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我的家乡也有秘境(25)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

楼主: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9-05-24 15:28:19
※ [本文转录自 Tai-travel 看板 #1SvvpTQm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标题: [游记] 我的家乡也有秘境(25)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
时间: Fri May 24 15:27:23 2019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227582876
我的家乡也有秘境(25)-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单挑神秘地表高雄都会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Google Map Earth卫星空照图搜寻地表,有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如《
单挑枋山溪神秘地表》曾经带我们深入寻访深山河谷中未知的神秘平行线。神秘地表
不一定只出现在荒山僻野,如果你看过高雄凤山地区的Google Map卫星空照图,一定
会注意到这个神秘的“双同心圆”。
【高雄神秘地表-凤山双同心圆】
  位于大东文化艺术中心、大东湿地公园东北方,高雄市凤山区稠密的都会丛林之
中竟浮现出明显的圆形轮廓,这个神秘圆圈呈现内、外圈双同心圆结构,其内圈直径
约 300公尺,而外圈直径可达 800公尺,巨大尺度的几何结构令人联想到那斯卡大地
画和英国麦田圈。究竟历史脉络如何刻画出了这幅“凤山双同心圆”的神秘轮廓?《
我的家乡也有秘境》受到单挑神秘地表探索精神的启发,我们着手探秘“凤山双同心
圆”的故事。(2019年五月)
【“海军明德训练班”胜利路入口】
【凤山双同心圆内圈胜利路围墙】
  从瑞北路转进瑞兴路过博爱路交叉口,一路向东直抵“凤山双同心圆”内圈地带
,只见围墙半环形包围胜利路形成隔绝,由围墙顶部架设铁丝刺网推测这应该是某种
营区或是监狱禁区。没错,此地就是昔日“海军明德训练班”所在地。西元1962海军
训导中心成立,1976年就地改制为海军明德训练班,专门负责管束军中的顽劣份子,
就像是军队版的少年感化院,只不过里面没人性训练法可是让再凶的狠角色都变会成
软脚虾。后来明德训练班在2001年遭到裁撤而闲置,2010年公告为国定古蹟,至今每
周六、日开放民众现场登记免费参观。
【“永远忠诚”】
【浴厕小屋“明德精神”训示牌】
【大碉堡“堂堂正正做人”刻字】
  园区内历历在目训言牌匾、刻字和设施遗迹,或能想像当时海军明德训练班时期
的管训生活,禁闭室、勒戒室那阴暗狭小的关押空间令人不寒而栗,特别的地方在室
内墙壁上装置软垫,据说是为了防止关禁闭者或毒瘾发作者撞墙自我伤害。
【禁闭室、勒戒室遗址】
【室内墙壁上装置软垫】
  溯源既往,海军明德训练班所在地必其来有自,原来前身是“凤山招待所”,明
德训练班“恰如其分”承接其现成“招待”设施以实行管束之用。当时,这里虽称招
待所却恶名昭彰,二战后国民政府播迁来台成为情报队驻地,在海军白色恐布时期用
来侦讯、拘禁高阶军人政治犯与思想犯的地方,那段台湾迈向民主过渡期的沉重历史
,地下碉堡黑暗深处不知封印了多少无辜冤魂。
【园区招待所“中正堂”】
【园区内岗哨遗址】
【大碉堡牢笼铁窗意象】
【大碉堡通往地下空间通道】
【黑暗深处不知埋藏多少秘密】
  经历二战后“凤山招待所”白色封印时期、“海军明德训练班”时期,曾经众所
皆知却神秘色彩十足,但这不能解释“凤山双同心圆”地表样貌为何如此由来?原来
,较不为人知的是,范围包括前凤山新村十巷、前海军明德训练班及前海军凤山基地
发射台,在日治时期曾经是“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所在地,与东京船桥、长
崎针尾并列二十世纪初日本海军三大重要无线电信所。
【西元1944年美军所绘制凤山地图】
  由西元1944年美军所绘制的凤山地图,可见“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双同
心圆建造纹理之由来,功能原理就像现代的阵列雷达或阵列望远镜。十九世纪末至二
十世纪初,长距离通信科技以短波电波为主,为了能高功率、高解析收发远洋地区的
无线电信号,设计以通信基地为中心,在周围架设大量无线电塔并设置成大面积的圆
形阵列。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略图】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分为外圈、内圈两大区域,其中外圈还可再分成两层
结构,最外围的大圆直径约 800公尺,内围大圆直径则是 680公尺,依此二层外圈大
圆分别架设了36座与18座小型拉线基座,这是用来固定无线电信所内18座高度达60公
尺的通信副塔。直径约 300公尺的内圈小圆内则建有 3座钢筋混凝土大型拉线座墩以
正三角形顶点分布,用来固定位在中央圆心处高度更高、可达 200公尺的通信主塔,
规模非常惊人。如今这些通信电塔设施多已消失,只残留东边周围农田、荒地中的副
塔拉线座墩十数块,以及园区内的主塔基座和拉线座墩而已。
【曾高达200公尺的通信主塔基座遗迹】
【东边荒地中的副塔拉线座墩遗迹】
【大圈的东边区域已成农田和荒地】
【东边农田中的副塔拉线座墩遗迹】
  凤山无线电信建于西元1919年(大正八年),成为当时日本海军南太平洋通讯网
骨干,建筑规模可比当时最大的东京船桥无线电信所,后来因无线电通信媒介进步为
长波电波,已无再兴建此类大型无线通信设施的必要,“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
”见证了当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是高雄难得的珍贵军事文化资产。
【大碉堡南侧与东侧斜坡掩体】
【大碉堡西侧斜坡钢筋混凝土掩体】
【大碉堡北侧】
  “大碉堡”为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时期电信室基地主体的所在处,为防战时
空袭轰炸,大碉堡防御工事甚为坚固。建筑主体平面近似矩形,高度约12公尺,东-
西向长约80公尺,两翼覆土呈斜坡状,屋顶上覆土颇深并植草欺敌。南-北向宽约40
公尺,两侧设计防爆铁门窗,建筑结构采钢筋混凝土以方形断面钢筋包覆高强度混凝
土。凤山招待所时期,大碉堡被遭拘禁在此的“来宾”称为“山洞”。在海军明德训
练班时期则用来作为管训学生的第1、第2中队寝室。
【大碉堡西侧筒形跨间内部】
【大碉堡西侧筒形跨间南侧出入口】
【大碉堡西侧筒形跨间钢构天车】
【大碉堡西侧筒形跨间内部扶壁柱】
  从东西向剖面图看去,可见大碉堡内部组成为南北向三连拱的长筒形大跨间,每
个跨间以双层墙分隔,墙中有设计通风管道贯通整座结构物,为当时中央空调系统的
型式之一。东侧筒形跨间的柱子较多,用来支撑上头的木构与钢构大梁。中央筒形跨
间在一楼细分成三个小型筒形跨间,二楼部分则是耐火砖造结构物,两侧上方设有大
型风扇。西侧筒形跨间在两侧有扶壁柱,主要是为了支撑钢构天车大梁。
【中央筒形跨间二楼】
  大碉堡结构层层严谨、设计用心,见证了当时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目前有开放
西侧筒形跨间出入口供游客入内参观。
【十字电台西端建筑】
【十字电台建筑西南视角】
  “凤山双同心圆”内圈围墙往南另延伸出一块方形区域,此为“十字电台”座落
的地方。十字电台亦为防御工事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从日本海军、二战、民
国以后直到裁撤为止,一直都是作为军队通信电台使用。
【十字电台西端入口防爆门】
【地板标示海军徽帜】
【进入十字电台内部】
【十字电台室内中央】
【大型分电盘】
  建筑主体高度约 9.5公尺,外观呈十字平面形为其特色,室内十字中央处有一大
型分电盘,上头的十个面钣功能为电源总开关和分电钣。电台上方及周边的空调管道
目前尚存,北端与东端可见缆线槽沟,西端则设有夹层有梯子供爬上爬下,内部为风
管。南端的地下层则放置电力设备及空调鼓风机,天花板上还保留小型天车吊装设备
,墙面尚留存作为电力绝缘用的瓷制碍子。
【十字电台北端出入口】
【十字电台西端夹层爬梯】
【十字电台南端内部装置设施】
【十字电台地下室入口】
【十字电台地下室】
  十字电台屋顶上跟大碉堡一样也有覆土植草欺敌,各出入口也有设置厚重的防爆
铁门窗防御轰炸,类似舰艇的水密门扇以圆形操作盘旋转开关,遵照海军型式的建造
细节皆其来有自。十字电台同样兴建于日治时期但较大碉堡晚,昔日习惯称大碉堡“
第一送信所”,十字电台则为“第二送信所”,在日治时期及国军使用期间皆作为通
信电台,裁撤之前最后的使用单位为“海军左营通信站凤山发射台”。
【十字电台防爆铁门窗】
【防爆铁门窗外观】
【十字电台海军后勤司令部库储安全守则】
  园区内还有其他古蹟本体建筑。办公厅舍及教室为一层楼附单边长廊结构之砖造
房舍,作为凤山无线电信所的办公空间,到了凤山招待所时期被划分成会客室、审讯
室以及拘禁犯人的“普通号”和“优待号”。海军明德训练班则当成教室与班主任的
办公室。办公厅舍后方则是砖造库房,用来当仓库或作为其他生活机能用途。
【办公厅舍长廊】
【库房】
【库房内部走廊】
  库房旁边竖立一座砖砌水塔,高度约 6公尺,圆柱塔型之红砖圆弧面砌工细腻,
走进下方内部空间可见上方以格子梁支撑其上的水槽,出挑的砖托架则支撑格子梁本
身,此设计是否有在底部烧柴加热上方槽内储水之功能,须再推敲。
【砖砌水塔正面】
【砖砌水塔背面】
【格子梁支撑与砖托架构造】
  小碉堡位在园区大操场旁,砖造掩体外观全部覆土植草,上面还成长一棵蓊郁大
树,前后出入共有四扇防爆门,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筒形结构,昔日作为弹药库使用。
【小碉堡】
【小碉堡筒形前后贯通出入】
  宿舍及病院位于凤山通信所内圈北半部区域,建筑群包括军官宿舍、下士官与守
卫宿舍及病院,除了砖造建筑,也有传统日式的二重梁和小屋木构屋架型式,不过目
前因年久失修而封闭禁止进入参观,只能从围墙外窥见其废弃在荒烟漫草中的模样。
不仅日治时期由日本海军建造的军事设施,园区内还有许多国军后期增建的建筑物如
警备室、会客室中正堂、明德楼宿舍、至善楼宿舍、厨房、管训中心等。
【宿舍及病院区域禁止进入】
【宿舍及病院建筑群一隅】
【大澡堂-《KANO》电影取景拍摄地】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的历史渊源,塑造了“凤山双同心圆”的地表轮廓,
作为台湾建筑技术、军事设施、无线电通信设施丰富又珍贵的历史资产,深入探秘著
实津津有味。
【通信电塔架设意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