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净宗法师:纯粹的净土宗(三)

楼主: terryhosee   2021-07-14 15:10:55
纯粹的净土宗(三)
──净宗法师佛门网(香港)专访
目录: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吗?
二、怎样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三、如何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吗?
【记者】
我们很感恩净宗法师接受“佛门网”的访问。第三个部分,我们有些问题要再请教法师。
刚才已经提到了,净土宗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证的法门。如果说念佛就
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现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
修慧了?
还有,佛教常常说“自净其意”,依善导大师传承的纯粹净土宗来讲,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净宗法师】
关于持戒和修福、修慧,首先讲,这些还是需要的。
不过,要分两方面来说明,就是要看站在哪一个立场上,或者在哪一个范畴内来说需不需
要。
如果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说,即使没有清净持戒,也没有大修福慧、功德,只要念佛,
也一定能够往生。这是有经教证据的,比如说《观经》下品往生,这三品人都没有任何的
福慧修持,也没有持戒:下品上生是十恶罪人,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下品下生是五逆罪
人。这是经教的明证。在祖师的解释当中,比如很有名的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这首偈子
有这么几句话: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其中,“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就是说,阿弥陀佛对这些是没有要求的
,是没有简别的。因为能够持戒的人毕竟很少,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如果一定要持戒才
可以往生的话,这样能往生的众生就太少了,阿弥陀佛救度的本怀就不能圆满达成。
对于修福、修慧,也有两句话,省庵大师所说的,他说: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这些都是说明,只要念佛,决定可以往生,因为这句名号里已经包含了持戒、福慧的功德
,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号里面。因为净土法门是对那些无法按照圣道法门修行的人,对那
些不能以戒、定、慧三学来断烦恼、证菩提的人——能做到就已经解脱了,如果这些都做
不到,还有办法可以救度吗?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成就呢?阿弥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
切——清净持戒的功德,福慧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号里面,给我们这些不能做到清净持
戒、修福修慧解脱的人,说:“你念我名号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来讲,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专修念佛,即使没有戒、定
、慧的修持,也没有任何障碍。
第二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果不解释清楚,容易让人误解。对于佛
教徒来说,还是应该尽我们的本分来持戒,以及修福、修慧。因为还活在这个世间,没有
离开的话,我们一直在一个因果链当中。如果你一定坚持说“我只要念佛,不用持戒”,
往生决定不决定呢?也是决定的,但是你一定要承担不持戒的后果。比如说,不持不杀生
戒,你可能会多病,甚至会有冤家恼害;如果不持不偷盗戒,你也可能会犯王法,可能要
吃官司,甚至坐牢。这些是保护你的,你不去做,一定有你的果报。所以,从自己的果报
来说,也是要做的。
另外,从佛法总的修持来讲,持戒、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自净其意”,通常完整来讲有四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它的内涵是很深的,但是一般听
起来,是在强调世间的善恶。“自净其意”就是超越善恶的,就是说,即使你“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但还要进一步达到意地清净。所谓清净,就是说超越了善和恶,就是所谓
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样就是清净,这样的清净才可以达到解脱。所
以,“自净其意”是一个结论性的,这是佛的教导。
如果以净土宗来讲,这句话当然也是正确的,在修行当中也有这样的要求。不过,关于“
自净其意”,可以由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一种就是靠自己戒、定、慧三学的修行而达
到“自净其意”;第二种就是靠念佛,也就是靠这句名号。古德说,如果我们念佛的话,
“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句名号像一颗清净摩尼宝珠一样,放到浑浊的水
里面,这个浊水自然就清净了,摩尼宝珠就有这个功能。我们“自净其意”不是靠戒、定
、慧,我们这些下劣根机的众生修不来;但是只要念佛,心自然就清净了,就像“清珠投
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是这句名号的功能。
另外,从根本来讲,“自净其意”也有地点的不同:圣道门的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在
染污、浊恶的秽土,要达到“自净其意”,这是很难的,非常困难;净土门的修行者,是
在净土达成“自净其意”。
打比方说,现在空气污染很严重,有些地方PM2.5(大气中的细微颗粒)的浓度很高,整
个环境都是不干净的。你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这是不容易的,因为大气中的颗粒污
染物只有直径2.5微米,一点点小缝隙它就进得去,根本挡不住它。在这个娑婆世界,在
整个浊染的环境当中,众生也是浊染的,环境也是浊染的,一个人心中要保持“自净其意
”,你想想,这个难度多大!
反过来说,如果你来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来到一个原始森林中,即使你穿的衣服不干
净,上面有点味道,但是来到这个环境里,风一吹就没有了,自然就清净了。所以修净土
法门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心地自然清净。
所以,如果站在净土宗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讲四句话:“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意
自净,是诸佛教。”到了净土以后,是没有苦的。众生为什么有苦?苦是因为有罪。可是
极乐世界没有苦,也就是说没有罪。“但受诸乐”,乐是善的果报。在娑婆世界讲的“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些在极乐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
是《阿弥陀经》的两句话。在娑婆世界“自净其意”,是我们要清净自己的心。可是到极
乐世界怎么样呢?“其意自净”。你的心本来是不清净的,一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了,
自动就清净了。
另外还有两句话: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就是“心净国土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维
摩诘经》里所说的;如果以净土门来讲,可以倒过来说,“国土净则心净”。国土是个环
境,我们到了国土净的环境之后,自然就清净了,这是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功德住持的力
量。而且这也符合我们凡夫日常的状态。就如同刚才打的比喻:我们在一个城市,在浊染
的环境当中,心神难以安定;一旦来到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的地方,你不就自然心清净了
吗?这不是显然的“国土净则心净”吗?
我们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清净愿力成就的净土来改变我们。所以说
,环境塑造一个人,环境改变一个人。我们凡夫想要改造环境,想让依报随着正报转,太
难了,那是法藏菩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我们没有这个力量。
如果这样来比较的话,也能显示两种法门的特色。
二、怎样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记者】
谢谢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这个“其意自净”很有意思。
净土宗常常说有净土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还有《阿弥陀经》,加
上《往生论》,就是三经一论。另外一个说法: 加上《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
,还有《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成为净土五部经,加上《往生论》,
是五经一论。
刚才说的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很简单,很纯粹,主要把握的就是念佛,然后要有
信心,要发愿。但是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或是五经一论,好像也很深奥的,比如《观经》就
提到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一方面,只要一心念佛、仰靠他力,这么简单就能往生极乐
世界;另一方面,念佛之外,又讲了三经(五经)一论、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对修行
人来讲,应该怎么理解呢?是不是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入手方便呢?
【净宗法师】
是。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问题,善导大师已经帮我们回答了。
首先,佛教的经典确实特别多。即使净土宗,刚才举了三经、五经、一论,其实不只这么
多,据统计,大概有两百多部经典都提到了阿弥陀佛的净土。这对于初学者来讲,确实是
阅读量够大的。这些经典的内容,也讲得很多:有的讲忏悔,有的讲修行六念,又比如《
观经》讲了三福等等。所以我们会问到底应怎么抉择呢?
善导大师就把这所有的行持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诸行”,或者叫作“定散二善”;一
类就是“一向专念”,就是念佛。
定散二善就是定善和散善的修行方法。定善的修行方法包括一切禅定的、止观的,只要是
修定的,通通属于定善,这个要求比较高。而散善就未必要求有禅定的心,在散乱心当中
也都可以的。比如持戒,比如孝养父母,也未必说要打坐孝养父母。这样修行的善,称为
散善。
修定散二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称之为“要门”,这样也是可以往生的。
但是,它还是有某种要求,就是说,你还是要能够做到某种程度。同时,《观经》里讲,
要有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样才可以往生。
但还有一些人连这些也做不到,那怎么办呢?佛陀就特别慈悲地开出了念佛名号的法门。
我们来看《观经》,善导大师以《观经》开出净土宗,以《观经》来统摄佛所说的一切教
典。因为佛所说的教典,再怎样广泛,修行内容不过是定善和散善。《观经》的十三定观
就是定善,佛的开显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观经》的内容比较戏剧化
。阿阇世发动了宫廷政变,制造了家庭悲剧,韦提希夫人被儿子关起来了,她就很苦恼,
在牢房里悲叹:“释迦牟尼佛呀,你看,现在我坐牢了,佛你有那么高的德望,我也不能
让你来看我,你看能不能派个弟子来看我?”佛有他心通的,就知道了,就派阿难来看她
,佛自己就用神通显现在韦提希夫人被关的深宫当中。韦提希夫人说:“这个世界太苦了
,太恶恼了,连儿子都要谋害我,真没有意思。我当初也没有修行,现在我愿意到净土去
了,请佛告诉我到净土去的方法。”然后她首先向佛问的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也
就是说,问的是定善观,因为她以前听过佛讲法,到一般的净土去都要有定善修持,所以
她才这么问。其实,到西方极乐净土并不要求一定要如此的,但是既然她这样问了,释迦
牟尼佛还是顺着她的提问,先开显了十三定观——怎么观想极乐世界。
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先顺着对方的来路打。虽然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是要讲一向专念,但
是众生的根机是这样,或者执著于自己的观念,或者认为需要自力修持,释迦牟尼佛就顺
势牵引。问到观想,就讲了日想观、水想观……,一观一观地讲,一直讲到真身观,这是
最高最上的;然后再讲观音观、势至观、普观;到了第十三观,叫杂观。
这第十三观很有意义。按说一观比一观高才对,应该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复杂、艰深;
但其实第九观——观阿弥陀佛的真身,是整个十三观里的最高峰。然后观音观、势至观是
配合第九观的。普观是观自己往生的,第十三观是杂观。第九观中,观阿弥陀佛的身高六
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第十三观说,你观不了这么大,就观一丈六尺佛像,在莲花上
面:这就是从难到易了。
这就看出来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特点了,就开始转弯了。“你想听观,我先顺着你一观一观
地讲。”讲到第六观就说,“观想到极乐世界,是因佛力成就的,韦提希夫人你不要错误
地理解是因为你自己的能力,那是佛力加持的结果。”这样就让她由一开始自力的心,这
时候就转到佛力了。然后到第十三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如来宿愿力故”,阿
弥陀佛过去世有这个愿力,“有忆想者,皆得成就”。你观佛身,大身若观不成,可以观
小身,不管大身还是小身,你只要能观成就,都有功德利益;能观成就的本身在于,这是
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这样就把韦提希夫人从自力引导到佛力,又从佛力引导到愿力。这
里已经牵引过来了,但是毕竟还在观想当中。
再往下继续走,如果连一丈六尺的杂想观也观不了怎么办?好,那就不必观想了,你就可
以修散善。讲散善,也是顺这个路径:先讲大乘上善之人,然后一步一步往下退。所以释
迦牟尼佛讲这个法是非常有戏剧性的,他是步步后退:大乘善如果你修不了,那就修小乘
善;小乘善如果还修不了,那到中品下生,就是世间善,比如孝养父母等等;如果世间善
还修不了呢,只有来到下品了。
下品的人,十恶、破戒、五逆,这样的人,世间善没有,小乘善也没有,大乘善也没有,
定善更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好,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顺势把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专门念佛名号的法门,在下品当中显示出来。从经典来看,这是就众生的根机,逐渐
牵引到这个地方,然后和盘托出,把要讲的法门展示出来。
之后,到整部《观经》的流通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一锤定音:前面虽然讲了这么多,定
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等等,到最后佛要付嘱的时候,阿难问佛:“释迦牟尼佛,您讲
了这么多,这部经的要点到底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受持呢?(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佛就告诉阿难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好持是语”,你
要好好记住我讲的这部经。那要点在哪里呢?持我这部经,“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
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就是下品下生所讲的念佛,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就把
这个抽出来了。
所以,定善十三观也好,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没有付嘱,而是把这个念佛法门专门抽出
来付嘱。善导大师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和阿弥陀佛的本怀,就作了一个决定性、结论性
的解释,他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面讲了那么多,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也包括其他讲到极乐净土的大乘经典等等,虽然
说回向都可以往生,都有利益,但是“望佛本愿”,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时候,他心中是
想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怎样把你牵到弥陀的本愿,这是他的意思、他的心意,“意在众
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什么在下品讲呢?因为在下品当中,定善、散善,大乘、小乘、世间善,通通无效、无
力,这个时候,最下等的根机,反而能显出最上等的法。就好像一个病重的人,才能显示
神丹妙药的作用、功效一样。所以,在这个地方讲念佛,能显示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超越
世间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大乘、小乘善,它是有这么一个意义在当中。
如果以善导大师这种视野来看的话,就非常清晰。各种有关往生西方净土的经典,都有它
们的作用和价值存在;同时,它们和专修念佛之间,都有“方便导入真实”的次第关系。
我们修学的人,了解这个框架之后,就可以对照自己。比如说,你现在在哪里,你是在要
门还是弘愿?你是诸行回向还是专修念佛?你应该怎么过渡过来?
这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吗?如果是修行禅的,或者修行天台的,你回向求生,一看,“哦
,我现在还在要门的位置上。”如果你根机成熟了,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来专修念佛了

有两个成语,可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开显这么多法门到最后再点出念佛法门的用意。
第一个就是“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把匕首卷在地图里,打开给秦王看:“这是奉献
给您的城池。”一直打开,最后匕首出来了,这是他的真实目的。其实释迦牟尼佛也和他
一样,他是奉献了十三座城市,释迦牟尼佛是奉献了十三观,一步一步把它们展开;到最
后,啪,“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把最重要的拿出来了。念佛法门讲起来
很柔软,很慈悲,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很猛利的,就是要你归命,你的命都要拿来。
第二个成语就是“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说起来要柔和好听一点。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
讲了十三定观,讲了三福,好像画了一条龙,龙鳞啊,龙须啊,龙尾啊,云啊,都非常生
动,但是眼睛如果不点的话,这条龙还是盲的,好看但不中用;这个睛一点,龙就活了。
整个一代佛法,可以概括为定散二善,《观经》的十三观、三福可以把这些收进来,它的
点睛之笔在哪里?这最后的点睛之笔,就是流通分的“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一向专念。
这个眼睛一点,好,整部《观经》到底在说什么,目的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开显的本意在
哪里,就特别明了。所以这最后的一笔,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历代解释《观经》的大德不少,但是能看出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一般都认为《观经》就是
讲观佛的。只有善导大师说,《观经》是由观佛三昧进入念佛三昧——虽说定散二善,意
在一向专称。这是点睛之笔,把它都点活了。
我们现在学净土法门,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话,仍然是茫然的。好在有善导大师,我希望
这个龙被大师点活之后,我们都可以乘龙腾空。
三、如何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记者】
好,谢谢。
点睛点到这个念佛的法门上。根据《阿弥陀经》,往生极乐世界说有三个关键条件,我想
以此作为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来总结这次访问。
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一心不乱”,第二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三
就是“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修行净土法门的莲友,应该怎么去注意,怎么修行,才能达到这三个最关键的条件呢?
【净宗法师】
这些问题,阿弥陀佛也为我们解决了。如果没有解决的话,这三个真是大难关啊!
《阿弥陀经》是非常普及流行的,这三处也是经常受到误解的。其实这三处是非常容易的
,因为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是如果这个地方不能正确理解经义的话,就会翻易为难。所
以很多人在这里摔跟头,包括我本人也一样,曾经摔得皮开肉绽,晕头转向。后来了解了
善导大师的思想,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意愿,这里就非常清晰了。
首先看《阿弥陀经》的经文次第。
其实经文的衔接是非常流畅的,前面讲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就讲到上善之人,就是你往生极乐世界,是和观音、势
至这样的上善之人在一起的。你想想看,到这样的净土,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少善根福德
可以吗?少善根福德是不行的!所以底下说,少善根福德因缘,是不能到这样的净土的,
是不可能跟观音、势至这样的大菩萨、上善之人在一起的。
接着就必定有一个疑情:那到底怎样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接着就说:“善男子
、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因为我们
要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善根福德因缘,也不是跟一般人在一起,而是跟观音、势至这些等
觉菩萨在一起;你就是修成阿罗汉的善根都不够格,你修成初地菩萨,和那儿也不是一个
级别的。可是,如果有六字名号的功德,就不一样了,“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拿去跟观
音菩萨可以同起并坐,跟势至菩萨也可以并肩而行了。因为这句名号是佛圆满的功德,所
以是佛的全体果觉。
所以接下来经文就直接回答了:“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们就这两句话来讲,“
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善知识讲解阿弥陀佛的誓愿,他的功德,他的因缘果报、来龙
去脉,你心中了解了,才能执持名号。如果没有“闻说阿弥陀佛”,告诉你说“某某居士
,你执持名号吧”,你念不下去,念一念就没劲了,因为缺乏前面那一句。所以要“闻说
阿弥陀佛”,正确地听闻,具足地听闻,有了信心,就可以执持名号了。
“执持名号”后面,佛就用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说时间的,就是“若一日”到“若七日”
;第二句就是“一心不乱”。
这个“若一日……若七日”,其实是“执持名号”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这
句名号,在前面释迦牟尼佛解释过,是无量寿命的功德以及无量光明的功德。那无量寿命
的名号,经文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这句名号本身
就有一种功能,它是无量寿的,是相续不断的;我们一旦称念这句名号,它会自然在我们
心中产生作用,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辈子地相续念佛下去,不然他就不能叫无
量寿。而且“彼佛寿命及其人民”,他这样的寿命会延续到称念他名号的人身上,所以这
是自然的延续过程。
“一心不乱”四个字,其实是无量光的德用,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里面,有无量光明的德
用,这种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救度一切众生。我们这样理解了弥陀的光明无所
障碍地救度我们,我们心里不就放心了吗?不就坦然了吗?不就完全靠倒阿弥陀佛了吗?
这样的心就不会动乱,就会坚固、稳定,这就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没有二心。
所以经文是非常通贯的,中间没有任何阻隔。这样念佛的话,结论会是怎么样呢?“一心
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就是说,这样的状态一直相续到临命终时。同样的,前面的“若
一日……若七日”,后面其实要加个省略号,也是一直相续到临命终的。打个比喻,比如
一根无限寿的蜡烛,你一旦把它点着了,它的光就会相续地照耀我们。阿弥陀佛的名号,
就像这根蜡烛一样。我们一旦称念他的名号,等于就是信心一旦发起,就点亮了这根蜡烛
,这根蜡烛是永远地相续往下照的,一直到临终的时候,就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
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时候,佛就显现来迎接我们。接下来说,“是人终时,心不颠
倒”。
所以这个“心不颠倒”,在经文的次第上,是佛先现在前,佛现前之后,慈悲加佑——玄
奘大师的译本就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个地方的“心不颠倒”,不是对我们提出
的要求,而是佛现前给我们的利益。这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里也说得很清楚,他说
,佛预先知道众生临终倒乱之苦,临终一定会颠倒,一定会昏乱的,所以就把这个利益先
说出来:“我保证你临终不会颠倒!”只要专修念佛的人,临终决定不会颠倒。所以,“
心不颠倒”不是佛提的要求,而是佛施与念佛人的利益。从经文来看,就是:平常念佛为
因,临终佛现前为果;然后佛现前为因,众生心不颠倒为果。
可以想像的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了,不就心如禅定了吗?不就皆大欢喜了
吗?不就心不颠倒、心住正念了吗?所以,在这个状况下,我们每一个念佛的人,都是欢
欢喜喜、正念分明、如入禅定去往生的,决定没有哭爹喊娘、要死不活的,没有!你看《
观经》九品往生,都是佛的光明满室,然后心大欢喜,都是在欢喜心中去往生的。所以,
这一点也可作为我们的一个结论,这样大家对往生就会非常法喜。
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语,四句话,对这三个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他是这样说的: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是说整个极乐世界,前面所描述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是阿
鞞跋致”等等,这是报土的境界,涅槃、无生无灭的境界。这么高的境界,“随缘杂善恐
难生”,所谓“随缘杂善”,就是念佛之外,随着你的因缘——你遇到什么样的师父,你
读什么经典,就靠这个法门回向求往生,这样恐怕功德还不够,恐怕难以往生。那怎么办
呢?“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就给你选一个最重要的法门。那么多法门都是佛讲
的,但是选一个最重要、最关键、最保险的法门。什么法门?“教念弥陀专复专”——教
我们念阿弥陀佛,专还要再专。
这个“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教念弥陀专
复专”,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所以这“专复专”,第一个“专”,也就是专心,专心就是一心,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
佛,没有二心,不会有两个信仰,也不会有两个依靠,就依靠阿弥陀佛一佛;第二个“专
”,就是行持上不杂乱。第一是信心上不动乱,第二是行持上不杂乱,所以“一心不乱”
就是“专复专”的意思。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听起来就非常直白,也非常容易做到。
也有些大德,站在禅宗或者天台宗的立场去解释。尤其这“一心不乱”四个字,我本人当
初学习《阿弥陀经》,说实在的,每天早上诵经诵到这个地方,我心脏病都要犯了,心惊
肉跳,因为这四个字实在过不了关,解释得非常难行。那我们是出家人,也有信众问法,
我最怕人家问这四个字,因为一问到这个地方,就要原形毕露了——“师父,你做到没有
?”自己没做到,怎么跟别人说?总不能说:“我还没做到,你做吧。”他会说:“你出
家都做不到,我们怎么做得到?”
如果看善导大师的解释,这是非常容易的,“一心不乱”并不难,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难。
【记者】
非常感谢法师那么有启发性的答案和开示。这次访问时间比较短,虽然已经问了很多问题
,其实言犹未尽。希望法师再来香港,给我们再开示,多讲一些关于净土宗的思想,还有
修行要注意的地方。
非常感谢法师,谢谢。
【净宗法师】
阿弥陀佛,谢谢。我是和大家共同学习,只是我稍微早一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