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fion0502.pixnet.net/blog/post/30396588
纯文字版︰
就像在台湾天冷想吃姜母鸭,
越南人进补就想吃羊肉炉,
韩国人是每逢下雨天,就想吃加了一堆葱的煎饼,
另外再配上韩式小米酒马格利。
葱饼主要材料是面粉、鸡蛋和葱,可又外加入各种不同料。
加入海产,就是大家来韩国必吃的韩食之一,海鲜煎饼。
加泡菜=泡菜煎饼…以此类推。
煎饼以釜山东莱的最有名气,因为釜山本来就海鲜有名囉。
马格利(makgeolli)呢,是用米、麦混和后去发酵而成的酒,
以前都是农民在喝的,所以也有农酒之名,
后来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现在就连在便利商店都可以买到。
另外也有依不同地区推出限定版口味这样。
为什么雨天必吃煎饼+马格利?
至于韩国人为何雨天爱吃葱饼+马格利,查到有说法如下
1. 雨声让人联想到料理煎饼时的油滋滋声响。
2. 当溼度增加时,血糖降低,就会想吃用面粉做的葱饼来增加血糖。
3. 马格利常跟葱饼搭配着吃,马格利的酒精浓度低(6%),
富含蛋白质和维他命B,口味酸甜。有那么点望梅解渴的感觉。
4. 马格利和葱饼都含有大量血清素,可振奋情绪提升食欲,
让人在阴雨天摆脱沮丧。
另外还有人说,因为韩国以前是农业社会,
下雨天无法务农,大家就待在家里跟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囉。
个人觉得1和农业社会这两点还蛮可信的。
因为我也常用联想法决定要吃什么。
然后马格利原本就是农民的酒,
葱饼也是个便宜又填的饱肚子的料理,
所以这理由说的过去。
讲了一堆,来介绍这间躲在新村角落的传统煎饼店─东学。
外观
有个白色的小小招牌,写着东学。
正门口超有乡下老房子的FU
再近一点看是这样
门旁就摆放著一大盆泡菜
内部
从里面往外看
照片左边小小的厨房放了一堆东西。
里面空间中等,但格局特别,难以一眼望尽。
这是一进门的一个座位区,很奇妙是个小亭子。
我们就坐在里面。蛮有自己小天地的感觉。
其他座位
还有一个小阁楼
阁楼栏杆旁挂了个鼓,朋友说,坐那边要点菜的话,
他都会敲鼓来唤阿珠嬷XD
空间被切的零碎,不过好几个区块加起来,全坐满的话,
大概也能坐30~40个人吧。
这边都是席地而坐,草席上舖著垫子。
坐定位就会上基本的小菜们
泡菜是要自己手动剪的喔。
他们家的泡菜是新醃的,不是陈年的那种。
所以不酸,还吃的到一点白菜的清甜。我蛮喜欢的。
菜单
话说翻译+注记这菜单累死我也,花了好多时间~
注意,上面的”综合”是指各式煎物的组合,
而不是综合口味的煎饼喔。
第一次来,建议直接点海鲜煎饼。
我们点了东东酒(小)的,还有海鲜煎饼
饼的味道不错,但老实说,我在别的地方吃过更好吃的。
韩国友人还说︰“我做的比较好吃,下次来我家做给你吃!”
哈哈~但我觉得这里气氛满点,所以味道就不苛求。
东东酒(小)
东东酒应该算是马格利的异卵双胞胎哥哥,
因为马格利和东东酒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经过过泸。
东东酒因为没有过泸,所以酒上会有点碎米粒。
而”东东” 在韩文就是指水上的漂浮物,这也是东东酒名字来由。
东东酒味道会比马格利再重一点。
我是习惯直接喝,
但不胜酒力的人,可以点汽水,把汽水跟酒混在一起喝。
忘了照到酒碗,它的酒碗是一种铝制、金色的碗。
老实说,有点像狗狗的饲料盆XD
店名起源
店家的名字叫“东学”,是源自于1860年左右的”东学党”。
原本是一个帮助贫困农民的宗教团体,
后来逐渐转变成有武力的民间组织。
后来他们为对抗贵族及歪果仁,
搞了个起义运动(东学革命),
这运动还成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详情可见wiki: http://goo.gl/RFdfVH)
所以店里面也可见到东学党人物的照片。
接
像是上图最左边,即是东学革命的领袖人物全琫准
这家店我在网络上还没看过有人分享,
那天去的时候,在场也都是韩国客人。
不过老板娘有说,还蛮多欧美观光客喜欢这里的。
大部份人到新村,都是吃东莱葱饼。
我觉得如果喜欢古老氛围、不想去别人去过的,可以来这间试试!
怎么去
从新村地铁站1号出口出来,
经过现代百货门口再直走,
看到IBK银行后右转继续直走。左手边会看到第一间7-11,经过它。
著经过一个小学,再直走,右手边会看到再一间7-11,在这边左转。
走个50公尺就可以看到白底黑字的”东学”招牌囉。
地址
地址(英文)︰53-98, Changcheon Dong, Seodaemun-gu, Seoul
电话︰02-322-7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