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全家嘉明鲜乳2入69元

楼主: Wengboyu ( )   2017-02-22 20:31:53
※ 引述《ryokoon (蒜)》之铭言:
: 看到一些回文不禁跳出来说一些话,本人食品所毕业
: 对酪农业有些小了解,我就明确的说吧
: 打着小农名义却发现他卖的比市面鲜乳贵的
: 根本狗屁,对,没错就是屁话
: 以下为避免模糊焦点针对大厂及小农鲜乳皆不特别指明哪间
: 以我个人参观过的为主
: 首先我们来看看给大型企业收购到贩售会有哪些步骤及酪农面临的风险
: 1. 每公升收购价约30元(看签约)
: (低收购价)
: 2. 各牧场集乳,同时各牧场留样抽验
: 注意的是加工过程中各牧场的生乳会先混和,所以要试验出某牧场出问题
: 该牧场要赔偿其他家牧场,并要接受辅导改善
: 这部分是酪农面临最大的风险
: 同时也是个酪农不敢造次的原因,赔一次大概就准备关门
: 另外若生乳有问题,乳品厂会予以染色避免流出市面后废弃
: 同时这部分也有有利酪农的部分,因为有签约
: 乳品厂必须将酪农户生产的全部生乳收购,若过剩此部分由乳品厂吸收
: 降低单一牧场酪农户生产过多的风险
: 3. 到加工厂后经过标准化(调整乳脂肪含量),使口味不会差太多
: 均质化则是将大块的乳脂肪,施以外力挤碎,避免影响口感
: 4.杀菌、品检、包装、出售
: 台湾为求口感、气味、及保存,多使用较昂贵的UHT杀菌
: 那酪农自售的有什么不同呢?
: 1. 免去被低价收购剥削的影响
: 2. 单一乳源的小厂几乎不可能买入专业的标准化、均质化、甚至较好的杀菌设备
: (拜托一套生产线下来几乎上亿了)
: 所以只能用基本的LTLT、HTST杀菌,甚至我有看过有牧场现场把生乳煮沸后
: 就跟你说这是鲜乳的
: 所以简单来说,小农的生产流程大致如下
: 1. 集乳(自家牧场)
: 2. 杀菌 (二重釜加热、或是其他简易设备,少见大型设备)
: 3. 包装
: 少了最重要的加工设备及维护的成本,甚至有些连检验都不做
: 然后售价比一般市售大厂鲜乳贵?唬谁?
: 甚至食品厂大多有申请鲜乳标章这项成本的支出
: 整体成本的部分就算稍微卖的比市售的大厂鲜奶便宜点还赚得比较多咧
: 另外再讲个迷思,大厂的鲜奶会加东西?拜托有加的话麻烦你们去搞死他
: 拜托,这超简单验的,担心的人要不要集资去搞一下你们言之凿凿有问题的厂呢?
: 说真的这种暗示他人不好以抬高自己产品价钱并销售的____
: 如某第一代商标是盗用初代假面骑士的XX冰
: 如X美宣称自己的苦茶油不用溶剂萃取一样(全台湾根本没有用溶剂萃取的苦茶油)
: 如暗示其他乳品厂添加额外成分的小农
: 确定要助长台湾这种行销的风气吗?
: 本文跟省钱版的关系,我想大概是我提出一些论点,让大家思考
: 这样真的省了吗?还是你只是落入了行销的陷阱?
本人不是食品系的
参观过几次酪农业,也长期在关注食品问题
提出几个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不特定针对谁
至于说不要被轻易钓鱼的人,也要请你自己想想
真的有任何人是可相信的吗?
没有讲错什么,小农自售不比大厂商收购处理还要严谨统一
毕竟大厂商有的是财力可以投资设备,并长期分摊成本
小农几乎是不可能做到同等的程度
而若小农要达到同样的水准,售价一定是突破天际了,而且有随时倒闭消失的可能
这仅仅是在对于产品的处理上,是这样的没错
但成本还要考量设备、通路、运送、行销、保险及无形的隐藏成本和风险
大厂商有较大的能力和信用去承担分摊这些成本
小农则所有事情都得自己来
举例来说,银行贷款给小农和大厂商购买乳制品处理设备的可能性及可分摊为几年偿还
如果一台设备那么昂贵,银行对于高风险的贷款当然会提高利息
诸如此类的细节成本问题
从畜养产制原料,检验、杀菌及均质调整到包装成产品
对产品的运送、贩卖及保险等
大厂从酪农那集乳后,再来进行后续的动作,大量处理以降低成本
小农就是全部自己弄
所以在两者都对消费者诚实的情况下
小农品质不稳定,而且售价会等同或相对高于大厂商
我是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自己在计算成本时就不认为会比较低
我不知道各位怎么计算成本,我自己是觉得不可能比大量统一处理便宜
而且还有那么多家酪农可以分摊风险
问题在于谎称或隐瞒自己产品的品质,并借由某种名义来提高售价
可以说是一粒屎坏了一锅粥,一个小农做这样的行为弄坏了这个名字
搞不清楚现在市面上,小农是否真的实实在在做乳品
这个销售价格是否真如符合其成本,我支持的到底是小农还是诈欺犯
这些问题在每次买东西时,不论是不是乳品都会想个一两次
某公司曾有次利用过期的原料制作产品
事件爆发后声明他们有检验过确认原料是安全的才利用
新闻虽然有报,但因为有其他更严重的食品瑕疵事件
这件事情就也没受到重视
我有位念食品的同学,就对这间公司感到相当不齿
自己用过期原料,在事件爆发后才声明在使用前有检验确认安全
因为潮流使然,获得了媒体发言权就爱在媒体放话
至于大厂会不会有问题,顶新那案子还不够鲜明吗
虽然不是乳制品公司,但这案子到底落幕没,过几年了?
那个油品到现在是不是有问题? 油品的制造和乳品制造的流程不也很类似吗?
要搞大公司也不是那么简单,验了老半天,没有就是没有
曾经有人质疑台湾夏天的气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乳量,那真的是合理的吗
有些大学自己有生产乳制品,自己卖给自家学生都不够了,怎么可能还卖给外面的人
小农呢? 到底要怎么样可以做到大量铺货?
一个在台北售价20元,有鸡腿、三菜有饭的便当你敢吃吗?
一个产品该有的合理售价,因为台湾长期的食安问题,完全摸不出个头绪
你不晓得便宜里藏了什么,每天买个东西还要疑神疑鬼的
要捡便宜,但也要了解捡了什么东西
不想被行销手段影响,就要多估算产品价值和合理的范围、数量及来源等
有时还得考虑品牌的声誉,真的很难说他是不是有框你…
在现行法律对食品那么宽松的情况下
就算它的售价符合应有成本,也很难保证它是否真的有付出这些成本
只能自己不断的对产品提出疑问和挑战,经不起考验的
心脏大颗点就买,不然就挑个赔可以赔多点的买吧
作者: evangelion05 ( 永恒的白夜 )   2017-02-22 20:54:00
从上到下,从大到小都有问题,为什么没人逼政府出来把关负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