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网址: https://www.ptt.cc/bbs/Key_Mou_Pad/M.1492101677.A.F5D.html
//
一直都想买个轨迹球,也看了版上许多轨迹球相关的讨论/开箱文
考虑到本人拇指比食指中指灵活(平常滑手机也是用拇指)
加上最近都是长时间使用鼠标,手腕一直反复酸痛
就决定入手一只拇指型的轨迹球啦~
Amazon jp 上这只鼠之前正好在春季特价
选个比较便宜但较慢的寄送方式
含运换算一下会汇率,不到台币一千(不满三千免税)
但不管怎样都比 M-XT2 随便买还便宜就是了…
是可以考虑无线版,没贵多少
只是无线产品要国际货运好像比较复杂(卡NCC问题??)
而且轨迹球不需要移动,选有线好像还是比无线需要换电池好
顺便说一下这Amazon jp比较慢的配送方式,是给 ECMS(易客满)
其实还是搭飞机来的,只是每周只会有一天(通常是三~五)
集运一次飞来台湾
所以如果下单的时机不好,就会慢上一周
到国内则是 Dpex(迪比翼) 负责接手
这家也是挺厉害,从桃园机场到我手上竟然也花了一周
明明12号才收到的,竟然可以写我7号就签收
开箱之前附个官网介绍
http://www2.elecom.co.jp/products/M-XT3URBK.html
外包装是Amazon的盒子
打开之后,里面才是鼠标的简易包装
有用一层塑胶封膜,防止碰撞用的
还有附日文广告单...
简易包装的盒子里面,真的很简易
上下塑胶壳夹着鼠标跟全日文的说明书
没有封死也没有钉钉书针
不会有拿剪刀剪包装顺便把鼠标断头的风险
跟平常用的小鼠(g300s)一比果然大小有差
剩下的应该就跟官网上的图差不多
我的手的大小是“祕密”
(是不是有一种说法 手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
反正就一般大小
鼠标握起来是挺舒服的,手腕会微微的碰到桌子
不会拱起手掌或是什么奇怪姿势
不过一开始操作时,小儿麻痺感非常严重
第一次用轨迹球
感觉我未开发的大脑
控制拇指跟食指的神经,好像纠缠在一起
点左键的时候拇指会跟着动
选文字的时候有点障碍...
使用两三个小时之后,才慢慢开始习惯
目前是可以正常使用了
可能大脑跟手知道这两个神经讯号应该是要分离的吧...
滚轮操作起来会有点卡卡,看那些跟 m570 的比较文都有提出这点
应该是跟鼠标内部卡住球球的设计有关
很难形容这种感觉
感觉是静摩擦到动摩擦的那一瞬间,需要施比较大的力
画圆的时候情况会比较明显,圆形会变成多边的矩形
滚轮是四向的,大推阿!!
XT2 跟 XT3 从官网的说明
唯一的差异是 XT2 5键 和 XT3 6键
一开始还以为“6键”是会多一个按键
结果不是
是无名指键在 XT2 是 Sniper Mode
按下去之后会降低轨迹球的灵敏度
让你可以做比较精细的操作
到了 XT3 则变成可以自订的按键
需要搭配官方的鼠标助手修改按键功能
在 win10 下测试,鼠标助手一样可以正常使用的
每个按键都能自订... 无名指键默认是无功能
软件里面什么鼠标/键盘按键、组合键甚至手势都有
就是没有 Sniper Mode 的键可以选...
不过搜到 Reddit 上有人讨论过这问题
可以安装 AutoHotKey 实现 Sniper Mode
附上我抄来改改后的 Script 档
https://gist.github.com/GaliTW/6e6ad060aedb15b10b51429b3281e7fc
第十行这边,倒数第二个数字可以改成自订的灵敏度
(范围是1-20,档案是10,不过我都用2或3)
鼠标助手则把 无名指 指定成“左Windows键+N键”
Win10刚好没有这个Hot Key,其他版本可以查查有没有别的组合
所以按下无名指键触发“左Windows键+N键”
AutoHotKey发现这组合键触发,就会调成自订的灵敏度
放开之后,就会回复到原始的灵敏度
感觉还可以用来做其他设定,挺方便的
虽然 XT3 少了 Sniper Mode
但是自订反而比 XT2 弹性许多
总之这鼠标俗又大碗
大推大推~
欢迎入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