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档案局的好文,介绍澄清湖的历史
湖光山色:从工业走向观光的澄清湖
https://reurl.cc/0oR9Rk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档案典藏组科员 李昕颐
(建议看原文网址,有很多珍贵文献照片)
澄清湖位于今高雄市鸟松区,是大高雄地区重要的水源区,园区面积占375公顷,目前也
是民众观光游憩的场所。从民国49年起,对外开放观光至今一甲子,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国
家档案,一起探索澄清湖如何从原本提供工业用水的水源地,发展至今日成为具代表性的
观光风景区。
澄清湖是高雄第一大湖,与高屏地区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民众心中多少都留存著与
澄清湖相关的记忆。这可能是学生时期参加学校在澄清湖举办的烤肉、露营活动,跟同学
们一起享用大家通力合作完成的野炊料理,也有可能是接受公司行号在澄清湖举办的受训
活动,或是放学、下班后与三五好友前去澄清湖棒球场看一场热血的球赛。
在今日以风景区著称的澄清湖,旧称公爷陂、赤山大埤、大埤、大贝湖,早在明郑时期就
是当地重要的水源地。清领时期,为提供农田灌溉与民生用水,修建曹公新圳并引高屏溪
水源至此。至日本统治台湾末期,因应战争的爆发,为供应战备所需工业用水,成立“高
雄工业给水厂”,成为台湾第一个提供工业用水而设置的水厂。
民国(以下同)36年,政府接收台湾后,将高雄工业给水厂改为“高雄工业给水工务所”,
整修机具,恢复供水。又于41年,改制“台湾省高雄工业给水厂”,主要供应高雄硫酸铔
厂等公司的工业用水(图1)。63年,为改善国内公共给水情形,政府成立“台湾省自来
水公司”,澄清湖纳入台湾自来水公司第七区管理处。随着大高雄地区工厂林立,工业用
水需求量大增,澄清湖已难以负荷,转由凤山水库供应工业用水。92年起,澄清湖采用国
内首创奈米级高级净水设备,蜕变为高级净水厂,继续供应大高雄地区高品质的民生用水
。
澄清湖邻近高雄闹区,周边交通便捷,民众毋须跋山涉水即可造访,欣赏水波如镜的美丽
湖景,加上早期改善淤泥问题,在园区四周大量种植树木,翠绿、清幽的景色,遂成为发
展观光景点的优势条件。47年,台湾省观光事业委员会发展观光事业,为吸引海内外游客
造访,致力将此处打造成“大贝湖风景区”(图2),且于4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至当年底
,游客人数高达21万人次,跃为南台湾户外观光的闻名景点。52年,易名为“澄清湖风景
区”,并设立观光课专责办理观光业务(图3),也是现今全台湾12个自来水管理区处中
,唯一设有观光课管理风景区营运事务。
澄清湖园区总面积约375公顷,规划园区时参考中国江南地区的园林建筑风格。因此,游
客进入园区,会先经过一座高大的中国式牌楼(图4),环绕湖边兴建的高塔、曲桥及凉亭
等“澄清八景”特色建筑,都是显著的地标,只要循着八景即可游览园区一周。极富中国
园林建筑特色的景观,例如蛟龙伏于湖面的九曲桥成为早年招待外国嘉宾的景点(图5)
。
值得一提的是,澄清湖许多景点与历史事件、当时政治氛围密切相关,例如屹立湖中的小
岛命名富国岛,是纪念大陆沦陷后撤往越南富国岛之国军英勇事蹟。另外,改建为展示海
洋生物的海洋珍奇馆,原本是48年为了防止核子战争,而于山丘底下打造地下作战指挥中
心,全长蜿蜒200多公尺宛如迷宫。除此之外,园区内还有提供休憩娱乐的野餐区、泡茶
区、烤肉区以及儿童游乐区等设施,是学校与机关团体办理大型活动、聚会的首选,如67
年中华民国女童军即在澄清湖举办全国女童军大露营(图6、图7)。
为发展澄清湖与周边地区观光产业,邻近区域也进行许多建设,较知名的有位于澄清湖畔
、外观与台北圆山饭店极为相似的高雄圆山大饭店(图8、图9),以及耗资12亿元兴建,可
容纳约2万名观众的澄清湖棒球场。
澄清湖在60至80年代是高雄地区知名的景点之一,随着南北交通便捷,旅游趋于便利,加
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改变大众对于观光景点的想像,大型的人造景观已不再是观光主流
。澄清湖风景区因应时代的变迁,调整经营策略,部分空间委托民间经营,逐步汰换老旧
、危险设施,配合季节种植特色花卉、树木,重视园区生态保育,积极推广水资源环境教
育,甚至提供高雄市民免费入园的福利,让澄清湖园区展现新气象,招睐更多民众前往旅
游。
时至今日,澄清湖犹如城市中的绿洲,广大的园区不仅提供民众运动、野餐、亲子活动的
场所,湖水与树林交织的环境更成为昆虫、鸟类喜爱的栖息地(图10、图11)。由此可知,
澄清湖人造环境历经时间淬炼,已和社区紧密互动,并与生态共融。今年,正值澄清湖开
放观光一甲子,在造访澄清湖游历湖光山色之前,不妨透过国家档案资讯网,掌握从工业
走向观光产业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