式能力解决了一堆问题,而后者则意义不明,明明在紧要关头还要展现一下天然呆,让人觉得不舒服。
最后是沙织,前期过于强调沙织的傲娇与贫乳特色,而后期沙织整个路人化,只剩下吐槽的功能。由于对于这些角色严重缺乏心理描写,让五名主角变的很像目舞台剧上的木偶,角色本身缺乏深度。我认为这对小说性而言是很严重的缺点。
不过,看到后来我才发现一件事,那就是作者自己可能也没有打算要把这部故事视为一部小说。
在第六本的后记中作者自己说,他不想要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比较无意义的对话,只想要再最短的集数中塞进最多的故事。这种作法,使得这本小说的出现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僵化、情境不够逼真的缺点,但也多塞进了大量的句情,让故事精采度仍有一定的水准。
总而言之,《羽月莉音的帝国》这本小说,我觉得应该定位成一部。虽然在情境和人物的塑造上有严重的缺点,仍是一本可以提供人一些想法、一些思考的作小说。
~~后记
这本小说对我来说也是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看第一本的时候,是高二去参加打靶的那一天。同学买了后告诉我很好看,我就在去基隆打靶的路上把小说看完了。
从那时候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快要六年的时间XD
大部分的轻小说我都是等到初了几本,甚至是十几本以后才补的,这也是我少数从第一集就开始看的小说。
虽然作为一本小说有着不少缺点,但我认为看完后还是能从里面得到ㄧ些东西的
同步发表: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234396
作者: seaky (千冬绪)   2016-06-26 15:33:00
咱知道这本的内容其实普遍评价不讨喜,东立就算断了也是可以理解,原因应该就在于"速成"这件事...不过这部就商科以外的人来说是可以得知不少东西对于本科生多半是带着吐槽的角度去看的(例如咱自己但作者的确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行家? 因为看看他接下来的小说,也是相当偏激(?)的...政治右派这东西都能写成轻小说(虽然更多是讽刺)也是不简单...
作者: scotttomlee (ほしのゆめみは俺の嫁!)   2016-06-26 16:15:00
推心得~ 话说在下当初看到故事题材还蛮有兴趣的...不过看完第一集后...觉得若世界背景是架空世界的话或许会好一点 毕竟若是现实世界的话,最初贩卖机就太理想了 然后股权的战术部分...感觉到主角群似乎太小看这社会(其实是作者小看?) 若不是刚好对方是好人(?那群小鬼大概早就被暗中处理掉了(?但若不是用现实世界当背景 那这些违和就会小很多
楼主: IMPMatthew (大帝)   2016-06-26 19:04:00
其实后面小鬼就有几乎要被干掉过(第三本),不过一样靠着主角威能说服了对方
作者: Sunerk (幻影企鹅)   2016-06-26 19:44:00
这部各位会推荐看吗
楼主: IMPMatthew (大帝)   2016-06-26 19:57:00
假如借的到是值得看啦,但是要买的话就比较......
作者: scotttomlee (ほしのゆめみは俺の嫁!)   2016-06-26 20:47:00
其实就是在指说服力部分...有点小看这世界了...
作者: futsukidesu (枫月)   2016-06-27 13:52:00
其实关于那套金融程式,有提过基础的理想.把钱放在那停滞会自动减少...我想大概是像负利率吧.差点被干掉不只一次啊.如果看腻了平常很常见的轻小说模式,那还蛮推荐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