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kiup0321 (龙霸)》之铭言:
: 不过说老实话,凯旋金钻刚开的时侯
: 是非常热闹的,虽然说顾客未必全是在地人
: 初期的第一年真的是很有成为知名景点的声势
: 只是逛了几次之后就产生一个疑问
: 为什么我逛了半天看来看去
: 都完全不知道要吃什么好
: 几次之后就愈来愈不想去逛
: 如果青年夜市的摊贩改摆在凯旋
: 我想还是会有一点吸引力
: 至少就美食指数上多少会有点信心吧
身为一个成长在博爱路的凤山在地人,
我讲几个我的看法,来说明为何青年夜市与凯旋金钻夜市明明同时期搬迁或成立,
最后生意会差如此多的原因。
1. 在地的美食能量。
简单说就是,当地人会不会做菜,以及当地人会不会吃。请先别骂我,听我解释。
综观全台夜市,其实都不脱离老聚落市区,
这也就是这么多XX庙口夜市或是XX街夜市的原因。
回到青年夜市,
青年夜市其实早期是赤山文衡路夜市,赤山本来就是凤山老聚落。
即使是现在搬到博爱路上,也离原本地方不远;
何况博爱路其实附近也是老聚落竹仔脚,以及海光工协等眷村,
别忘记瑞竹路以前的夜市是很大的,工协市场以前也是巨大(也是夜市),
即使是现在,在高雄凤山有些食物你在工协市场才容易买。
也因此博爱路的青年夜市汇聚了这些地方的美食能量,拥有足够的食物多样性,
即使附近不是闹区而只是住宅区。
反观凯旋夜市所在地不仅不是老聚落,美食能量还被附近五甲商圈稀释,
自强夜市 瑞隆路夜市的在地多样性大胜凯旋,
这也就是为何原PO说凯旋夜市卖的东西都一样。
2. 马路大小。
其实跟第一点有关系,但我要说的其实很有趣。
以美食为主的商圈,其实马路都不会宽,
当然这跟老市区有关,老市区的马路都不宽。
但还有一点,美食为主的商圈,主要交通手段是机车及步行,
三线道以上的大马路的车行速度太快,而且主要载具是汽车,
同时也不便停车,摊贩更难路边摆摊,
而你我都知道,买吃的通常就是顺道经过带走,
所以大马路旁不适合形成美食聚落。
这条件不仅适用夜市,在很多美食商圈都适用。
凯旋夜市我逛的感觉就是,
为什么我逛个夜市还要过个这么宽的马路,我也不想骑机车过去买。
我提出这些主要是希望有关单位,如果要找青年夜市的新址,
请要考虑这些因素,否则青年夜市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