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这篇重雷,没看完此剧的人不要看。
好读版:https://vocus.cc/article/60dc73adfd89780001b7f228
《我的上流世界》大结局真的很精彩,好久没有看到收官这么棒的作品,也许是主要角色的性格、所做的决定和选择、发展走向,都非常对中我的喜好,我感觉自己的身心灵各种层次,都被编导满足、美梦成真啦!
不过这篇要谈谈里面最可恶、人人喊渣的角色——韩知龙。人们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不想只谈可怜与可恨,这篇也不是要骂他渣(因为太多人骂,不用补刀了),而是他如何因为上一代的影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当然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起责任”,这也是大嫂郑瑞贤在整出戏里,不断重复的一句台词。
大家看戏时应该能注意到,韩知龙每次回忆亲生母亲的画面,都是她一脸哀怨的对他说:“知龙啊,你不应该出生的”。在大陆也有一名心理师嘉兰分析(如有误请告知),收养他的会长,也从未真心爱过这个孩子,虽然会长是真心爱着知龙的生母金美慈,但金美慈毕竟是怀着其他男人的孩子才来到枭远家,对于情敌的孩子,终有一道难以克服的障碍与心结。
韩会长名义上收养知龙,实际上只是供应他物质上的资源,对于这个孩子从来不打不骂,这背后显示的正是情感上的疏离。因此韩会长的遗嘱也说过,“我为自己的心胸狭隘,没能疼爱小儿子韩知龙而道歉”。
回到亲生妈妈金美慈,“母亲”的角色本应该是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首站,第一位能够安心学习“爱”的对象,不过韩知龙却从她的口中反复听见“你不应该出生的”、“如果你没有出生就好了”。这形同否定他的存在价值,他也找不到自己被生下来、存在的意义,可以说,那时候韩知龙的心灵,已经被母亲这席话给杀死了,这些话更如同梦魇,在他往后人生不断播放...
养母嫉妒金美慈,也从未善待他,换句话说,韩知龙的成长过程里,从来没有从任何一个人身上学习到如何“爱”;但只要身而为人,都有渴求爱的欲望,因此在他长大成人后,对于索取爱、付出爱的方式和心态,都变得十分扭曲。
你说他从未真正爱过李慧珍和徐熙秀吗?是,也不是。我相信他在某部分,确实爱过这两个女人。但根据萨提尔心理的理论,人们往往会从成长过程的家族当中,复制相同的行为模式,当他年幼时,心灵被所爱之人(亲生母亲)杀了;长大成人之后,也把自己习得的这种扭曲的爱,无意识地复制在他的亲密关系里,意图杀了这两个女人。
当他不清楚自己的存在价值,也丧失了辨别他人价值的能力。又应该说,这让他的三观大走歪,因为无论是成长环境或他受到的对待,都让他以为:所谓的价值就是“表面的完美”,更认定自己的人生也必追求这些,才是“有价值”,才会被认同。
所以他抛弃了第一个怀了他孩子的女人,也就是当时没有身份地位的李慧珍,甚至捏造出“她已经死了”的假消息,这是他第一次杀死李慧珍。
而他娶了被誉为女神的明星徐熙秀,因为徐熙秀让他相对能获得“表面的完美”,目的是借此巩固自己的存在价值。当他知道她怀孕时,还说过“不是有那种很宠女儿的爸爸吗?我一直很想当那种爸爸”,却在日后对她说“妳只不过是个装饰品而已”,所以他所追求的,一直都是像扮家家酒般的表面价值,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实质却有黑洞般的空虚,毕竟他从小在枭远家,就是如此被对待的。
等到熙秀流产,失去了他需要的价值;等到他认为从这两个女人身上,都得不到他所要的爱和价值之后,也就想将之摧毁,甚至动手要掐死她们。这行为呼应了他从亲生母亲学到的“如果你不存在就好了”,他也是这样对待他认为“失去价值”的爱人。
说这些关于家族的影响,并不是要合理化韩知龙的行为,更不是认同他,因为别忘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权,每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在这里引用节录一位家族治疗心理师冯以量,曾在《允许自己选择爱》这本书中说过:
“成长并不是回顾原生家庭,发现问题,然后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把责任推卸给父母。
成长更不是继续扮演受害者,要每一个人为你现在的生命而负责,要每一个人为你而做出改变。
对我而言,成长是回顾原生家庭,发现问题;不找借口,重新创造自己。
成长更是拒绝再扮演受害者,决意为自己的生命而负责,做出改变。”
韩知龙受到家族及成长背景的影响,选择了伤害自己和他人,而非爱的成长,这也酿成了他的自我毁灭。但另一位少爷洙赫,他所做的就是“不再复制上一代的行为”,勇敢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所以帅气的大嫂后来也领悟了,决定信任并尊重儿子的选择,那是真正出于爱的决定,即使两人没有血缘关系。日后她收到洙赫送的礼物,也是真正的心意,证明了:她跟继子共同做出不同的抉择后,让未来的家族命运有了翻转,上一代悲惨的轮回不再复制,不再是缺乏爱、否定爱、互相伤害的循环。
我们或许是没有韩知龙这么恶劣,但当我们狂骂他是渣男、变态、该死的同时,也可以反过来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在无形中落入了受害者的角色,无意识地复制某些行为模式,复制了各种伤害,而没有做出让自己跳脱命运轮回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