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协和要转型为燃气,台电打算在那里填海造陆18.6公顷,建造天然气接收站,一方面
破坏海洋资源,一方面会因为漫长的工期让中山区堵车数年。矛盾的是,接收港口还没盖
好之前的七年,台电要用浮在海上的浮体式接收站。而陆上接收站只用20年。与其如此,
不如就用浮体式,还可以解决桃园大潭的藻礁争议。
https://tinyurl.com/3442pd32
苹果日报 深刻思考“能源转型正义”的可能(王醒之)
面对全球逐渐步入极端气候的危机,以再生能源取代传统煤炭等化石燃料无疑是国际共识。
目前不但有超过200家如苹果、微软、google等大型跨国企业同意在2020至2050年间,达成
100%使用绿电的目标,重点是,他们也将同步要求供应商必须达成。这意谓著台湾的能源转
型若来不及搭上这班绿能列车、无法提供稳定绿能,台湾高科技产业势将被排挤出国际供应
链。
“能源转型”对台湾的急迫性已无庸置疑,姑且不论这样的考虑是被气候威胁或商业利益驱
动,应该没人会否认环境永续发展才是未来经济基础。但是,我们在台湾看到的是政府急着
对国际缴出减碳成绩单,而囫囵吞枣,以能源转型之名行环境不义之实。
落后开发模式拼装转型
就如仓促上路的“农地种电”政策,因为法规不完善,让绿能业者在利益趋使下强势进入农
渔村与公有土地,数千公顷农地流失,在台湾各地造成“绿色冲突”;除此之外,中油观塘
三接案对千年藻礁的危害、台电协和火力发电厂在基隆填海造陆对万余株珊瑚的威胁,或是
电业商在基隆北方三岛珍贵渔场的离岸风电提案,都血淋淋揭露了这个事实:能源转型同样
也是一种开发行为!
但,以“绿能、转型”为名的开发凭什么有这么大的正当性?更讽刺的是,上述3个案子的
共通点都是不顾民间反对,拒绝审慎评估“替代方案”的可能。以善之名所为之恶才应更尖
锐地被检验。说到底,他们还是想用落后的开发模式拼装出新的能源转型。
以协和火力发电厂由燃重油转型天然气为例,虽然2032年转型完成后可降低碳排量与污染,
但台电以“填海造陆18.6公顷”做为液化天然气接气站方案,却将对基隆外木山海岸生态带
来巨大、永久冲击,只为迎接“每个月2艘次”的液化天然气LNG船!况且,天然气发电也是
能源转型的过渡方案,在2050年“零碳排”来临前势必将重新检讨,此刻临时抱佛脚的填海
造陆方案甚至可能只用18年!
而国际上早已有20年成熟经验、相对环保的“浮动式天然气接收站(FSRU)”工法,其成本
、工期仅填海造陆的一半,连天候海象也都足以克服。远如美国有飓风侵袭的墨西哥湾,或
波士顿麻萨诸赛湾离岸约21公里处完成FSRU建造工程只花7个月;再如邻近的香港即将在今
年完工启用第一座FSRU,提供2个发电厂使用。尽管国际案例众多,台电仍拒绝正式进行替
代方案评估,并以天候、断气风险、港区静稳度等技术理由否定,却又无法自圆其说何以在
填海造陆期间规划以FSRU为“长达7年”的“临时性”接气方案。
协和发电厂更新改建案总工期预计超过10年,只是“附属设施”的填海造陆就会花上7年时
间,到最后,真正延误能源转型的恐怕是台电自己。
生态与绿能不用二选一
高举“绿能”的旗帜但却逼着人在生态与能源间扭曲的二选一,这样的转型是不会有正义可
言的。与其花力气不断强调未来对于农渔业的损失补偿、利益回馈、转业再就业,不如深刻
思索“能源转型正义”的可能。否则,这些补偿与回馈都只是反向证明“不正义”的事实。
基隆市拖网协会陈传文理事长日前在离岸风电说明会中对绿能电业者说:“你们干脆把渔会
都买下来好了!”我觉得正是粗暴能源转型最清晰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