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以洪班长阅读《湖滨散记》为基础讨论人物设定的文章~
(内有前9集部分剧情雷,请谨慎阅读)
◆好读配图全文:https://lihi1.com/Fg8eB
◆脸书全文:
https://www.facebook.com/545427952318243/posts/1705868699607490/?d=n
◆以下转录文字全文:
在韩剧《海岸村恰恰恰》第二集里,帮惠珍(申敏儿饰演)解决在敬老宴闹出的风波之
后,洪班长(金宣虎饰演)独自一人到海边礁石垂钓,此时陪伴他的读物是亨利.梭罗
的书《湖滨散记》(原名Walden ; or Life in the Woods,瓦尔登湖)。
梭罗是十九世纪前期的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湖滨散记》是他在1845年28岁时,
独自一人到瓦尔登湖建造小木屋,过著自食其力、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简朴生活两年多
后,整理写成的著作之一,整本书纪录了他在独居期间的见闻与思考。
综观梭罗的生平及《湖滨散记》一书的内容,可以非常肯定,编剧刻画洪班长一角时,
根本是以梭罗为原型。
◆建造自己的房子
在《湖滨散记》书里提到,梭罗所居的木屋是他亲手建造布置的,而梭罗所认为的建筑
之美,也是“从那住在里面的人的性格和需求生长出来的”,与洪班长在池PD第一次到
他家时,他所说的话呼应:“这里的家具、灯光、每一个角落都是经我之手。”(第7
集)
◆以打零工维生,享受劳动以外的时间
在野人出版的版本(2020年)导读中,译者林丽雪认为:“他(梭罗)主张简单生活,
追求真实,不被物欲綑绑,才有足够的精神与时间,去尽情拥抱人生的一切体验。”这
段对梭罗的评价与洪班长只拿最低工资、休息日纵情玩乐的人物设定,颇能呼应。
此外,梭罗虽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曾短暂执教鞭,但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固定职业”,
以“打零工”维生,在书里提到:“在任何职业中,打短工最具有独立性。”“太阳落
山的时候,短工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这之后他就可以自由专心于自己所选、劳动之外的
某种活动。”
这样的人生哲学,对应到洪班长,可以说是几乎如出一辙。在第9集惠珍爸爸与洪班长
首次见面时,爸爸提出“你没有正职工作”的质疑时,洪班长理所当然地回应:“我目
前正在体验世上所有的工作,如果你硬要把它侷限在正职的范围内,那的确没有正职。”
在戏剧里,洪班长毕业于韩国最高学府首尔大学,但没有像是多数人所期待的,平步青
云的工作、升迁、发大财,而是回到家乡公辰,成为每一位村民都能以最低薪资雇用、
随时可以支援的应急人力——而洪班长也和梭罗一样,是几乎“万能”的。
◆比起“慈善”,更在意人的“良善”
回到第二集垂钓的洪班长,此时导演特别安排了一个画面给书籍内页,聚焦在“我渴望
人的花朵与果实”一句,可合理推敲这句话对整体的剧情铺陈有着重要的隐喻。
这句话出现在《湖滨散记》第一部分“经济篇”,在这个段落里,梭罗论及自己对慈善
的看法,认为人类因从事“慈善”而得到的美德评价过高,那并不是他评价一个人时的
主要依据,他期待的是“人的花朵与果实”,期待对方的“芬芳”与“成熟”能够传送
给自己,一个人的良善不能是短暂的行为,而必须是稳定的施予,乃至于自己无所感觉。
第一集最后,编剧透过洪班长碰巧看见惠珍对不认识的掉牙孩子伸出援手、为了偿还
4000韩元(约台币95元)的咖啡钱而专心投入剖鱿鱼工作等片段,告诉观众,在洪班长
眼里的尹惠珍是善良且不愿强占便宜的人。到了第二集,即使惠珍抱怨吴允的通话内容
被意外广播出来,洪班长虽一时气愤,却仍支援惠珍,试图扭转村民们对她的负面印象。
乃至于第三集,惠珍即使百般不愿意,还是让三位奶奶上了往首尔的顺风车,又载着洪
班长回公辰,嘴里一边抱怨一边体贴地帮他放下椅背;在坎离奶奶不愿意花钱治疗牙齿
时,私下拜访、说服她,一心以病患为重。
然而,洪班长也非一开始就对惠珍有好感,二人甚至多次有口角;但惠珍的种种表现都
让他明白,这位意外闯进公辰小村的不速之客,就像刺猬一样,虽有一身防御性强的尖
刺,但在手掌的温柔触摸下,就能跟牠培养感情,让牠放下防备。惠珍的行为与言语都
是直接而坦白,所展现的不是包装后的慈善,而是她内心柔软的良善。
第一集最后,洪班长代替惠珍将咖啡钱还给吴允时,对于吴允提问“你怎么知道她不是
骗子”,洪班长也只是会心一笑,说自己“就是知道”——此时的他,已经感受到惠珍
“花朵与果实”了吗?
◆参考资料
1. 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林丽雪译:《湖滨散记》【独家收录梭罗手
绘地图.无删节全译本】,野人出版,2020年。
2. 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文真明译:《湖滨散记》,海鸽文化,20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