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ash0319 (汤哥)》之铭言:
: → sag: 楼上的,编码的冗余在 Wiki 的表已经扣掉了。例如RBR=5.184G 10/03 20:36
: → sag: 是 RBR 1.62G x 4 Lanes x 0.8 (8b/10b) = 5.184G 10/03 20:37
: → sag: 那个 10% 是 Video Sync 用的,通常比 Active 部份多10% 10/03 20:39
: → sag: 去查 V-Sync / Blanking 之类的字眼可以查到 10/03 20:41
: → sag: 这个网页有详细计算各种规格的 Video Sync 参数 10/03 20:47
: → sag: https://tomverbeure.github.io/video_timings_calculator 10/03 20:48
: 有点迷糊了 能简单告诉我一下这网站怎么看吗
: 我是否可理解为给Video Sync用的这10%
: 因为CVT-RB CVT-R2利用率高 所以可以小于10%计算
: CVT利用率较差 要到30%?
: 2k 165hz在CVT-R2标准下会占用DP1.2的带宽94% 这样?
先讲结论
视讯本身有“真实画面”跟“有效画面”,差异是同步讯号的加入
传输本身有“真实速率”跟“有效速率”,差异是编码的影响
“真实”都会大于“有效”
你要去计算某个“视讯规格”能不能用某个“传输规格”去送
要用“真实画面”去跟“有效速率”做比较
下面是详细说明:
视讯输出跟萤幕之间不能只送画面
必须要在每一祯甚至是每一条扫描线中间插入一些额外的空间
让每一幅画面或每一条扫描线能够同步,这样才不会出现画面错位或是晃动
所以你一个 Full HD 的画面,“有效画面”是 1920x1080
但实际上视讯输出真正送出的会比这个多,用来同步用
(现代传输规格也会顺便在这些多余空间包声音讯号进去)
https://support.xilinx.com/s/article/899769?language=ja
第一张图里面的 Active Video 就是“有效画面”
实际上传送会包括外面的,我把他叫“真实画面”
至于多出来的部分到底是多少,要看走哪个视讯规范
例如 HDMI 是跟着 CEA 走,所以要看 CEA-861 那一栏
而 CEA 只规定电视的分辨率,所以不会有 1440P 的定义
只会有 720/1080/3840 等
所以真正的频宽需求算法,是要把这些多余同步讯号都算进去
以 Full HD 1080p@60Hz,8bit 在 CEA-861 为例
“真实画面”范围其实是 2200 x 1125 (看 H total & V total)
所以总频宽就是 2200 x 1125 x 8bit x 3color x 60hz = 3.564G
(不同视讯标准下算出来的会略有不同,因为“真实画面”的定义不同)
但视讯透过 HDMI or DP 传送,还要再加上编码的影响。
因为讯号传输如果完全不编码,容易造成讯号的不对称性
这对稳定传输是很不利的,会产生电磁干扰以及芯片异常
所以我们透过编码的方式,让你不论送什么画面
巨观上来看,0 跟 1 数量会是几乎一样的,而且会很随机分布
而这个编码会消耗一部分的频宽。比较旧的规范都走 8b/10b
也就是每 8bit 要编成 10bit 去传送,这样就等于多消耗了20%
我举 DP 1.2 里的 RBR 为例,RBR 速率是 1.62Gbps per lane
所以 RBR 可以送的“真实速率”是 1.62G x 4 lanes = 6.48Gbps
但因为走 8b/10b 编码,所以“有效速率”只有 6.48G x 0.8 = 5.184G
这就是你在 WiKi 上面那张表上看到 RBR 下面那边写 5.184G 的原因
那张表已经把编码效应排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