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23〈3 弥勒品〉:
“若有爱心即是无明,无明之体能出二过:一者、
出行;二者、出识。”
(CBETA 2024.R1, T13, no. 397, p. 164a13-14)
《杂阿含经》卷2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若无明为前相,故生诸恶不善法。时,随生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生已,随生
邪见;邪见生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
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
,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CBETA 2024.R1, T02, no. 99, p. 198b14-25)
我的解读是:
无明除是一种痴性的爱心与所有苦的因,另外
也可以说是对什么是苦(苦)本身的不了解,
对造成痛苦的原因(集)不了解,对解除痛苦的
方法不了解(道),对真实快乐的不了解(灭谛),
还有对五蕴身心(或五阴身心)的不解与执著,
把可爱色受想行识当成我当成自己,或是住爱
其中,外境有不如意便起保护不悦瞋恨之意
,能生起恐怖的邪见、邪志、邪语等八邪
※ 引述《apple03 (稻香)》之铭言:
: 佛陀说:“一切痛苦都产生于无明,
: 人由于无知而产生了偏见与固执,苦也就由此产生了。”
: 什么是无明呢?佛陀在杂阿含里对无明有详尽的描述!
: 佛陀说:“什么是无明呢?
: 不知过去、未来,
: 不知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 不知内、外,
: 不知内与外的关连;
: 不知行为、后果,
: 不知行为与后果的关连;
: 不知佛、法、僧,
: 不知终止苦的方法;
: 不知苦、集、灭、道,
: 不知止息痛苦的实践;
: 不知因和因所引起的后续一切……
: 不知善、恶、有罪、无罪、习常或不平常;
: 不知好、坏、污、净的分别缘起
: 全都不知。
: 对于六种感官所引发的后果没有如实知。
: 对于每一个发生缘起而引起的自我、痛苦、
: 渴望、爱欲的原因
: 不知、不见、或只知其一
: 不能全部洞然明白,
: 这些痴暗、无明、大冥,
: 就叫做无明。”
: ——杂阿含经
※ 引述《apple03 (稻香)》之铭言:
: 佛陀说:“一切痛苦都产生于无明,
: 人由于无知而产生了偏见与固执,苦也就由此产生了。”
: 什么是无明呢?佛陀在杂阿含里对无明有详尽的描述!
: 佛陀说:“什么是无明呢?
: 不知过去、未来,
: 不知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 不知内、外,
: 不知内与外的关连;
: 不知行为、后果,
: 不知行为与后果的关连;
: 不知佛、法、僧,
: 不知终止苦的方法;
: 不知苦、集、灭、道,
: 不知止息痛苦的实践;
: 不知因和因所引起的后续一切……
: 不知善、恶、有罪、无罪、习常或不平常;
: 不知好、坏、污、净的分别缘起
: 全都不知。
: 对于六种感官所引发的后果没有如实知。
: 对于每一个发生缘起而引起的自我、痛苦、
: 渴望、爱欲的原因
: 不知、不见、或只知其一
: 不能全部洞然明白,
: 这些痴暗、无明、大冥,
: 就叫做无明。”
: ——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