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町斋场 斜对角的元亨街 原本有一座古庙
这间古庙 就是元亨寺的旧庙 创建于清乾隆初年
这间庙宇 古色古香 是国家列管的三级古蹟
民国八十年代
元亨寺庙方 为了扩建元亨寺 居然 把这座三级古蹟给拆了
当时的市政府 完全不闻不问 放任元亨寺庙方 拆除古刹
印象中 附近居民 有人挂布条 想要把这间古庙给抢救下来
只可惜 这些动作 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
元亨寺旧庙 拆除之后 改建的新庙 就是现在的这副德性
新庙是盖得很富丽堂皇
但呈现出来的气质 就是财大气粗 毫无文化底蕴 没有历史 没有生命的样子
每次经过这间新庙前 我都会感到很生气 为什么古庙不能保留下来??
希望 田町斋场 不要重蹈元亨寺旧庙被拆除的覆辙
也希望 市政府可以好好维护这座田町斋场 维护高雄在地的历史文化与回忆
不要让别人笑我们高雄是一个没有灵魂 没有文化的城市 好吗??
※ 引述《colset (抠机主教)》之铭言:
: 台湾最后一间日式葬仪堂。高雄田町斋场将遭拆除
: 原本预计隔天四月6号就要拆除了 ,但愿突然请托的文资审核可以拥有效力,保留这一栋
: 仅存的日式葬仪堂,它不但记录了台湾发展火葬与殡仪馆的变化,也记录了高雄两大佛教
: 信仰中心元亨寺与龙泉寺开始协助生命祭仪的历史。
: 老实说,带着沉重的心情,我把这次见面当做道别。
:
: 因为高雄市政府放下了铲除的指令。我在烈日晏阳的连假来到了大家总是平凡看待的老市
: 场,十点四十七分,在鼓山二路旁的老市场外头围着铁皮与白纸黑字的搬迁指令,虽然还
: 有三四个小贩,但在市场解散后几天,铁皮内如今已经充满破坏和零乱。但这个被现在人
: 以“鼓山第二公有市场”认识的老地方,其实有着更珍贵的价值,它过去曾经是所有高雄
: 人重所皆知的“田町斋场”(日葬仪堂),也短暂当做“高雄市寿国民学校”,不但收留
: 战时在无情轰炸中失去家园以及学校的六班250个孩童,也是台湾火葬文化的重要发展里
: 程碑。
: 早在1900年代前后,日本人带来了火葬文化,虽然日本同样有土葬,但早已习惯火葬祭祀
: 的日本官民来到台湾异地,因为早年时常风土不服,没有几年就急病过世,为了方便将往
: 生的亲人带回本国安葬,都必须在台湾火葬,再送返家乡。也因此最早的火葬场与葬仪堂
: 也因应而生。
: 但其实要说明葬仪堂之前也必须提点一个日本信仰的小常识,也就是虽然当时日本以神道
: 教为主,但对于神道教来说,“死亡”是不洁的,所以日本人的婚礼多半遵行神道教仪式
: ,但死亡则是由佛教仪式执行,当然,佛教也鲜少有婚礼的祭典。但现在的佛教信仰文化
: 其实也是当时日本人带来的,因为当时台湾也没有太多佛教信仰,多以多神或地方式的道
: 教信仰为主。也因此在大正四年五月西来庵事件爆发后,日本当局受到台湾信仰对于团聚
: 抵抗的力量感到震惊,也引起总督府对台湾宗教信仰之重视,开始结合斋教与佛教在台湾
: 建立信仰习惯,而跟每个人生命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死亡仪式也跟着在台湾发展。
: 重要的是,这也正是为什么田町斋场会在1933年建于当时行政区被称为“田町”的鼓山区
: 。虽然田町斋场四周是没有火葬场,但这里却有重要的两间佛寺,分别是龙泉寺和元亨寺
: 。而这两间高雄大寺刚好就是由近代台湾佛教发展最重要的日籍高僧东海宜诚于大正十二
: 年(1923)所筹备以及昭和十年(1935)担任住持。也因此田町斋场会盖在元亨寺山脚下主要
: 也是为了方便祭祀,而紧接着田町斋场建成后二十年,附近的龙泉寺也逐渐发展出骨灰安
: 置祭祀文化,结合了民间道教信仰与闽南节气文化,增建灵骨塔,形成了南台湾非常重要
: 的火葬文化信仰中心之一。
: 简单来说,整个火葬文化与灵骨塔的历史也与斋场文化仅仅相连,斋场文化式台湾前祭祀
: 习惯的前身,我想这样一说大家就可以深刻感受到“田町斋场”的重要了吧!
: 1933年10月14日“田町斋场”竣工,空间大小为114坪,可容纳500人,葬仪堂的设置并无
: 紧邻火葬场,却紧邻高雄的火化骨灰安置的重要寺庙,是单纯的会场空间,当时管理者为
: 高雄市役所,并制定有管理条例,主要业务当时主要提供日本内地人于火葬结束后,移灵
: 至此提供公祭祭典及遗体服务。
: 在战前,台湾人由于“入土为安”之传统信仰,认为土葬牵涉风水,难以改变。在且当时
: ,台湾总人口不过三百万,土地充足也没有日本人必须移灵本国的需求,几乎没有台湾人
: 会选择火葬。所以到1920年代前后虽然出现非常少数的台湾本岛人火葬,但也都是佛教徒
: 为主。
: 而这样的现象直到战后才比较有所改变,就算在30年代依然频传为了避免被强迫火葬而隐
: 藏传染病与鼠疫的家庭。
: 二次大战爆发,美军在太平洋战争采取跳岛战略以减少伤亡加速挺进日本,采取攻占菲律
: 宾群岛和冲绳岛、跳过台湾的方案,而在高雄与台北执行大轰炸,当时台湾最美的饭店、
: 教堂和戏院都被美军夷平,包含台湾铁道饭店、蓬莱主座天主堂和淡水戏馆。
: 而高雄也一样惨遭严重轰炸,当时田町斋场并无损伤,但是由于当时的寿国民学校于1945
: 年五月29日遭到轰炸全毁,使得当时的学生只好于战后暂借葬仪堂上课,当时有儿童六班
: 250余人,在隔年二月才搬至高雄县农会仓库地上课,并改名为高雄市鼓山区鼓岩国民学
: 校,也就是今日鼓岩国小的前身。直到后来才有鼓山第二公有市场进驻使用。
: 田町斋场为昭和初期建筑,充满许多当时很具实验性质的建筑方式,比起大正晚期的现代
: 建筑,主要结构用了当时公共建设惯用的RC加强砖造,拿掉许多新式建筑初期的多余坠饰
: ,变得十分简洁。长方形的主体建筑平面让大堂能容纳人数到最高400人,会场空间挑高
: 两层无梁柱,运用了西方普遍的公共建设厅堂设计,像是巴西利卡(Basilica)的古罗马公
: 共建筑形式,只用了后面一点的空间当做工作人员的准备空间。不过在主体屋顶形制依然
: 采用了的庑殿式屋顶(寄栋造)设计,我想是为了符合葬仪堂祭祀用途的传统形象。
: 除了建筑体独具特色以外,建筑使用的砖块也十分独特,是十分少见的阳刻T.R商标偏右
: 红砖,但是因为建筑几乎没有毁损,所以绕了两个小时只看到一块砖块,以及天窗上微微
: 露出的印刻。
: 但我心理是十分希望其他的砖块不要再重见光明,就让他好好的留着。
: 这是四月五号的纪录,是在原施工单位计画拆除前一天所拍摄,我在这里待了两个小时,
: 陪着最后三个摊商收拾。他们将失去自己的工作,而我们将失去这间老建筑,以及整整八
: 十年的高雄葬仪发展历史。
: 田町斋场的废存将关系著台湾的政治人物对于这片土地文化的关心与认识,而且如今的田
: 町斋场几乎完整的存在于此,没有什么结构性问题,不再是任意像台糖一样一把无人负责
: 的无名火可以交代过去的。而我想这也是高雄人自己的责任之一,毕竟这是高雄人自己的
: 故乡。在南台湾真的已经放纵太多过分的拆除与破坏了
: http://hero780403.blogspot.tw/2016/04/blog-post.html#more
: 怎么高雄市府最近都只会拆古蹟不保留?这种有价值的古蹟不是应当保留吗
: