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陈柏惟
KANO视觉特效动画师/寒战II 制作总监
HI、我是陈柏惟,更正一下我是Kano的特效后制公司的专案经理。
特效或动画师是很高技术专业的角色,我处理的大部分是制度、进度、预算的工作
在电影主创团队、就是制片的角色,参选前的最后一个作品是幸福路上。
另外寒战的立体制作总监是把平面的电影变成戴眼镜的立体电影,
2012年时全亚洲只有不到三间公司有能力一条龙制作,
后来韩国、中国、印度等国家才做资源整合,慢慢成为竞争对手
尤其中国用国家队的力量、如玩命关 头七,中影(不是台北那间)投资几个亿
然后要求剧组把立体制作几个千万包回来给中国的公司,把我们挤掉。
我认为所有事情走到尽头都是政治,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补高雄点,
影视产业文化的部分、我们其实有八成的媒体在台北,
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动画、电影、大传、多媒体等科系,有很高的机会都会去台北工作
但其实高雄电影节是比台北还早的,也一直希望有电影城或产业链的整合
然而还是因为南北资源分配问题,市政府的力量还是打不过台北完整的影视产业结构
但在邻近驳二的数创与共创中心、
一直有培养著许多个体户用相对便宜的租金、合作的关系在互动
在补助方面也避免剧组拍完就离开高雄、最新的方案是用无息借款的方式补助
拍片支援中心虽然人手、资源有限,但也尽力扮演商业行为与政府组织之间的桥梁
软科与驳二也进驻许多多媒体、后制、动画等产业,希望“先有木、再有林”。
但这时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招商的时候如果是因为“劳工便宜”而不是“技术高超”
北部的老板就会以降低成本惟考量投资、此时就会延伸劳动权益的相关问题,容后再谈
不计盈亏要把南方、在地、不同于台北的影像声音纪录下来,才有办法打造高雄媒体城
所以、特别跟大家介绍“公视南部台”
在台湾的台语族群、与原民语、客语都是弱势族群、也是国际认证“濒死”语言
但台语频道预算4亿、客家台40亿、原民台70亿,因此我们认为台语台是有其必要性
回忆过去几年电影卖得好的“kano”日台语、“赛德克”原民语、“大佛”台语
因为文化上如果亲向中国、最后整个产业就会被北京吸走,这也是在地的重要性。
2007年中央核定公视台语台要放在高雄、政党轮替后马上取消、并弄出三中案
地点就在现在的台铝,十年过去、公视台语台终于在前两周由文化部长核定准案
弄清来龙去脉、争取来高雄、就是民意代表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保守说也是数千个工作机会与中下游产业发展。
中央在1960培植高雄港、1970培植加工区与重工业、民间中下游都获得显著的感受
之后的竹科、南科、金融园区等都没有高雄的份,
前政府的2653亿海空经贸城竞选支票也一块钱都没有下来,这并不合理。
所有事情走到尽头都是政治,产业转型人人会讲,但做法大有不同
让中国资金大量进来买港口跟军重工业也是一种转型、可是这样好吗?
喔、还有一个伦敦非铁,有兴趣可以google看看,这个很强喔。
以上、是我们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了解历史、检查资源、确认目标。
也是我个人在做好过日文章的准则,参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