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国] "铁蒺藜骨朵"到底是什么形式的兵器?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2-08 01:51:20
※ 引述《doggy1985 (火锅人)》之铭言:
: 铁蒺藜
: 应该就是像海胆
: 日本忍者的惯用暗器之一
: 有点像是军营门口会撒的刺破轮胎用
: 骨朵
: 我的认知是大棒子
: 所以铁蒺藜骨朵
: 应该是上面有海胆的大棒子
蒺藜在植物学里的介绍,非本科的我就不提了OTZ..仅列出史书上查到的
《太平御览.百卉部四.蒺藜》:
"《尔雅》曰:茨,蒺藜也。(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
《说苑》: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
惟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春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
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所树者,蒺藜也。”"
《通典.兵五.守拒法》:"铁菱,状如铁蒺藜,要路、水中置之,以刺人马"
跟三国有关,且描述的比《汉晋春秋》更详尽的一段记载来自
《太平御览.兵部二十一.料敌上》:
"《通典》曰:蜀大将诸葛亮悉众十万由斜谷出,始平,据武功五丈原。魏大将司马宣王
帅师拒之,与亮对于渭南....(司马)懿与亮相持百余日,亮卒于军中。及军退,懿追焉。
亮长史杨仪结阵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遽退,不敢逼,经二日,乃行其营垒,曰:
“天下奇才也。”懿乃追之,仪多布铁蒺藜。懿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履前行,
蒺藜悉著履。次马步径进,追至赤岸,方知审问,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懿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至于骨朵,《武经总要.器图》:
"右蒺藜、蒜头骨朵二色,以铁若木为大首。迹其意,本为胍肫。胍肫,大腹也,
谓其形如胍而大,后人语讹,以胍为骨,以肫为朵
(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羔首,俗亦随宜呼之)"
参考对岸学者王兆春所著《中国古代兵器》一书,蒺藜骨朵、蒜头骨朵
各是带刺的与多瓣的二种骨朵
查一下史书,好像从宋朝才开始出现骨朵这名词,抗金名将岳云就惯使一对蒜头骨朵
作者: jabari (Still不敢开枪的娘娘腔)   2017-12-08 03:34:00
啊就金瓜锤啊...带刺跟没带刺的差异?
作者: Marchosias (living mob)   2017-12-08 07:42:00
Morningstar
作者: v7q4 ((.)(.)乳剑双修 -|=>)   2017-12-08 10:52:00
蒜头骨朵 感觉好像很好吃…… 蒜头大骨汤之类的XD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小天使)   2017-12-09 00:43:00
胍肫 骨朵 发音差满多的 是怎么念错成后者的XD
作者: neptune317 (薨)   2017-12-09 02:27:00
古时候不是说北京话
作者: Fmajor (萬物靜觀皆自得)   2017-12-09 11:07:00
有道理...
作者: MrHeat (热火先生)   2017-12-09 11:26:00
唐朝时应该是河洛话 所以我们唸唐诗用台语比北京话更有味道
作者: waterstone (Ollie's daddy)   2017-12-10 12:09:00
蒺藜其实在中药行买得到,手感尖刺,轻轻拿,不必握都会觉得有点痛。另大推这篇的考究
作者: nhltc1975 (他化自在天)   2017-12-10 13:13:00
推 考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