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个字
: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 金玉其外 = 大型建设多
: 捷运.轻轨.爱河整治.新湾区.都会公园.礮二.卫武营(中央出钱)...
: 市容变得很美没错~~
: 但弄到负债全国第一 没建设也是说不过去...
: 败絮其中 = 高薪工作机会极少
: 没有科学园区 (路科? 科科) 收入要破200万 非常难
: 只靠传统产业.国营... 收入顶多就是100-150万
: 整个高雄没有高收入群
: 连带底层领20-25k 不意外
: 毕业后 在高雄的同学全部离开高雄到中北部工作 是常态
: 就... 市容很美 建设很多 (大撒币)
: 但赚不到钱 年轻人严重外流的城市
: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我觉得这已经算月经文了
支持高雄进步的认为高雄变美了、观光业做得比过去好
支持高雄退步的觉得高雄工作机会愈来愈少 人口外移到都输给台中
过去我就在板上分析自己对高雄没落的看法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16549374.A.E32.html
大意大致就是过去对重工业的依赖 导致无法转型成为科技业城市
但这篇要来检讨即使高雄没落是趋势 政府有没有作为?
在2008-2016年这段期间 台湾的科技业表现疲弱
DRAM、面板、宏达电被三星打趴 政府也完全不重视
中央又搞个证所税 让投资的热钱远离股市、转向房地产
这段期间台湾的发展就是商业、房地产业挂帅 轻视科技业
也被迫当时的高雄 跟着中央的政策开始发展商业、观光业、地产业
盖了一堆新的商场、漂亮的建筑 也把亚洲新湾区周围房价炒了起来
但受限于台湾以出口制造立国 工业的薪资早已远高于服务业
高雄的服务业就业机会不断释出 却是不断将高雄薪资拉低
这点我认为马政府和菊市府都搞错重点 发展工业才是重点啊
高雄工业发展→工业人口领到高薪→大量消费→服务业赚得多→服务业人口也高薪
商场自然愈开愈多 而不是靠政府贱价送土地给商人开商场
我认为这才是正向的循环
但我们看到的是
1.2011年大林蒲就开始讨论要迁村弄石化园区
结果到2016年才终于有时间表 预计5年内迁村完成
2.2010年就讨论要建国道七号给石化业使用 到现在还没有要开工的消息
3.楠梓的五轻很早就确定要在2015年停工 土地也打算做为产业使用
现在呢? 前阵子才出现设备移交印尼的交易被否决 现在才又要再重新找...
4.桥头新市镇的地闲置已久 到最近才说要改划为科学园区
那之前都在干嘛...
总之 先是马政府轻视工业重商业的态度 致使高雄也跟着走向错误方向
连带菊市府也只重视亚洲新湾区的亮点政治 忽略高雄是工业起家
2016年之后 才终于有要在高雄继续发展工业的作为
包含前瞻基础建设的燕巢轨道技术研究暨验证中心、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风电)
还有体感科技园区 再到最近的桥头科学园区
以及以高雄为中心的国舰国造
会不会成功不知道 但做为比过去积极多了还是要推
总结本篇的重点 马英九和陈菊在高雄发展商业的政策完全错误
反观台北由内科、台中由中科带头不断磁吸周围县市的人口
蔡英文的前瞻计画即使大家骂声不断 我都认为这对高雄工业是非常好的投资
大家不妨可以去比较一下高雄现在两大候选人的政见
哪个还是以为观光业万能? 哪个提出了工业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