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内容推文回起来太长,所以用回文的方式。
现在很多都有数据可以查,很多事跟乡民的刻板印象差很多甚至还是相反的。
: theowing: Malik Bealsey在湖人外线35% 隔年在公鹿48%
: theowing: 这已经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了
: theowing: 唯一的解释是老詹持球体系 射手需要时间抓到感觉
: theowing: 不然就是要像Dlo这样自走砲型的才不太受影响
事实跟你讲的相反,先不说老詹越来越不持球这件事。
http://i.imgur.com/PjRnQQZ.jpg
http://i.imgur.com/EXXgY5z.jpg
Malik Beasley到公鹿之后,上场时间变多,但他每场的“前场触球”反而减少。
湖人:24.3分钟,前场触球19.5次
公鹿:29.0分钟,前场触球18.6次
上场时间多了两成,触球反而更少,然后三分球提升十几趴。
反过来的可能性更大:
火腿喜欢的多重持球者体系,以及老詹减少持球后,
反而让Beasley去做了很多他不擅长的事,
包括让他触球太多,还不如球来就射,对射手来说还更在节奏里面。
—
说穿了,先不看火腿,老詹的问题不是他持球覇球,事实上刚好相反。
是“老詹没有体力长时间持球了”,才造成球权释出后,其他人扛不起他的持球量。
如果老詹还能像18詹季后赛那样
“场均98.8次触球,前场触球43.9次,每次触球平均5.87秒”。
每场比赛有将近600秒“球稳稳地在老詹手上”,
那现在什么AR腿软,DLO不稳,通通都是假议题了。
PS.
老詹现在只有当年一半的触球时间(次数x每次平均秒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