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朱淑娟专栏:又要前瞻轨道、又要国道七렲

楼主: jeter17 (smart1599)   2017-07-18 12:44:08
38个前瞻轨道计画中,高雄就有三个,而且占总经费18%,陈菊市长打包票未来日运量要达到67万人次,等于是现在的三倍。但另一方面,交通部以纾解国道一号壅塞为由,要花660亿元再盖国道七号。有了轨道,国道需求应该减少才对,但现在又要轨道、又要国道,相互矛盾,高雄到底要什么?
当前瞻轨道建设遭受各方批评时,交通部长贺陈旦在公听会中说:“未来不要盲目做公路,交通部过去10年,每年交通建设经费1千亿元,公路、铁路一半一半,今后五年要改成轨道7成、公路3成,以帮助轨道建设。”
听了这些力挺前瞻轨道的话之后,对于交通部、高雄市连手大推“国道七号”,而且是花660亿盖一条只有23公里的道路,感到格外讽刺。
一条高雄人不爱的国道七号,还要盖下去吗?
国道七号的路线,从小港区沿南星路,往南跨越省道台17线,往北经临海工业区、大坪顶、大寮、凤山、鸟松,于仁武接国道十号为止。
2013年交通部提出兴建国道七号的理由是:国道公路没有直接进入高雄港区,所以港区的大货车要利用平面道路才能进出国道一号。再加上高雄市区、屏东进出高雄的民众也都用到国道一号,造成末端及都会路段经常出现交通壅塞。
“反国道七号大寮自救会”会长简志强认为,要纾解国道一号壅塞,只要加强车流管控,以及国道一号附近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就好,根本不必再盖国道七号。而且盖了反而适得其反,台88凤顶交流道、国一顶金系统交流道都会更塞。
国道七号环评过程还出现一个奇特现象,从2013年起一波三折到现在还没过关,因为沿线居民反对,交通部一遇到反对就改路线,换成那个路线的居民来反对,可说是走到哪、被抗议到哪,连选区立委都特地跑来环评会力挺民众。这样一条让高雄市民不开心、没必要的道路开发,还要继续开下去吗?
连环评委员都不支持。2013年7月25日专案小组已经建议“认定不应开发”,理由是,国道七号开发后能不能解决国道一壅塞还有疑虑,开路后反而会加重高雄市区负担。而且高雄的空气品质已经最后一名了,国道七号跑的都是烧柴油的大货车,还会再增加沿线居民的风险。建议交通部应再检讨整体路网。
国道七号路线(左,Lzmxya/维基百科),国道七号与洲际港关系图(右,Liaon98/维基百科)
专案小组的建议,要再到环评大会确认后才算通过。刚好遇到环评委员换届,8月20日高雄市政府跟新任环评委员协商,10天后的环评大会竟然出现大逆转,表决后国道七号起死回生,变成进二阶环评继续审查。
但进入二阶环评的范畴界定后,更曝露出国道七路的问题。所以从2014年7月到现在已经三年,交通部的替代路线变来变去,每次改变都被抗议。
有了轨道,国道七号的必要性应重新检讨
一开始是原路线的居民反对,还被居民指证这条路线下埋有油管,当时高雄气爆才刚发生不久,居民更加反对。接下来,这条路线在南星路起点时,穿过一家工厂上空,工厂紧急跟立委陈情,交通部立刻更改路线,划了一个大弯避开工厂,但这一改又太靠近凤鼻头社区,变成居民出来抗议才又改回来。
再来,进入二阶环评范畴界定,必须确认可行的替代方案,交通部选了2条替代方案:高屏溪西侧案、光明路案。2017年4月16日,光明路案的居民得知后赶来抗议,最后保留。谁都不希望一条会带来交通污染的路经过家门口。
今年4月,行政院通过“空气污染防制策略”,将投入365亿元,三年内改善空污18.2%,让PM2.5年平均值达到18微克。其中83%、304亿要用于补助老旧车辆汰换、或加装滤烟器,主要就是针对高雄。前瞻轨道建设被指可能效益不彰变钱坑后,行政院、交通部、高雄市都说,轨道可以解决空污。
国道七号是2013年提出的,如今出现前瞻轨道建设这个取代方案,如陈菊所言,只要把开车民众转移到捷运系统,就会降低国道一号的壅塞。何况,国道七号这么不受高雄市民喜欢,有必要重新检讨兴建的必要性。
http://www.storm.mg/article/300327
备注:这朱淑娟谁?高雄人来说说看是不是真的反对国七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