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再造历史现场 高雄登山街60巷启用

楼主: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10-03 15:00:24
再造历史现场 高雄登山街60巷启用
自由电子报
带领民众寻访原味高雄
〔记者葛祐豪/高雄报导〕一条史温侯(首位英国驻台副领事)、刘铭传、日本裕仁太子
都走过的古道─鼓山区登山街六十巷,昨天再造启用,这也是全台第一个“再造历史现场
计画”,带领民众寻访最原味的高雄。
逐渐被遗忘的军事古道
时代变迁,这条寿山脚下的军事古道,逐渐被世人遗忘,十九世纪的登山街六十巷,原有
一片打狗潟湖,称作“打水湾”。一八六四年,史温侯取得土地,原想兴建英国领事馆,
后来评估不合适,便赠送给外国人社群,设立打狗墓园。
一八八六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加强打狗港防务,于寿山大坪顶兴建砲台,与旗后砲台及
哨船头砲台(雄镇北门),共同扼守打狗港,登山街六十巷就是清代淮军从打狗海关码头
运送阿姆斯壮大砲到大坪顶砲台的古道。
日治时期,日本裕仁皇太子于一九二三年四月,从位于古道旁的贵宾馆出发,步行登上寿
山,尔后登山街六十巷转变成登山展望道。
直到高市府向文化部提出兴滨计画,规划以八年时间、投入七亿元经费,再造哈玛星历史
场域,计画上路不到一年,登山街六十巷历史场域昨完工启用。市长陈菊致词表示,每座
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唯有了解过去,才能认清自己、迈向未来。一百年前,哈玛星是高
雄最繁华地区,“巿府从现代城市起源的历史特质,提出兴滨计画,盼能再造哈玛星的荣
景。”
兴滨计画 再造哈玛星荣景
都发局长李怡德强调,登山街六十巷是古道与涌泉汇集的地景,经与中山大学、文史工作
者及在地居民合作,整修遗留的古道、水道、驳坎、防空壕、机枪堡等遗迹,启用后将成
为户外历史展场,让所有来到哈玛星的访客,都能在此穿越时空,探寻打狗的城市记忆,
也为哈玛星增添一处历史解说与自然休闲的新去处。
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9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