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9202507 (先认真的就输了。)
2019-02-09 17:07:25已可入住。
地上九楼地下三楼(有错请指正)
二(26p)到三房(41p)。单价23-26万/坪. 装潢屋+3万/p. 固定配一个
机车位。
总户数不到200户,一户可买一车位,要多买要等其他住户不买车位。
管理费60元/p+车位清洁费500元.
公设有泳池等。
可贷八成。
个人评价:
优点:近北二高/武仑国中小/武岭街生活机能很方便。
缺点: 山坡地/近motel/基金一路假日很塞。补充:一层十户用二只电梯。
https://i.imgur.com/NkrTP4z.jpg
https://i.imgur.com/BP3YxXG.jpg
作者: h2a4 (寂静之心) 2019-02-09 17:25:00
觉得离武岭街热闹的地方还是有点距离
我住的大楼已经20几年了,管理费也是一坪50几。但是真的有认真在维护(而且公设只有电梯和庭院造景,游泳池健身房等都没有)
基隆市区不少新电梯大楼管理费都100/坪看公设状况,没一定
如果这价格买城上城或七堵百福的新大楼不是更划算呢?交通和机能都大胜
作者:
ssdavid (^^)
2019-02-09 20:22:00好贵
作者:
beau0 (宝宝)
2019-02-09 20:37:00不会呀!感觉这边下去右转往二高左转62会比城上城那边好一
作者:
s7024546 (巴哈无伴奏前奏曲)
2019-02-09 20:56:00其实就时间上不会比城上城省吧,不过没开车的不用怕客运客满就是了
作者:
enhao (enhao)
2019-02-09 21:47:00实用推
作者:
ssdavid (^^)
2019-02-09 21:59:001坪10万差不多+1
楼楼上几位真的有在买房子吗?2012年玉照执政时我就买11.5了,那一年最低实价登录还有机会看到10没装潢屋况略差,现今的基隆用实价登录去看也很难遇到10吧
作者:
ssdavid (^^)
2019-02-09 22:33:00我好像是2010年买的预售,就买13万多/坪那时就觉得非常贵,感觉基隆破20真的太离谱台湾未来房市最后应该会跟日本房市一样崩盘因为少子化,供过于求了
另外,基隆房价实际上就是受大环境牵动上升了,说一坪10万才可买的,可能要等到整体房市有大影响如SARS或天灾,新屋才有可能降到10万/坪。
房租是跟着基本薪资,当房市空头许久,租金/总价 达到3%左右或以上大有人会出手逢低购入。
管理费一坪60只有200户左右,感觉要养泳池有点辛苦
作者:
bramn (老天啊...~~~~~)
2019-02-09 23:33:00只要汐止南港内湖不崩基隆要崩不容易.外溢现象
刚刚在Mobile 01看到文章提到代销说翰林均价22万/坪,那实际上应该可以再谈低一点,加油!
基隆真的没那个价值 炒到破20…我就很后悔当初丽景江山一楼一坪6万没买来增值后来买登辉专案那鸟地方一坪5万 最后脱手还赔20万
作者:
a216034 (aa)
2019-02-10 11:27:00安乐区车流拥挤、没火车站、山坡地多,根本没那个价值...近北二高也只是上去塞而已
作者: pttru (됺)) 2019-02-10 12:33:00
生活机能差,要有机车才方便!一开始卖588,现在卖788是大坪数吗?
作者:
bramn (老天啊...~~~~~)
2019-02-10 13:28:00事情要相对来看.当初基隆跌到个位数.新北很多都10初头
真的,房价炒大高.迟早会泡沫化,会像现在的日本,政府出资补助拜托你去买去住
作者:
bramn (老天啊...~~~~~)
2019-02-10 16:35:00你的迟早是多久?我很期待这天到来
作者:
ssdavid (^^)
2019-02-10 20:32:00等生育率变0的时候,房价崩的那天就不远了
那也要有空屋,除了城上城,我记得其他基隆新建案都颇快就完销。
作者:
uuilee (lee)
2019-02-11 13:37:00台人口2022负成长 房子却一直盖这天很快到来不过现在人工建材一坪成本都10万以上 因此 15左右应该是基隆合理价
作者:
chauhoo (木瓜珩)
2019-02-11 17:06:0010万左右可买的真的可等到天荒地老再买了,真的是自己的小小世界欸
蛮多外县市搬来基隆的,经过一个冬天就逃回去以前的地方
作者:
pluschen (.......)
2019-02-12 09:31:00有谈到22万/坪,但仍觉得有点贵
作者: rjjq0305 (rjjq0305) 2019-02-12 13:08:00
这一区近几年中古华厦一坪都开到1617万了,实际成交大约1314万,新成屋一坪10万!!!真的有你敢买吗???不过生活机能其实不好,离武岭街商圈近?你亲自用走的走一次就不会这样想了
缓跌有可能,大跌可能这几十年很难,看看南港台北市未来的都市发展,外溢效应,缓跌修正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