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zer (朝向追求快乐与真相之道)》之铭言:
我联想到一些事。关于“世俗的公众生活层面”。
也就是说,关于公众生活的规范上的是非判断,以及“执行对于为非作歹者的惩罚”层面
,佛教的观点是否“适当”(虽然,“适不适当”这也属于价值判断)
: …如果在学校、工作与生活层面,遭受不当的霸凌、排挤、诬蔑、侵害。请问:你会向受害
: 者说遭受伤害是“自己的业障”吗?我们应当教导受害者相信遭受伤害是源自本身的罪孽吗
: ?受害者应该要“忍辱”、“随缘受苦”的面对困境?受害者要“诵经回向给加害者”、“
: 行善,结好缘”来改善关系,并且“祈求圣灵庇护”?或是受害者要“相信一切是空幻虚假
: ”、“不执著虚实、对错”的放下烦恼?
很多佛教法师是要当事人“检讨自己”(检讨“受害人”...)。
我举几个大家有印象的说法。
一、受害者此世会受到如此恶报,是因为前世所造罪业。所以此世更当勤于精进。
二、犯罪者是受害者的逆增上缘菩萨,受害者应心怀感恩。
(参照维摩诘经提到的魔即是菩萨,魔是来以苦难考验当事人的菩萨)
: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则请问:你是否有向受害者提供任何实际有效的安慰与帮助
: ?或者你只是提出一套消极、不切实际的说词及作法?请问:以上的作法或建议,是提供帮
: 助,或是加大伤害?
我能了解大部分法师用上述说法来“抚慰”受害者勿因愤恨而导致活在痛苦中的说法角度
,但这会沦于没有是非。即便某些南传禅师(例如查“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