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高雄拉瓦克部落迫迁调查(上):“占用

楼主: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6-11-23 04:11:20
高雄拉瓦克部落迫迁调查(上):“占用者”走后,将有座王永庆纪念公园
端传媒
王永庆逝世后,台塑集团向市府陈情,盼将涵盖拉瓦克部落的“特贸四B”划设为纪念园
区。
特约撰稿人 何欣洁 发自高雄
一个清朗的秋日早晨,80岁的Legean走出家门,绕着拉瓦克(Ljavek)部落缓慢散步一周
,开始了她的一天。
散步返家之后,她开始打扫屋内外环境,洗衣、到大路边晒衣,为自己煮午饭,吃药,然
后小睡一会。睡醒以后,她坐在家门口,面向马路,拿出Sikau(排湾族传统钩织包)开
始编织,直至黄昏。
部落的人唤她vuvu,是排湾族祖父母与孙子亲暱的互相称谓,来访的客人如此敬称,
Legean也会笑着回应。部落各家门户相对,一条静巷宽窄适中,恰好容得下一套方桌小椅
。拉上小椅一坐,就能与邻居吃饭聊天,只要没有外人闯入,四、五只看门狗便在屋前安
睡。
“我还是比较想住在这里。”Legean说。
Legean静好的岁月,并不在山青水蓝的原乡,而正正就在高雄市区南侧的中华五路边。但
Legean的日常生活不知将会在何时终止。因为高雄市政府正在执行一项搬迁计画,要迁走
拉瓦克部落的住民。
原住民曾是台湾经济发展基层梁柱
拉瓦克是高雄市区里唯一的原住民部落,繁华地段上,熙来攘往的车辆多半只看见路边有
排老旧矮房,不知巷内竟别有洞天。
原住民族人在都市夹缝中求生,各有生存之道,拉瓦克部落的创意亦是多采多姿。有板模
专长的,会自己动手盖房子,拿选举旗帜做遮雨棚,有人则干脆拉废弃货柜充作栖身之所
,一住20年。
不过一走出部落,500公尺外就是捷运站和家乐福大卖场;几个街廓以外,就是高雄市政
府耗费钜资兴建的软件园区和展览馆。
如果以拉瓦克部落为中心,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圈,会圈到IKEA家俱广场、梦时代百货公
司和被总称为“亚洲新湾区”地带的三大建案,其中一幢宣称要建成全台湾最高的饭店和
办公摩天大楼,直追就在一个街廓之外,全高雄最高的“85大厦”。
为什么一个原住民部落会处在一个被规划为CBD(市中心商务区)的区域里?答案在高雄
市,这个台湾第二大都会,第一大港口城市的地图上。
Siyang兄弟都离乡多年且不谙土地法规,在金仑乡下的土地被认定为无主地,收归国有,
“当初以为赚钱就可以回家,现在才发现,原来没有家了。”
出拉瓦克部落往西,高雄港就在散步可以到达的距离里。港口水道对岸是加工出口区,从
1966年开始,高雄加工出口区就是推升台湾“经济奇蹟”最重要的引擎之一,支持这具引
擎燃烧的,是二代,甚或三代工人的汗水、气力和青春岁月。
Legean就是其中一员。她的故乡在屏东玛家,为了营生下山到高雄加工出口区工作,制造
皮包零件,后来进入复兴木业,替木制家具抛光磨砂,养大6个孩子。“会下山,当然是
被钱逼的。为了上班,一定要习惯这边,环境不好,也只能忍耐、再忍耐,毕竟这边离公
司很近,骑脚踏车上班也可以。”
女性劳工可以做皮件、刨光木制家具,身强力壮的男人成为板模工、司机。在1989年外籍
劳工被大量引进台湾之前,进城讨生活的原住民是支撑台湾经济发展基层劳工的最重要来
源。
“(拉瓦克部落)对面的国宅就是我盖的,台北的好几栋大楼我也盖过,最远曾经把磁砖
运到宜兰,让那边的人盖房子。”卑南族的Siyang15岁那年就离乡到高雄工作,曾经当过
建筑工人、卡车司机和电子业工人。Siyang兄弟都离乡多年且不谙土地法规,在金仑乡下
的土地被认定为无主地,收归国有,“当初以为赚钱就可以回家,现在才发现,原来没有
家了。”
Legean与Siyang的身影,是都市原住民的某种典型故事,且已属于相对幸运的故事。每个
离开原乡的族人,都知道自己必须在都市里找到一处栖身之所,若还能与族亲互相照料,
已是万幸。每一个离乡的人都非常明白:在经济高速前进的年代里,如果不能找到一份稳
定的工作,将会为自己或家族带来什么命运。
王永庆的工厂会让部落“下雪”
50年后,港都高雄面临转型,港区周边的土地被规划为展览馆、软件园区、星光水岸公园
和大卖场……如果把这些规划方案套到现在的地图上,会发现拉瓦克部落的位置,未来将
成为“王永庆纪念公园”。
王永庆实在不必再多做介绍。但这位企业家和拉瓦克部落住民的关系是什么呢?答案很诗
意,也很魔幻超现实:王永庆的工厂会让部落“下雪”,这些天上掉下来的“雪”,是可
以收集转卖的神祕收入。
所谓“雪”,其实是化工原料“聚氯乙烯”(PVC)的粉末。原来台湾塑胶公司自50年代
开始向市政府承租土地,恰好与拉瓦克部落为邻。根据族人回忆,每当工厂排烟时,PVC
细粉随风吹进部落,亚热带的家门前,便开始天降大雪。“我们小孩子还以为是下雪呐!
南亚(台塑集团所属公司)排烟的时候,会这样白白的下来。后来被抗议嘛,就往运河排
,一颗一颗的,我长大才知道那个是塑胶颗粒。还会有人会捞起来回收,再卖回去,可以
赚一点钱。”族人回忆,“以前车子停在门口一天,早上起来,整个坐垫都是厚厚一层白
色的,要擦掉才能骑!”
这块生产PVC粉的台塑高雄厂区,是王永庆与台塑集团视若珍宝的“起家厝”(编按:台
语,指发家、发家的地方),也是全台湾最早生产PVC的厂区。
拉瓦克的长辈们记得部落开始“下雪”的那一年,就是台湾石化产业的元年。接下来的40
年间,凭借着美援的第一桶金、良好的产官关系与正确的经营策略,台塑成为资本额突破
6千亿、上下游产业链一手包办的石化王国。
台塑起家于1953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经济安定委员会,任命尹仲容担任主委兼工业委员
会召集人。工业委员会是由美援资助的政府单位,是台湾战后第一个系统性推动工业化任
务的机构,与出资者美国共同决定台湾未来的工业发展方向,台塑正是其中成功的案例之
一。
1954年,在诱导私人资本投资工业、协助工业增产的施政原则下,工委会与美方共同决定
拨款75万余美元,让全无塑胶生产经验、但存款丰厚的嘉义商人王永庆承办台湾的塑胶业

1957年,台塑高雄厂开始正式生产PVC粉,虽然是以乙炔电石法生产,与后来的石化原料
生产方式不同,但却是台湾第一批自行生产的塑胶原料,也奠定后来石化业发展的基础。
换句话说,拉瓦克的长辈们记得部落开始“下雪”的那一年,就是台湾石化产业的元年。
接下来的40年间,凭借着美援的第一桶金、良好的产官关系与正确的经营策略,台塑成为
资本额突破6千亿(约1439亿港币/ 186亿美元/1278亿人民币)、上下游产业链一手包办
的石化王国,替相关产业起了政策宣示效果,也让王永庆的生平故事进入中学课本,成为
一代台湾人心目中“白手起家”的经营之神。
为设纪念园区被迫搬迁
根据媒体报导,王永庆在事业有成后,仍念念不忘这块风水宝地,每年生日,必定带着经
营团队与妻儿回到高雄,提醒自己毋忘创业精神。
王永庆在2008年逝世,台塑集团于2013年向政府陈情,“为利该企业发源地高雄厂区(特
贸四B)内王永庆创办人之办公室、老树群及周边旧有员工办公室与宿舍等塑胶产业珍贵
历史纪念建物能完整保存,该公司于101年(2012年)7月17日陈情将特贸四B内拟保留范
围之土地由特贸区变更为公园或文化广场用地。”
“特贸四B”这块地,就是包含了台塑的旧厂房,王永庆的老办公室,和现在的拉瓦克部
落。高雄市政府同意了台塑集团的请求,将这里划设为王永庆和台塑纪念园区。为了执行
这项计画,拉瓦克部落的居民被政府要求搬迁。
迫迁拉瓦克部落不只为了建王永庆纪念公园,更深层的动机是缓解高雄市政府财政问题。
1950年代,看着PVC粉如雪花飘下的部落孩子不会知道,自己正身处台湾工业化的起源、
“经营之神”崛起的历史现场;2000年,当王永庆衣锦还乡,捡拾PVC粉的孩子早已步入
壮年,在港口城市中挥汗工作——或者沉沦受挫;族人可能早已预见,这部落终有一天会
被政府铲平,却猜不透这片土地的结局,竟会转而建起那“下雪老板”的纪念公园。如果
政策终究不随族人的陈情而移转,PVC的大雪终究是掩埋了部落,也掩埋了城市工人在体
制外营造住宅的历史身影。
当然,若公允评价台塑在台湾石化产业史上的功过,即便曾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与环保争
议,王永庆无疑仍值得兴建一座纪念公园。但与此同时,许多族人也忍不住追问:“王永
庆的遗迹可以保留,那拉瓦克有没有可能原地居住?”甚至有青年提案,“可以改成经贸
园区里面的原住民文化廊道呀!”
高雄市原民会主委谷纵·喀勒芳安坦言,“在法规上来说,要原地保留很难。就算是要跟
溪州部落一样用以地易地,现在市中心的空地也越来越少了。”
更何况,迫迁拉瓦克部落不只为了建王永庆纪念公园,更深层的动机是缓解高雄市政府财
政问题。(待续)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122-taiwan-Kaohsiu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