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enchii (!!PTT能吃吗!!)
2018-11-15 23:49:10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9969
现在看来,格局还是屌打目前六都要选的候选人
2005年1月号
谢长廷 以城市美学“感动”市民
短短六年间,从不认同、不相信到相信,高雄这个城市有了很多改变。市长谢长廷在“远
见人物论坛”中,分享了他打造海洋首都的经验与心得。
今天讲高雄并不是要老王卖瓜,其实和台北比较,高雄还是比较落后,不过高雄有一点是
最特别的:高雄的改变最大,且有戏剧性的改变。
未来世界的潮流是国家的界线愈来愈模糊,城市的竞争反而比较突出,有个知名的国际建
筑师曾说道,“从卫星上看地球,很难分辨国家的界线,却很容易看出城市的特色。”台
湾的面积不大,我认为建设台湾,城市的经验可做为大家参考。
高雄的改变在哪里?过去,高雄市民对高雄没有信心、骂市政府,亲戚朋友来高雄玩,还
自嘲:“高雄没有建设,抹所在(没地方),免看啦!”市民骂政府,对城市的光荣感、
满意度很低。但最近《中国时报》的调查却发现,高雄市民认为高雄有进步的占了82%,
是全国最高的;另外对未来有信心的,也超过了六成。
从生活的感觉来说,过去很多人有刻板印象,认为高雄是工业城市,河川被污染,水不能
喝,空气不好,治安不好,登革热会死人,大致都是负面的评价。
不过现在市民觉得高雄有改善,河川干净了许多,也有城市的愿景。当然高雄还有很多待
改善及努力的空间,不过一些成功经验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建设有几个要素,第一是清楚的目标,让大家知道要走向何方;第二是
策略,如何能达到目标;第三是要有一群有效率、执行力的团队,能落实目标、执行策略
;第四是要有一群有共识的民众热情支持;再来就是周边的条件,包括协助的人、中央的
配合等。这五点是我认为国家或城市要成功的关键。
十六字策略再造高雄
我在台北出生,在台北当了十五年民意代表,和高雄其实没有什么渊源,所以来高雄参选
是很大的冒险,大家都不看好。一开始很难得到当地的认同,但是这个经验对我很重要。
我认为建设高雄,第一个要有目标,这个目标除了明确,还要有远见,且这个目标能让大
家觉得兴奋。
高雄究竟要设定什么目标?谈到城市、台湾,就必须想到亚洲、想到世界,目标才会和世
界同步,过去都是从大陆的边陲来想台湾,但未来台湾的政治关系,会走向大陆与海洋的
接口发展,海洋立国、海洋世界、海洋的时代,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方向,所以高雄要和海
洋搭上关系。
另外这个目标也要和历史、文化、感情有所连结。再来,这个目标要有创意,当时我们大
胆设定高雄是海洋首都,能和海洋立国接轨,又有首都的挑战。我们和市民讲,高雄要代
表台湾,而首都的另一个意义,是指首都级的生活。
如何让目标不会好高骛远,就必须使目标在射程内,也就是打靶要打得到;打不到,瞄准
也没有意义。打得到除了力量外,还要思考时间。市长一任只有四年,且连任不一定会成
功,四年内如果统统看不到东西,这个目标是空的,但也不能短视,只做连任的准备,所
以这个目标的射程距离便非常重要。
起初市民只觉得海洋首都的概念不错,但并没有很认同,做起来满辛苦的。前几年我的民
调都在30%~40%间,台北市长则在70%,很多报纸很喜欢做高雄与台北的比较,每次公
布民调前,我就感觉好像受到凌迟折磨。有一次我的民调只有30%,我去问那个媒体,怎
么会这么低,对方竟然说已经帮我灌水、四舍五入了,原本民调才27%,真让我哭笑不得
,我的亲戚朋友应该都不只27%啊!连亲戚朋友都不认同!这是一段辛苦的锻炼。
如何能达到高雄的目标?我归纳摸索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说明策略:在地特色、跳跃成
长、区域合作、不搞对抗。
在地特色
任期有限,我们要让民众建立信心,信心、信赖对现在的台湾非常重要。高雄发展什么最
有特色?我提出了“Only One”的概念,我们不一定要Number 1,但一定要Only One。
来到高雄后,我注意到最臭的前镇河、爱河,却是最宝贵的。因为台北的河川都有堤防,
要防水灾。高雄的河川源于潟湖,日本人把它整建成河川,海水涨潮的时候才有水,上游
来的水其实不多,不用防水灾,这种不要堤防、不怕台风的河川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从
整治前镇河、爱河开始,要让市民的视觉感官不同以往,把高雄的空间解放,落实城市美
学的概念,让市民觉得城市是美的,从视觉来带动感情、情意。
导入城市美学,我们将高雄市当做艺术品来建设,用在地特色来建设。高雄是一个港都,
我们就定位为水与光的故乡,现在有城市光廊、艺术大厦、光之潭,利用光线让夜晚的高
雄更漂亮,所以我们是从港边、河边、潭边做起。更与中央配合改善自来水问题。
结合在地特色的经验很成功,例如爱河就变成高雄的特色,在台湾,很难得能看到一条河
位于市中心内,民众可以在河边散步、喝咖啡、或是听音乐会。
我认为以海洋、光、水落实城市美学与在地特色是成功的。在地特色也包括尊重地方的感
情,像要建新火车站,我们就坚持不拆旧火车站,因为六十几年的旧火车站是很多人的记
忆,经过许久的争执,最后大家决定将旧火车站迁移八十二公尺。我们发包的过程很戏剧
性,承包的厂商就是当年建旧火车站的日本清水公司,迁移过程中放了三杯水在火车站前
廊,移动八十二公尺,水都没有溢出来,误差值不到三公分。在迁移前一夜,民众唱着“
高雄发的末班车”“再会啦!车站”,场面很感人,有人诉说著当年来高雄没有地方住,
睡在火车站的往事,有人提起当年恋爱的故事。我感受到市民的感动,也发现这可以和市
民互动,因为市民觉得他们的感情有被尊重。
发展城市美学有成果,民众就对你有信心,过去民调满意度很低的时候,大家怀疑你,甚
至整治前镇河时,还有人谣传我晚上去倒药,造成河川污染。最近沈健全教授做了前镇河
生态研究,本来前镇河的溶氧量为零,生物无法生存,只有厌氧菌可以存活,现在则是一
年增加二十倍的生态,我们恢复了一条河川的生命,这个成功的经验让我们能够继续整治
后劲溪、金丝湖。
我们也推动生态概念,做滞洪池、六个人工溼地,过去被市政府埋起来的埤塘,又把它重
新挖起来。
左营有一个溼地本来要做停车场,但我把它挖回人工溼地,现在有一百种鸟如白鹭鸶、夜
鹭在那里栖息,我们还打算做溼地走廊,将来就可以看到许多鸟类在高雄的天空中飞翔。
过去高雄没有什么休闲的空间,如何让市民有感动,让家属、家庭有空间互动,是我对市
民的重要承诺。不过建设这些空间需要很多钱,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做BOT,
如奥多广告出资新台币1000万元做城市光廊,市政府还收入600万元赞助金做美绿化及艺
文活动。我们还把英国领事馆包给厂商,这是一个突破,因为英国领事馆是古蹟,过去只
能开放参观、不能享受,但它的地理位置最好,可以看到海、港、整个市区,我们将英国
领事馆发包出去后,民众就可以在这里听音乐会、喝茶、看夜景。
最近我们也想把孔庙发包,虽然受到很多卫道者反对,但市民却很支持,我们的用意是想
让孔庙成为传统艺术、戏曲歌唱的园地,民众可以在这里喝茶、欣赏艺术表演,过去孔庙
的重大庆典,只有在每年9月28日跳八佾舞给孔子看,说实在也对不起孔子。
我们也发包莲池潭、蓝色公路、捷运,连收垃圾的工作也包给民间做,市政府收一吨垃圾
要1500元,包给民间只要1200元。这些成功的经验让市民对高雄愈来愈有信心。
跳跃成长
高雄要和台北、东京比,是永远赶不上的,不过有些东西我们可以跳跃成长,而非直线成
长。例如市立图书馆藏书一百二十万册,若以国际标准(每个市民至少拥有一本书)来看
,那应该要有一百五十一万本,原本预算是每年买四万本,要花七、八年的时间才能达成
,但我们决定在一年内完成,方法是利用募款、募书来达成,所以我率先捐10万元及三百
本书,现在我们的目标已快达成一半了,这就是跳跃成长。另外,警车不足的问题,我们
透过动用第二预备金加上原有的预算,也把不足的警车全部补齐。要让大家没话说,最好
的办法便是交出成绩,一次解决大家的抱怨。
溼地是我们可以发展的领域,我们有一些成功经验,未来可以领导全国。另外我们也正在
做无线上网,最近我们公布了高雄市有一百个点可供无线上网,不久后苓雅区、前金区、
新兴区就可以无线上网,到了年底全市都可无线上网,将来还要结合PDA、PC让市民更方
便。如此一来,在世界无线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上,高雄马上就能跃升。
《再见了!可鲁》这本书及电影让我非常感动,因为狗的本能是看到东西会吃、会害怕、
会叫,但导盲犬竟然可以节制本能、守护主人。台湾这个社会缺少感动,我们就响应导盲
犬的活动,拍短片,在所有学校宣导生命教育,更成为台湾第一个通过导盲犬自治条例的
城市。美国的导盲犬学校校长知道了很感动,还送我们导盲犬,并免费替我们训练,训练
一只导盲犬要花300万元,而日本、韩国等相关机构也很好奇高雄的作法,最后更决定200
5年亚太导盲犬大会在高雄市举行。
运动方面,高雄有个左训中心。台湾总想争取亚洲运动会主办国,但我认为为什么不跳跃
争取世界运动会?果然我们争取到2009年世界运动会在高雄举办。我们2月就要先去举办
这届世运会的德国见习,他们也答应在7月世运会的闭幕典礼中,给高雄十分钟的表演时
间。
区域合作
一直以来,我们和“高高屏”合作共享。未来世界运动会更将是一个好机会,我们要和台
北等其他城市共享,甚至也和中国共享,因为中国2008年举办奥运,我们是2009年举办世
界运动会,彼此可以合作。
不搞对抗
台湾的对抗太多,我刚就职市长的时候,也和中央对抗,但对抗的结果是市民吃亏,因为
政治对抗很复杂。台湾真正需要的是合作、和谐,必须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经济,降低政
治的不安。
从不认同、不相信到相信,高雄这个城市有了很多改变,这里有很多创意、创新的经验,
和市民建立信赖、共识的经验。市政府要有承担、负责任,要不怕人家骂,不怕人家移送
法办,该做的就要做,眼光放远,坚持下去。另外还有一些合作的经验,包括不同党派的
整合运作,都是很辛苦的过程,所以和谐、合作更有其重要意义。
城市美学是把城市建设当艺术品,所有的建设不只有功能取向,还要顾及艺术品的协调性
、对称性及美感,这个观念让高雄市有很大的进步。例如四维路运用太阳能照明,晚上走
在这条路上,会觉得很漂亮、很壮观,让人很感动。
未来还要做五福路的造街建设;将中山路人行道变成十一米半,两侧加起来共二十三米,
等于每家门口有个广场,这和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一样宽,但长度更长,达两公里半。想运
动的民众,可以每天走一圈中山路,差不多一万步,有益健康。
高雄的经验可以给其他城市、政府一些参考,我觉得台湾民众很可爱,都可以沟通,也可
以一起建立共识、信心。
现场交流
Q:你对政府的两岸政策有何建议?
A:中国政策不只是两岸的问题,也包括中国的态度,台湾必须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台湾
要了解自身现在的处境,及国际的趋势,然后才能判断我们该走多快,一个人走一百步?
一个政党走一百步?还是一百个人同时走一步?哪个对台湾有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我认为一个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人同时走一步,看起来虽然比较慢,但台湾终究是往前
跨了一步。一个人走一百步,但另外九十九个人都跟不上你、都在骂你,最后你倒在那里
,人家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死。
整体来说,台湾应该有基本共识:台湾的发展优先,政府要为台湾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与尊
严。
Q:政府的用人标准、政策拟订似乎以政党为考量,你有什么看法?
A:用人这件事很主观,像高雄市政府就用了很多泛蓝人才,但当我们用绿人马时,大家
就会觉得没有用人唯才。
台湾人才很多,领导人要授权、信任、有事情首长承担,所以我批公文绝对不含糊,公文
上甲案发照、乙案不发照,请市长裁夺,我签甲案,如果有事,我去调查局,我真的去过
好几次,没有做坏事,又有什么好担心。不像过去公文“依法办理”“以不引起抗议为原
则办理”“依权责认定办理”,批的人没有责任,承办的人无所适从,往往只好倾向驳回
;或者公文上签“请示法务部”“会内政部”,公文处理来来去去可能要花上一年,行政
没有效率,民间企业苦不堪言。(刘懿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